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佳賓 楊巍 姜良宇 任雪嬌
[摘 要]種子檢驗學是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因此,將參與式教學法應用到課堂中,對參與式教學法在種子檢驗課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種子檢驗學;傳統(tǒng)式教學
[作者簡介]慈佳賓(1985—),男,吉林長春人,農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參與式教學應用研究及玉米DH育種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6-0-03[收稿日期] 2020-09-22
一、種子檢驗學課程重要性
農業(yè)的基礎在于種植業(yè),種植業(yè)的延續(xù)與發(fā)展依賴于種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創(chuàng)造了選種技術,選育出了大量的優(yōu)良品種,它們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正是依靠它們,各種種植活動才能年年復始地得以進行。在農業(yè)生產中,施肥、灌水、田間管理等增產措施,都必須通過良種才能發(fā)揮作用[1]。
種子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特殊農業(yè)生產資料,播種偽劣種子后即使給予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條件、先進的栽培管理,也不能獲得豐產或豐收。因此,只有播種優(yōu)良品種的優(yōu)質種子,才能發(fā)揮良種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優(yōu)勢,才能為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奠定堅實的基礎,使種子質量對農業(yè)生產的威脅減少到最低程度。種子檢驗無論是對種子收獲、貯藏、加工還是營銷及播種,都是極為重要的工作[2]。
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正是以種子為中心、種子企業(yè)為依托的一門專業(yè)。種子檢驗學在課程設置上是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在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傳統(tǒng)授課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結構。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由老師、學生和教材三部分組成[3]。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站在神圣的講臺上,他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4]。這樣的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老師教學生,并將知識講授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5],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將課堂上的學習和課后作業(yè)視為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學生也很難投入到學習中[6]。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致使他們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傳統(tǒng)教學以理論講解為重點,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意義。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所計劃活動的規(guī)律性,在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教學中,組織和控制教學過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基本知識和技能[7]。
教學系統(tǒng)是老師在系統(tǒng)中進行教學的一種模式,學生可以通過感知和理解來學習。老師充分把握課堂教學的內容,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是教育的積極作用。但許多老師在使用這種教學模式時從不執(zhí)行啟發(fā)式教學原則[8],沒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學生也沒有機會獨立思考和提問,45分鐘的課堂讓學生僅記住和練習課堂知識,只掌握一種學習方法。
三、參與式教學法內容
參與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很大區(qū)別。傳統(tǒng)教學法以老師為中心,而參與式教學法將學生與老師的位置互換,以學生為中心,老師通過對課堂活動的精心設計,將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內心狀態(tài)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參與式教學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完全參照參與式教學法的要求進行;另一種是將參與式教學法滲入到傳統(tǒng)教學法當中[9]。
參與式教學法的原理是由弗洛姆的期望理論衍生來的。弗洛姆的期望理論認為,激勵取決于行動結果的價值評價(即“效價”)和其對應的期望值的乘積。簡單地說,就是人總是有需求或目標,這種內心的渴求會促使人內心向著需求或目標,通過各種方法而達成[10]。在需求或者目標還未達成時,表現(xiàn)為一種期望,而這個需求或目標對人的動機又是一種動力,這個動力的大小取決于目標的價值以及對需求或目標的渴求程度。根據這個理論,為了讓動力達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需要設立一個最適合的目標,適合的目標能給人希望,產生動力。
那么,這個理論在教學方面的應用,就是利用學生對于成績或者完成某項試驗任務的目標的期望,刺激學生主動去尋求答案。當然,如果設置的目標過高,導致學生無法達到,刺激過度反而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降低。所以,設置學習目標或者項目內容時,應當考慮學生的自身素質。
參與式教學過程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民主、寬容的課堂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介入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接受教育、獲取知識并發(fā)展能力。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參與式教學方法歸納為課堂討論、頭腦風暴、示范和指導練習、角色扮演、小組活動、游戲和模擬教學、案例分析、講故事、辯論、與他人在特定環(huán)境內練習生存技能、音頻或視頻活動。
參與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式教學一說一聽一筆記的固定模式,更新了教師與學生的觀念;增強了學生的個體責任感與使命感;學生具有更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追求[11]。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思想局限在狹窄的范圍內。對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聽老師講課。學生在被動中學習,按照老師的要求來處理問題[12];因此,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思維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種子檢驗學課程參與式教學應用方法
