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敏銳
摘要:面對當前的教育改革,地理教學需要及時調(diào)整和更新教學理念,認真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學會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展開教學,增加地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地理課堂重新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1-0034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兼顧全體學生的學習,這樣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想改變這一點,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充分了解學生,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全體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板書教學的方式。在講解新知識時,教師會將知識點書寫在黑板上,或者將該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寫在黑板上,并引出與之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學生需要將這些知識記在筆記本上,利用空余時間記住這些知識點?;蛘呓處熢诮虒W時會采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學生需要跟隨教師的腳步記錄知識點。而學習能力較差、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無法緊隨教師的教學步伐,無法全面掌握生物知識,也就逐漸喪失學習地理學科的欲望和興趣。
2. 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
無論是何種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學生之間,無論是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還是在知識基礎上,都存在較大差異性。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未能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將會導致優(yōu)等生無法提高和完善自己,學困生無法獲得進步,逐漸失去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促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共同進步。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 情景式教學,激活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學科具有一定特殊性,涉及到較多的知識、較廣的范圍。地理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明確地理教學的目標和目的,不斷調(diào)整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切勿將地理知識的教學限制在課堂中。教師在教學地理知識時,需要結(jié)合大自然,增加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行星地球”的內(nèi)容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學生是月球,有的學生是地球,有的學生是太陽,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地球的運動過程形象地展示出來,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
2. 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學生理解
地理教材中的知識都是靜態(tài)的,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地理學科具有較強的色彩性與靈活性,采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當前,科學技術正在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逐漸被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動態(tài)的畫面、生動的方式能夠彌補教材的不足,給予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教師能更快地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中“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時,教師要確定好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了解在時間、空間兩個方面上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差異;掌握人口增長的不同模式類型和轉(zhuǎn)變,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掌握二戰(zhàn)后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所在;學會準確判斷不同人口的增長模式。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時期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一張一張地給學生展示,而非是將所有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在觀察和分析完這些圖片后,學生需要說出每張圖片中的內(nèi)容,對比這張圖與前后兩種圖片之間的區(qū)別和變化。借助這種直觀和形象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地理知識,這也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3. 設定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能力
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在當前實行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標準》后,很多學校在教學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尊重《新課程標準》與新課改的要求,還要從學生當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都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城市內(nèi)部空間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容時,該節(jié)課需要學生能夠了解城市中各個功能區(qū)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特征,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分析、整理、收集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提煉信息的能力。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從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入手,如果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較為扎實,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直接導入新課程;如果學生的知識基礎較為薄弱,那么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先為學生講解一些較為基礎的知識,之后再在帶領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知識。在復習和鞏固知識的時候,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等形式,增加地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回顧所學知識。
4. 借助小組合作,實現(xiàn)整體進步
教師在教學時,無法僅靠一人之力照顧好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全體學生,按照“組間相同、組內(nèi)存異”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成績、男女比例、性格愛好等內(nèi)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促使優(yōu)等生能夠帶動中等生、學困生共同進步,而這也是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小組圍繞著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展開討論和交流。學生可以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教師要總結(jié)和歸納學生不同的想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還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能夠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地理知識,實現(xiàn)個人成績、能力與素養(yǎng)的同步提升。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束縛,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需要明確恰當?shù)慕虒W目標,促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長遠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立卓.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8).
[2] 漆黎星.淺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9(24).
[3]王宏偉.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
(作者單位:安徽省臨泉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2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