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學生看來,道德與法治屬于“副科”之一。首先其內(nèi)容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并不陌生難學,再有,初中學段這一學科的測試方式往往是“開卷”。所以,很多學生先入為主的認定,道德與法治學科“好學”。但事實上,正因為是“開卷”,所以對于學習的知識深度要求更高,對于學生的思維靈活度與生活感悟力要求也更高。也就是說,看上去最容易的其實是最困難的。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初中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方面學習的效率呢?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生,學習效率,策略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還是有非常強的“主科與副科”認知。作為一線的教育者,筆者認為,學生生成這種定位的主要依據(jù)就是“分數(shù)高的為主”“喜歡學的為主”,而初中道德與法治,對于學生而言好像這兩點都不占?;诖耍谝I(lǐng)初中學生完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出改變,讓初中學生將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主科”來學習??陀^的認知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價值。愿意用思想去解讀問題提供的案例,愿意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價值來配合教師的主導價值。本文中筆者就對如何提升初中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效率進行了分析。
一、 不要輕易給學生“貼標簽”
教師在面對學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而我們看待學生的第一印象也非常重要。學生喜歡我們,想要親近我們,才會愿意和我們一起完成學習活動,而我們給學生做的定位對于今后的教學活動也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學情”會制約我們的“教案”設計、“學案”設計。在這一方面筆者提出的建議是,我們要避免給學生貼標簽。如某一年我執(zhí)教的班上起初有兩個孩子特別淘氣,其他幾位科任老師都說在課堂上看著他倆就頭疼,因為這倆孩子不但不聽課,還經(jīng)常故意搗亂,和老師作對。我剛接手這班時的確如此,但我沒有給他倆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而是經(jīng)常去和他倆談心,從各個方面去關(guān)心他們。慢慢地,這倆孩子改變了對我的態(tài)度,不但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并且在校外遇到我還很熱情地打招呼。我因勢利導,要他們尊敬長輩,尊重每一位老師,好好學習。他們聽了我的話,現(xiàn)在和以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成績上升很明顯。
二、 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空間
初中學生需要這樣的空間。畢竟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只有積累“自主學習”的體驗,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才能得到科學化的引導,才能積極健康地養(yǎng)成。其實相比其他學生群體,初中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他們擁有了“自我”,他們已經(jīng)從“小情懷”的自我逐漸生成“大情懷”的自我。自主學習空間中學習氛圍,可以給學生提供“重塑自我”的時間和契機。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加深理解,這樣不但知識易于掌握,而且能經(jīng)久難忘。如我在教《多民族的大家庭》一節(jié)內(nèi)容時,事先就要同學們自己利用課余時間搞好預習,查找資料,了解我們國家的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主要居住地、風俗習慣、服裝、節(jié)日等,后來在課堂上要各小組的同學依次展示他們的成果。課堂上,各組的同學都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爭先恐后地來匯報他們的成果,很多同學能準確地說出幾十個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服裝、節(jié)日等,一節(jié)課下來,所有同學都意猶未盡,沉浸在一派歡樂氣氛中,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這就是自主學習的功效,比老師對他們做知識介紹要好得多。
三、 與學生一起解讀生活案例
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案例教學法。在這一方面,筆者建議,我們要注意將“生活案例”作為首選,用學生最熟悉案例,最生活化的案例,來吸引學生,與學生一起借助專業(yè)知識來解讀這些案例,進而生成專業(yè)素養(yǎng)。如我在教《我們也有隱私權(quán)》這節(jié)內(nèi)容時,我向?qū)W生講了一些發(fā)生在身邊的,由于無意或故意侵犯他人隱私權(quán)而導致雙方打官司、反目成仇的案例,讓學生更清楚地懂得了原來每個人都有隱私權(quán),不但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權(quán),更不要去侵犯他人的隱私權(quán)。另外,我們經(jīng)常講學以致用,也就是要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加以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尤其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所學到的知識,都可用來指導每個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健康成長,如果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那對每個孩子都大有裨益。
四、 穩(wěn)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回避“應試”問題對于身處應試環(huán)境之中的學生而言是不現(xiàn)實的。在筆者看來,我們推行素質(zhì)教育、貫徹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是讓我們有了更多的認知,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徹底否定,而是要轉(zhuǎn)換視角,給學生更多的方法,引領(lǐng)學生有問題解決問題,有發(fā)現(xiàn)積極地驗證。就提升學生的成績而言,我們對此的理解不是要回歸應試教育,而是說,我們需要為學生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chǔ)、技能技巧。如為了讓孩子們在考試中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找機會告訴他們?nèi)绾伟盐账伎嫉慕嵌?、如何高效作答,告訴他們怎樣緊靠問題的中心來構(gòu)思,要讓他們知道同樣的一個答案能應付多個不同的問法,因而在考試時獲取高分。有時,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針對那些重要觀點的文段,設計幾個不同問法的問題,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次數(shù)多了,學生自然就領(lǐng)會了我的意思,知道了同一個內(nèi)容的答案可以用來回答各種不同的提問。久而久之,學生在各次考試中,成績穩(wěn)步上升,對學好道德與法治更有信心了,因而上課更加認真了,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想提升教學效率,就需要與學生一起參與自主化的學習活動,就需要幫助學生擁有提升學習成績的方法,就需要與學生一起解讀生活案例,就需要給學生提供成長的空間,不要輕易給學生貼標簽,更不要輕易下結(jié)論。畢竟初中學生是非常特殊的學生群體,畢竟道德與法治學科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學科。
參考文獻:
[1]張彩玲.道德與法治視域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觀[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
[2]林燕.淺談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J].小學教學研究,2019(10).
作者簡介:
田維潤,重慶市,重慶市黔江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