陳曦
[摘 要]英語情景劇是主題語境下的探究實踐活動。它以單元話題及能力目標為依托,以故事語境為背景,有效地釋放學生的主體價值,發(fā)揮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是深化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情景劇的教學優(yōu)勢,通過開展課本情景劇、第二課堂活動、少先隊活動等途徑,打造英語聽說教學的新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情景劇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24-0061-02
英語情景劇是主題語境下的探究實踐活動,它以單元話題及能力目標為依托,以故事語境為背景,有效地釋放學生的主體價值,發(fā)揮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是深化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情景劇的應用還不甚廣泛,很多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減輕教學負擔,會選擇操作相對輕松的拓展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由于對情景劇的了解以及應用并不深刻,導致很多教師和學生對情景劇感覺陌生。在英語高段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情景劇的教學優(yōu)勢,開展課本情景劇、第二課堂活動、少先隊活動等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讓情景劇、小劇場成為英語教學的常態(tài),營造出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打造英語聽說教學的新課堂。
一、開發(fā)課本情景劇,實現(xiàn)個性化表達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Story time”及“Cartoon time”板塊,基于生活實際,富有童真色彩,具有豐富的生活性和鮮明的故事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結合學生對這兩個閱讀板塊的學習,基于生活實際,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開發(fā)課本情景劇,讓學生以參與、體驗、個性扮演等形式,將自己對角色、對故事、對語境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營造出鮮活的語言環(huán)境,并通過開放性的問題語境、具有發(fā)散性的引讀設計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原有語篇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個性化的續(xù)編,演繹自己的情景劇。
如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1《Cinderella》這個童話故事時,筆者充分抓住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體裁特點,在教學“Story time”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通過角色扮演推動學生的主體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建立起角色意識。在拓展實踐中,筆者設計了“make a drama ”的小組實踐活動。如下:
T:You are good readers. Can you make it into an interesting drama? Write down your names on the cover.
Page 1 :Read and order
Page 2 :Read and choose
Page 3 :Think and write
Page 4 :Think and complete
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以微課的形式,對學生的情景劇設計提出指導建議,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情景,設計對話,分配角色,準備道具。
T: Well done. Can you act out your drama? Choose one scene. Use your storybook.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tonation and expressions and actions.
在小組呈現(xiàn)作品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重視語音語調的模仿,鼓勵學生在表情與動作上有所突破。同時,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學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現(xiàn)場點評。
二、開發(fā)生活情景劇,引發(fā)交際性對話
生活是語言實踐最真實、最靈動的舞臺。在情景劇語言實踐活動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耐卣古c延伸,以情境重現(xiàn)、情境遷移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教材出發(f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開展小劇場生活情景劇活動。同時,教師要善于從教學內容中發(fā)掘生活的連接點,設計生活話題、生活矛盾、生活任務,幫助學生進入生活情境,并以小組探究的學習模式,設計情景對話,創(chuàng)設對話語境,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較為完整的小劇場,使對話更加飽滿,富有生活情趣。
如譯林版Unit4《Seeing the doctor》單元的“story time”圍繞“Su Hai”和“Mike”兩個人物,以看病為主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物教具等創(chuàng)設出“醫(yī)院”這個學習背景,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做“小醫(yī)生”。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筆者圍繞“Whats wrong with...”這個重點句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不同的病歷單放置到不同的任務信封中,讓學生模仿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過關斬將地領取任務信封,并根據(jù)信封所提供的病歷單,如牙痛、感冒、發(fā)燒、失眠、肚子痛等,設計一個“Seeing the doctor”的情景劇。在這個情景劇中,筆者為學生準備了醫(yī)生和護士的衣服及病例夾、體溫計等醫(yī)用工具,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就如何看病、如何為病人提出建議進行設計。
Medical card
Name:
Illness:(Whats wrong with him?)
Cases(原因)of illness:
Suggestions(建議):He should/He shouldnt...
在這個活動中,筆者為學生提供病例的模板,為學生的對話設計指明了方向。在情景劇的展示活動中,筆者結合最近的天氣情況,以中暑、感冒、發(fā)燒等急診,參與到學生的表演中,考查學生的應對能力。這樣既豐富了劇情,深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又促進對話的動態(tài)生成,使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并應用英語,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開發(fā)繪本情景劇,開展體驗性學習
英語繪本是“顏值高”、有內涵的兒童讀物,它圖文并茂,既能博得學生的歡心,又更符合他們的認知習慣與英語學習水平。在英語活動課或主題探究實踐課,甚至校本活動中,教師可以大膽地開發(fā)繪本情景劇,通過與學生閱讀水平相符的繪本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利用課后時間自主準備情境道具,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故事對話,以情景劇的形式,將繪本從單薄的紙上搬上靈動的舞臺,深化學生的個性體驗。
如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 they do?》時,在拓展閱讀實踐中,筆者帶來繪本故事《We want to be supermen》,延續(xù)學生對夢想的探討。在“While-reading”板塊,筆者引導學生結合繪圖線索、文本信息以及自己的閱讀體驗,以情景劇的形式,將整個過程表現(xiàn)出來。
1.Underline the people whom they help and how they help others.
A. their neighbors C. homeless animals
B. the orphans ? ? ? D. visitors
2. How did they help them?(如homeless animals—protect —feed)
T:Are they supermen now? Why?
S: Yes! Because they help others./They do so many good things./They are useful people./Others can live happily thanks to them./They give their love to others.
T:So now there are...two more supermen in the world.(引導學生說出)
筆者在師生對話中引出情景劇表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Vic ,the little boy, neighbors, homeless animals, visitors, orphans,將小英雄幫助他人的情境,以具體的方式表演出來。在這樣的體驗式學習中,學生過了一把superman的癮,體驗到被人崇拜、被人需要的滿足感,進一步理解了付出與奉獻的意義。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