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義
【摘要】? 思想政治學科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正確導向,強調(diào)在政治認同、法制意識、科學精神、公共參與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使之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教學中,不能一味的灌輸知識、強調(diào)成績,而將育人的德育工作沖淡了,應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情感教育與傳授知識結(jié)合起來,堅持德育為首,培養(yǎng)有擔當、有理想、有本領的時代人才。
【關鍵詞】? 教師情感 教材情感 示范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152-01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的認知過程,更是開啟學生心靈的情感過程。思想政治學科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正確導向,教育學生關注生命、關注生活、關注權利,增強責任意識,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審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善良、公正、有愛心與責任感的新青年。在中學思政課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呢?我認為主要途徑有以下幾方面:
1. 注重自身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增強個人魅力,引領、感染學生
情感具有移情性。教師要用真情喚醒真情,用情感點燃情感。羅曼羅蘭曾說:“要把陽光散布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要真情喚醒真情,首先要求教師把教材中豐富的情感教育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通過教學,進入角色,投入情感,用真情感染給學生,使學生進入角色,達到“教材、教師、學生”三情共振。每年我在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時,都會被其中震撼心靈的人物故事所感動。
2 . 善于鉆研教材內(nèi)容,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調(diào)動真情實感
情感的載體是教材,思品教材內(nèi)容中有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因素。要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教師當然要深入鉆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首先,教師要領會課標精神,明確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如熱愛生命、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親近自然、愛護環(huán)境、勤儉節(jié)約、珍惜資源等。教學中只有對《課程標準》的情感目標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才能完整、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道德情感方面的目標;其次,教師必須鉆研教材內(nèi)容,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建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還應挖掘勤儉節(jié)約是否過時等情感目標,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活動,評選家中最節(jié)儉的人。學生大多選的是爺爺奶奶等長輩。我繼續(xù)讓學生分析他們?yōu)槭裁醋罟?jié)儉?同學們基本都回答到,因為爺爺奶奶是從艱難歲月走過來的,過過缺衣少食的苦日子,所以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了。接著我繼續(xù)設問,現(xiàn)在我們基本實現(xiàn)了小康,日子越來越紅火,再講勤儉節(jié)約過時嗎?讓學生談自己的消費觀,就這樣層層引導,讓學生明確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使學生認識到必須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樹立“以勤儉節(jié)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的榮辱觀。
3.? 關注熱點事件,及時挖掘的情感教育素材,抓住教育契機
新課標更加強調(diào)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與社會生活組織教學,積極打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化思品課堂。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將鮮活的社會生活引入課堂,引導和鼓勵學生分析思考討論,從中體會到高尚道德情感的力量,促進自身高尚情感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關注新聞熱點、并及時的收集、整理、分析、選擇能利用得教育要點。在講授《我們的民族精神》中愛國主義內(nèi)容時,我引入了當時影響較大的新聞事件和人物——西安“舉牌哥”,對學生進行公民責任與理性愛國的情感教育。首先進行了新聞回放:2012年9月15日,因日本非法購買“釣魚島”,西安、長沙、北京等多座城市舉行反日游行,在西安,一些市民以抗日、愛國的名義砸毀了街上近百輛普通市民的日系車和一些日式餐廳,一場愛國保釣的群眾游行在西安演變?yōu)閱适Ю碇呛腿诵缘臍埍┐蛟覑盒允录?,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同樣是這一天,一個名叫李昭的西安青年和萍水相逢的3名市民站在街頭,舉起寫有“前方砸車,日系調(diào)頭”的紙板,冒著風險阻止了近60輛日系車開往風暴中心。舉牌哥以實際行動做到愛國先愛同胞,拒絕盲從,理性愛國。就此事件我為學生設置了兩個問題:1、分析參與惡性打砸事件的群眾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其行為原因?并思考從該事件中我們應吸取什么教訓?2、分析舉牌哥李昭等人的行為原因,總結(jié)他們的行為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喪失理性與人性的盲從群眾與清醒、勇敢、理性的舉牌哥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不同的行為選擇沖擊著學生心靈,在思考與討論中學生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個合格公民,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理性的愛國情感的重要性。
4 . 不拘泥于教材,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通過情感體驗培育真情
情感的培育,需要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能改變刻板式的說教,形成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豐富想象,并在加深情感體驗中陶冶情操,培育真情。
俗話說:學生成績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如果品德不好將可能是危險品。對每一位老師來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和情感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位同仁的共同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盧永楣.情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朱小曼.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岳建文.論情感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0(10):177-179.
[4]居斯塔夫·福樓拜.情感教育[M].李健吾[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5]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