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慶
摘? ?要:就高中生物教學而言,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依托于生命觀念認識生物統(tǒng)一性、多樣性,并在此基礎上樹立科學世界觀和自然觀,以此為價值導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化教學模式則是以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為基礎展開學科教育活動,由教師幫助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來解決學習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將傳統(tǒng)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轉變?yōu)樯罨虒W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認識所學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實踐;聯系
生物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起的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形成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也是高中生物實施新課改的重要方向。將核心素養(yǎng)這一教育目標進行貫徹落實的有效途徑就是開展高質量的學科教學活動,高中生物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建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形成良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早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感受,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于高中生物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教學中就要從營造生活化場景出發(fā),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生物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的基礎上保持學習動力,明確學習思路。如在講述應激性與反射這一內容時,當發(fā)現課堂中有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與其他同學小聲嘀咕時,教師就可以立即說出這名同學的名字,而該學生也會隨即站起來看向教師。隨后教師就要及時針對點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確點名屬于刺激,學生站起來看向教師則屬于條件反射。而這一過程也就是應激性。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情境,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一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選擇與生活相關的案例
在教學中只有從學生生活中的案例入手,才能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才能激發(fā)出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梢哉f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上帶領學生探究新問題是符合建構主義教育理念的,同時也是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生對比較熟悉的案例進行探究,可以從中發(fā)現許多新的問題,進一步鍛煉學生觀察、探究與理解生活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述植物激素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現出網絡中常見的謠言——植物避孕藥的產物超大草莓、無子西瓜等,在多媒體的展示下,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針對農產品的原理與發(fā)展進行探究,在保證學生言論科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明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作用,豐富學生的知識。
三、設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開始的前提,也是檢驗一節(jié)課教學成果的重要參考依據。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首先要將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三維目標設計之中,指導教師有序進行教學工作。例如,學習從生物圈到細胞,作為本學段生物課程的起始課,可以發(fā)現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善于質疑,雖然沒有細胞這一部知識的學習基礎,然而通過自身的探索、感性認識,其中一些基本的知識很容易理解,還能夠不滿足現有結論,提出一些自己思考和疑惑。為此,結合所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筆者設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掌握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學習舉出單細胞、多細胞、細菌以及真菌的實例;2. 過程方法和能力:通過參與課堂探究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工具搜集、整理、歸納知識資料的能力,在小組中討論和交流的能力;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經驗,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對探究活動的欲望;在探究活動中引領學生樹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通過對以上三維目標的分析,發(fā)現三個不同緯度的目標相輔相成、相互滲透,讓學生學會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記憶知識。
四、引入生活網絡資源,提高應用能力
在現代化生物教學中,網絡資源屬于生物課的主要資源之一,知識內容覆蓋范圍廣,具有實時性、互動性等特點,如動植物趣聞、課件、最新生物學進展等知識。生物學教學素材的來源渠道得以拓寬,各類媒體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教學素材。如果能夠應用生活化網絡資源,將理論知識與客觀實踐關聯起來,能夠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在學習細胞呼吸原理后,為了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可以開展實踐探究活動。例如,要求學生對水果保鮮條件進行探究,讓各組學生分別通過網絡查詢相關信息,并將新鮮橘子放入不同溫度的存儲空間內,對其后續(xù)變化進行觀察和探究。在此過程中,不但使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得到增長,而且使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得到鍛煉,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五、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在實際評價中,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將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出來,與現實生活、生物科學等內容聯系起來,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與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價。此外,教師還應強化試題教育功能,通過開展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進行評定,掌握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檢測生物知識運用的缺陷,為生活化教學模式改進提供有力參考,促進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在考核試題布置方面,也應突出生活化特點。例如,在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一課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植物向光性,并在考核習題中提到“向溫度性”“向水性”等內容,使學生在綜合思考后獲得結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結論:綜上,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就需要教師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實施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采取明確生活化要求、課前導入生活化、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新生活化教學方式、理論聯系實際,樹立良好社會責任意識等舉措,來幫助學生全面提高生物學習水平,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閆禮,徐萍.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7):15-16.
[2]喻濤.基于生活實用視角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