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帥
摘? 要: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教師團隊在教學過程中常常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出現,對于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學生只能夠進行被動的學習。但是最近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而興起的“翻轉課堂”則是實現了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注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翻轉課堂在推出之后,由于其對于傳統教學課堂的顛覆,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群體的激勵討論。在這篇文章當中,以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為基本出發(fā)點,在充分結合現實教學實際情況和相關教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于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展開系統化、全面化的分析,同時提出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發(fā)揮出更大化作用的有效措施,以供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以及相關教育事業(yè)從事者指導和參考,希望能夠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做出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125-02
前言:“翻轉課堂”是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而興起的,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淡淡創(chuàng)新和改進,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通過對于翻轉課堂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實踐,可以發(fā)現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實現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最大化的成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發(fā)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更大程度上提高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上來。
一、翻轉課堂的主要特征
(一)教學流程的改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是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對于知識的講解,在課下學生通過寫作業(yè)的形式來完成對于知識的鞏固訓練;但是在翻轉課堂當中,則是學生在課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錄制的講課視頻來完成對于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寫作業(yè)的形式查漏補缺,及時發(fā)現學習過程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向教師請教。這是翻轉課堂最大的特征,同時也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大改變,即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或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完成對于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于受到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不可能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只能在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統一式教學,這就導致不能夠完全貼合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夠達到最佳化。但是在翻轉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錄制的講課視頻來完成對于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寫作業(yè)的形式查漏補缺,這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使得教師的指導完美貼合于學生最根本的學習需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達到最佳化,使得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最大化的成長。除此之外,還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多元化發(fā)展。
(三)教師和學生教學地位的轉變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教師團隊在教學過程中常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出現,對于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學生只能夠進行被動的學習。但是最近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而興起的“翻轉課堂”則是實現了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主體的地位出現,使得教學過程全心全意服務于學生,緩解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刻板沉悶的課堂氛圍,為課堂教育注入了大量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翻轉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研究
要說翻轉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還是來源于教學實踐,是通過教學實驗檢驗得來的。但是研究其理論依據,將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對于翻轉課堂的理論依據還未形成公論,具體來說主要來自于下面三個方面。
第一,同伴互助理論。這一理論產生于美國邁阿密大學,同伴互助是其主要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活力。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理論,具體來說學習可以分為知識傳遞和知識消化、吸收兩個階段。以往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是看重于第一個階段,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對學生開展大量的知識灌輸,其實第二階段要遠比第一階段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容易忽略第二階段。衡量學習質量的標準不應該是學生能夠接收多少課程知識,關鍵在于學生消化和吸收了多少課程知識。根據有關課程教學實踐活動表明,實施同伴互助課程教學模式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可能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兩倍。
第二,感官協同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身體中的多個感官將會被調動,感官的調動效果將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息息相關的。根據心理學研究理論,學生在信息數據采集的時候所動用的器官越多,將會所采集的信息將更加充實,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掌握將更加穩(wěn)固。翻轉課堂就是將學生的器官進行充分地利用,從而強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擺脫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加強對于翻轉課堂的認知和了解
要想使得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發(fā)揮出顯著的作用,就必須使得教師團隊擺脫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加強對于翻轉課堂的認知和了解。翻轉課堂作為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改進,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較大程度上的改變和顛覆,教師團隊要想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完美運用翻轉課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于翻轉課堂的認知和了解,學習翻轉課堂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的經驗,為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當中的開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使得學生對于教學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教學目標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指路明燈”,可以保障教學過程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特別是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由教師進行知識內容的教導,可以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學習方向前進,但是翻轉課堂是由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錄制的講課視頻來完成對于知識的學習,如果沒有讓學生對于教學目標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方向的錯誤。例如,在進行小學高年級“簡易方程”時,就要求學生靈活掌握簡易方程去解決日常生活當中的小難題,能夠靈活運用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以及乘法分配律,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學生才能夠在翻轉課堂當中沿著正確地學習道路前進,使得學生不將學習精力和學習時間花費在不必要的內容上,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在翻轉課堂過程當中添加生活化元素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說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小學當中算是年紀較大的了,但是思維發(fā)展尚未到達成熟階段,自我管理方面依舊存在很大的不足,學習興趣還是學習動力非常重要的支撐,但是數學理論知識常常是枯燥無味的,不能夠有效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團隊在翻轉課堂過程當中添加生活化元素,在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知識上蒙上一層鮮美可人的生活化“糖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同時還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內容“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假設糕點店的占地面積為一個多變形,讓學生來計算糕點店的占地面積,在這里占地面積的計算就是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知識,糕點店就是外面那層鮮美可人的生活化“糖衣”。
(四)內化課堂知識,有效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參與程度
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刻板枯燥的課堂教育,在翻轉課堂當中更加注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當中的“主人翁”。例如,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內容中“小數乘法”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小數乘法的規(guī)則進行猜測,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研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最后,再由教師進行指導,告訴學生小數乘法的正確使用規(guī)則,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有效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去,并且可以使得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和了解程度。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才是各行各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人才儲備成為社會競爭當中影響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學生群體最為廣大的人才儲備群體,這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上來。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實現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最大化的成長。翻轉課堂在開展的過程當中,首先就是要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讓教學主體地位有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以此為基礎提高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加強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于信息傳遞高效快捷的優(yōu)勢,使得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取得更大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文才,包云霞.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等數學教學案例研究——格林公式及其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7(49):177-178.
[2]王瑞星,梁顯麗,劉俊英.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8(18):178-180.
[3]楊月梅,陳忠民. “互聯網+”背景下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芻議——基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探究[J]. 教育探索,2018(03):74-77.
[4]葉立軍,斯海霞,唐笑敏. “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中學數學教學設計》課程建設及實踐[J]. 數學教育學報,2016,25(06):76-79.
[5]丁李.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黑龍江科學,2018,9(21):46-47.
[6]吳萬嶺. 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適應性分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4):74-76.
(作者單位:徐州市明誠小學,江蘇? ?徐州?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