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教育改革下,為實現(xiàn)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教師應當合理的應用多媒體設備,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本文就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實踐應用
一、 引言
多媒體設備教學已經(jīng)基本普及,但多媒體教學價值并沒有得到全部發(fā)揮,教師需不斷對其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優(yōu)化,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 多媒體教育意義
多媒體教育工作的開展,為傳統(tǒng)教育工作開辟了更多路徑,同時,多媒體教育設備的應用,可以實現(xiàn)教材資源與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資源的整合,以充分發(fā)揮出教育資源的教學價值。
在多媒體教育工作開展下,會促進教師學科專業(yè)素質的提升,因為,教師需要開展多媒體教學工作,必須掌握專業(yè)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技能,確??梢钥茖W合理應用多媒體設備,引導學生開展高質量學習,提供教師的學科綜合教學質量與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未來將會有更多科學技術設備,在教育領域進行應用,開創(chuàng)教育工作的新紀元。
三、 實踐應用分析
(一)圖文轉化
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內容時,主要通過對教材文字信息的學習,并開展文字知識內化,形成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受到年齡成長的局限,學生學習文字信息時,主要依靠教師的解讀,完成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若小學生不能及時跟進教師的教學進度,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為較好地規(guī)避上述問題,教師則可以合理應用多媒體設備,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轉化。如圖文轉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基于語文教材的文本信息,教師將其文本語境轉化為精美的圖片,通過圖文轉化與結合的方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生命個體本就對美的事物有一種精神追求,小學生在看到精美絕倫的圖片時,立刻會顯示出興奮狀態(tài),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智力,提高學生學習理解的效果。由于學生思維感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生在對文本信息解讀時,浮現(xiàn)在學生腦海的事物是有一定差別的,而圖文轉化下的文本與圖片信息融合,為學生理解學習提供了平臺,學生可以基于圖片的鑒賞,解讀語言文字信息,以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微課演示
小學語文教育工作展開時,為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設備的教學價值,教師圍繞著學情設計微課演示教學模式?;诿恳还?jié)課的教材內容與學生語文認知學習能力,設計針對性的微課視頻。
微課視頻的演示教學區(qū)別于以往的多媒體視頻教學,在多媒體視頻教學時,視頻教學時長大約在5分鐘到15分鐘之間,占據(jù)了課堂很多時間,且長時間的開展多媒體視頻演示教學,會給學生的語文學習造成疲勞感,影響到后續(xù)語文多媒體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而微課演示的教學時長,一般控制在1分鐘到3分鐘以內,且微課視頻內容簡明、精煉、濃縮、嚴謹,可以確保在一段學習周期內,快速記憶掌握相關語文內容。
由于微課演示語文教學引導的優(yōu)勢,很多教師主動嘗試開展微課教學引導。盡管微課演示引導具有很多優(yōu)點,但教師若沒有深入了解微課的教育精髓,則無法很好應用微課,甚至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如在語文文章閱讀引導時,教師滲透微課的時機不好,打斷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影響到學生閱讀效果?;蛘呤俏⒄n視頻之間的關聯(lián)性、銜接度不足,學生在微課演示引導后,形成了很多理解信息孤島,沒有加強語文信息之間的連貫性與整體性,同樣影響到了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和時間賽跑”教學引導時,教師需把握文章教學的進度,文章開始敘述“外祖母離世”,并延伸到作者心情的變化,其次描寫了“自己與太陽賽跑”的情節(jié),表達出文章的部分中心思想。最終則是對文章中心思想進行升華,突出“和時間賽跑”的人生價值。
教師基于文章的教學脈絡,則可以設計三個不同視角的微課視頻,第一個主要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情緒低落,第二個展示作者的一次活動,第三是基于文章核心思想進行延伸。教師圍繞著“和時間賽跑”的教學內容,設計第三個微課視頻時,則需合理的拓展延伸,以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形態(tài)。在第三個微課內容拓展時,相關教學內容如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p>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p>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p>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p>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以上的微課演示內容,與文章“和時間賽跑”非常的貼近。通過該文章的教學引導,教師需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把握珍貴的時光,好好學習提升學習實力,為今后輝煌的人生奠定知識階梯。
(三)人機交互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育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要的兩種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是在教育工作開展時,教師進行知識傳遞,學生開展知識獲取,在知識傳遞與獲取的過程中發(fā)揮出師生互動價值,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而生生互動主要發(fā)生在學生之間,如在小組合作學習探討過程中,學生之間則需要開展相互的溝通交流,以解決學生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在多媒體設備的教學應用下,創(chuàng)建新的教育互動模式,即人機互動。在人機交互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機器作為客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問、指令,以作出相關的答復與運行狀態(tài)。在人機交互語文教學模式下,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因為在人機交互中,存在無數(shù)的可能性,沒有人知道機器會做出怎樣的答復,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促進下,小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課堂學習活動當中。