(一)轉變傳統(tǒng)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參與式教學改變了教學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設計、組織、管理整個課堂,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學生和老師一起探索新知識,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摒棄了“喂飯”式的教學方式[13]。
(二)教學模式的新思路
參與式教學方法有很多應用技巧,對于種子檢驗學這門課程,如下幾種參與式教學法比較適合應用在課堂內,如表1所示。
參與式教學的方法可謂是多樣化的,以上表格列出的方法,都可以應用在課堂上。傳統(tǒng)課堂將種子檢驗知識傳遞給學生,而通過以上方法,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1.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是指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盡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例如可以對學生提問:“針對許多農民買到低劣種子的問題,我們如何用種子檢驗中的方法檢驗,或者有什么更簡單的辦法辨別、鑒定”。讓學生們的思維無限思考,不受任何約束。需要要注意的是,使用頭腦風暴方法不能批評學生的想法,而是讓學生們的思維發(fā)散,即便是發(fā)散出瘋狂的想法。頭腦風暴這種方法在課程使用當中,比較適合多種答案的問題。如果學生在頭腦風暴時卡住,老師應當提供線索,讓學生們的思維連接上,不脫節(jié)。
2.角色扮演。這種方法是將現(xiàn)實中的情況改編成劇本,讓學生們扮演劇本中的角色,讓學生們在角色中學會如何處理實際問題。種子檢驗學當中有很多要在田間實際觀察和處理的問題,也可將田間樣本帶回實驗室。但是在田間實際采樣時可能會有各種問題的發(fā)生,那么我們可以在田間讓學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農戶也好、技術人員也好,通過扮演不同類型的角色,將課本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并實際應用。
3.案例分析法。這種方法是設置好一個場景,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案例中的問題,從而進行討論。種子糾紛案件比比皆是,可以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對其中的問題利用種子檢驗學的知識來分析解決,這樣學生們會針對問題逐步探索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再是死板的接受知識。
(三)改變評價體系
以往課程的評價只是根據學生期末答卷的情況來做評判,這樣只能片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則全然不知。而通過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學生學習的情況通過過程判定,給學生們多層面的考查。例如:學生們在案例分析的活動中,每個人對問題分析的層次、理解的深度都可以作為評價的內容。
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對這種上課方式非常感興趣,同時,這種學習的主體的轉移,讓學生們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學生對知識有種掌控力,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較好的發(fā)揮,而過程性的成績判定又讓學生們得以認可。
五、結語
老師是學生成長的向導,學生是成長的主人,也是成長到成熟的主體。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參與學習目標的學習,并取得自己的學習進度。它反映了學生在角色中的作用,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積極利用各種思維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投入,可以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學生可以在學習活動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做出相應和適當?shù)恼{整,學生也可以獨立學習并在合理的時間內工作。參與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也是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在課程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們反饋也很好。
參考文獻
[1]Shiferaw B,Prasanna B M,Hellin J,b?nziger.Crops that Feed the World 6.Past Success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to the Role Played by Maize in Global Food Security[M].Netherlands:Food Secur:2011.(3):307-327.
[2]張世煌.中美兩國玉米育種思路和技術水平的比較[J].北京:北京農業(yè)種業(yè)動態(tài),2007(5):13- 16 .
[3]Weijie Liu.Application of a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A Case Study of Chuimatan Primary School in Linxia Minority Areas[M].Lanzhou: Master Thesis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2007:14-18.
[4]Yunxiang Guo.Research on Disadvantages,Root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M].Lanzhou:Master Thesis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8:13-15.
[5]Jian Liu.On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Learning Theories on a “Teacher-center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M].Hunan:Journal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2009:16-20.
[6]Yue Zhang.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ticipator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M].Jiangxi:Master Thesis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2013:23-28.
[7]Dong Yang.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A Study on a Participatory Teaching 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s[M].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