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英東
[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直觀性、形象化的學習工具,能有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等。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識字、背誦、寫話,使學生更加直觀、具體地理解學習內容,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教學;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20)07-0046-01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具有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直觀性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識字、閱讀、寫作,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巧借思維導圖,提升學生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傳統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大都采取死記硬背的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的音、形、義。這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時間一長,學生就容易出現遺忘的現象。為此,教師又采取讓學生抄寫生字、詞語的方法對這些生字進行鞏固。這種識字方法,效率低,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而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改變這種情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如,在學完“木”這個生字后,教師讓學生先畫一個花盆,在這個花盆上寫上“木”字;然后,在花盆上畫幾片葉子,在每一片葉子上把學過的帶有“木”字旁的字寫在上面(如圖一)。這樣,學生就能把學過的“木”字旁的生字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這種歸類識字,不僅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二、巧借思維導圖,提升學生背誦能力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背誦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背誦效率呢?借助思維導圖把課文的關鍵詞與畫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課文脈絡結構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積累背誦。
如,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四個太陽》一課,語言優(yōu)美,朗讀起來親切自然、溫馨,非常適合學生積累背誦。教學時,首先,結合文本內容,師生一起共同來完成思維導圖(如圖二)。然后,再讓學生思考:“文中的小作者畫了哪些顏色的太陽?他們把這幾個太陽送給了哪些季節(jié)?這些季節(jié)有什么變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的思路清晰了,背誦起來輕松自如。
三、巧借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寫話能力
寫話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今后習作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怕上寫話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缺乏素材,學生覺得無話可寫,另一方面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因其可視化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的寫作構思,幫助學生理清寫話的思路,提升學生寫話質量。
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寫話的基本要求是能把人物、時間、地點、事情交代清楚,能夠用簡單的幾句話把要描寫的內容寫清楚。如,對《不要摘花》這篇看圖寫話的教學,多數學生都是這樣寫:“秋天到了,小紅和媽媽一起到公園里玩。小紅看到一朵菊花非常漂亮,想去摘。媽媽對小紅說:‘不可以摘。”,隨著年級的升高,同樣以《不要摘花》為題目,寫話的要求就會有相應提升。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把寫話內容描寫得更加具體生動些(如圖三)。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跟花有關的優(yōu)美詞語,如“婀娜多姿、芳香四溢、花香襲人”等,使學生的寫話更加得心應手了。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可以發(fā)散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降低學習難度等。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