人機交互是多媒體教學的深度開發(fā),但教師不能依靠人機交互,進而弱化了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作為教育工作開展的核心不可動搖,人機交互作為多媒體教學開發(fā)的新模式,教師應當將其合理吸收到教學核心元素當中,組成語文教育活動的“鐵三角”,不斷的打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交互之間的融合度,使得三者可以融為一體,即多媒體教育資源、教師教學資源、學生學習資源可以得到整合開發(fā),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四)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目前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特點與要求,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與適用性,摒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部分不足,提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精華,構建專屬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育模式。
首先,在小學語文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時,為避免小學生過多地使用電子設備,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教師則需主動與小學生家長開展教育合作,即在翻轉課堂學生語文學習計劃表下發(fā)時,將其直接發(fā)送給學生家長,由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監(jiān)督,讓學生完成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為后續(xù)的語文課堂教學奠定一定基礎。
其次,翻轉課堂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預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敘述自己課前對文章自主學習的理解與思考,通過讓學生進行敘述,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反饋,增強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意識。在課堂教學時,基于小學生課前學習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師生共同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促進師生之間的公共關系,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
最后,在翻轉課堂教學即將完成時,教師需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總結,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文化內涵、精神意識進行升華。通過對語文教學意識形態(tài)的升華,可以通過語文教材內容的引導,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思想品德、愛國精神、文化認同感、文化修養(yǎng)等。
(五)情境再現(xiàn)
情境再現(xiàn)教學引導,主要是基于教材內容,教師合理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虛擬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情境體驗,思考語文內容,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深度與廣度。
在情境再現(xiàn)教學開展時,教師需突出兩個主體,即學生主體與教材主體,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支持,為學生主體與教材主體搭建橋梁,實現(xiàn)兩種的交互,讓學生主體可以從教材主體中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內容,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質量。開展情境再現(xiàn)教學具有深遠意義,因為一般小學生通過思維構建情境,思考學習相關語文內容,會受制于自我的思維想象力。若是學生僅是籠統(tǒng)地理解了文章重點內容,則學生的記憶效果不好,很容易造成遺忘問題。而情境再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建構一個相對真實的文章語境,可以快速在學生腦海中留下烙印,強化鞏固小學生的語文記憶。
例如,人教版語文“寓言兩則”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對“亡羊補牢”與“南轅北轍”進行學習時,則可以很好地開展情境再現(xiàn)教學,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設備的教學價值。
盡管兩則寓言故事非常簡答易懂,但寓言故事背后的哲思,值得教師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在情境再現(xiàn)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動畫視頻,基于動畫視頻的播放,引導學生對寓言故事進行解讀。在學生對寓言故事完成學習后,教師則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意見、心得、質疑,讓學生就學習的寓言故事進行暢所欲言。教師通過學生對寓言的學習表達,才可以深入的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相關寓言故事的精髓,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課堂綜合學習效果。
四、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時,為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實力,教師需對多媒體教學模式進行深層開發(fā),嘗試構建多樣化語文教學模式,如文中敘述的情景再現(xiàn)教學、微課演示教學、圖文轉化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以此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不斷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玉萍.淺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7.
[2]竇陳娟.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研究:基于六安市五所小學的調研[J].小學教學參考,2018(30):1-4.
[3]黃秀花.人文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35.
[4]東野廣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54.
[5]王麗娟.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74.
[6]胡麗娜.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6):42-43.
作者簡介:后紅娟,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梅川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