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元
【摘要】本文探討了廣東省“3+證書”中職高考背景下,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該模式的研究充分揭示了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展示了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界定了螺旋教學模式的概念,探討了螺旋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理論價值及實踐目標,構建了螺旋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高考,螺旋教學模式,數列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為中心,重點偏向教師如何設計一堂課的“教”,側重于考核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素材選擇、教學組織、教學實施及教學效果,而螺旋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學”為主,以教師的“教”為輔,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探究任務,讓學生們獨立、主動地去學習.
一、螺旋式教學模式的定義、價值及目標
(一)螺旋式教學模式概念的界定
1.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在某些教學理念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的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
2.螺旋:課前,教師將相關教學內容和知識要點整理成任務書提前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了解學習任務和課堂活動,課中,教學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學生活動任務明確,合作探究,以任務為引領,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后,作業(yè)設置注重分層,注重基礎和遞進,通過反復練習鞏固所學的成果,達到熟練運用知識的目的,
(二)螺旋式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1.現實意義:我校高職高考考生占高三畢業(yè)班人數的絕大部分,這批學生的學習基礎很薄弱,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習效率低下,由于高一高二學生要學習大量的專業(yè)課,學生真正學習文化的時間很短.廣東省中職學校“3+證書”高考錄取模式,對數學的教學要求也比較高,由于以上情況,高職高考班數學教學課堂模式——螺旋模式就這樣誕生了.
2.理論價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能將新知識強加于自己的記憶中,而是需要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并借助直觀觀察、動手操作、歸納總結等手段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螺旋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及應用
(一)制訂數學課堂“螺旋”模式的實施原則
1.以學為主:實現從“教師教學”向“以學生為本”的轉變.
2.先學后教:學生需要提前自學,完成新的課堂準備,并在中實現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3.以學定教:從我校的實際情況和學情分析入手,優(yōu)化處理上課的教材,采用合理的學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4.順學而導: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因勢利導,抓住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討論和分享的狀態(tài),體會學習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5.以學促教:以任務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準確和清晰的表達,并相互合作.學生強烈的學習氛圍也促進了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優(yōu)化.
(二)“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螺旋模式的操作流程
1.課前準備,基于學情分析,設置4個層層遞進的任務.
(2)解題方法:倒序相加法(配對求和).
(3)心得體會: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是一種語言,是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學習數學能提高個人的能力.
6.作業(yè)布置,加強鞏固,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1)學生鞏固本次課的教學內容,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完成作業(yè):教材P11習題A組5,6題,導學案課后分層練習卷.
(2)教師評判學生學習效果,查看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并進行教學反饋.
(三)螺旋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反思
按照上述策略和流程進行教學后,取得了以下成效:① 學情得到改善.在教師有效的引領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極高,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主動性強,師生互動和諧有效,課堂訓練形式輕松有序、內容由淺入深,層次分明,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有度、恰到好處.② 教學效果得到提升.采用任務引領組織教學,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地提高了中職高考班的教學成效,使理論與實踐成績得到明顯提高,實現“做中學、做中教”.③ 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信息化手段,在課堂中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古代人們的數學智慧,更讓學生感受到信息化網絡設計的便捷,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總之,根據中職學校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通過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重構教學組織模式,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生不僅愿意上課,而且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難題,學生非常喜歡這種上課模式.
【參考文獻】
[1]石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合作—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芻議[J].黑龍江教育:綜合版,2014(12):69-70.
[2]陳德軍.“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教學設計[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4(7X):21-22.
[3]呂幼美.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對“等差數列的前n項求和公式”教學設計的再思考[J].職業(yè)教育,2017(14):10-12.
[4]趙大志.談中等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