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工作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追求教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并因此展開了各種實踐研究和創(chuàng)新改良的活動,提出了多樣化的各種新式教學方法,旨在充分踐行生本教育思想、推動教育教學事業(yè)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在此背景下,本文筆者以小學數學為研究對象,針對在該學科教學工作中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展開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具體策略
一、 引言
情境教學法是以吸引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而問題情境則指的是在相關的教學情境中融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各類問題,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同時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從中獲取相應的知識信息,進而不斷提高其學習成效。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構建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最終實現知識的有效傳輸。
二、 利用趣味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對小學生而言,興趣往往是驅使他們參與學習和探究的主要動力來源,因此數學教師在構建相關的問題情境時,就需要以激趣為切入點,不斷調動學生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進而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推動課堂教學成效的穩(wěn)定提升。
(一) 將問題融于教學游戲之中
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教學游戲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便引導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主動參與到探究、實踐過程中,進而不斷強化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數學老師可以結合課堂所講知識將學生喜歡的游戲類型融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用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將需要學生思考和回答的具體問題融入游戲之中,由此引導他們在完成游戲任務的過程中主動運用知識、吸收和領會知識內涵或是將新舊知識有機串聯(lián)起來,最終在游戲化問題情境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 利用數學故事提出各種問題
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數學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為他們講述各種數學故事,并借此機會來提出各種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有趣的問題情境,以便進一步凸顯教學的實效性。如,小學數學老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具體知識點來講解與其有關的數學家或是數學史故事,以此將枯燥的理論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啟發(fā)性問題,有助于迅速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促使他們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散思維,并據此引出新的知識內容,同時不斷挖掘其內涵,最終使其在有效的問題情境中順利掌握所學內容,并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 設計圖片、視頻進行提問
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小學數學老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相關的問題與色彩鮮艷的圖片和生動直觀的視頻聯(lián)系起來,進而不斷觸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導他們更加高效地開展探究活動,推動課堂教學成效的不斷提升。如,數學老師可以利用連環(huán)漫畫的形式來展示某個情景片段,并結合將要教學的知識在漫畫中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以便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的同時,督促他們主動對其中蘊含的問題進行解讀和剖析;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和制作一個視頻片段,將各種數學問題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發(fā)揮個人主體作用來得出相應的結論,最終輔助他們高效地掌握教材知識,有助于切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三、 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構建有效的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問題情境時,還需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來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了解其應用途徑和方式,進而能夠將所學內容靈活地應用到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有助于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如,數學老師可以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然后經過加工和整合之后在其中穿插各種數學問題,以便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和解答的問題產生更多熟悉感,進而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促使其在主動探究中收獲更加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在該情境中高效地掌握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最終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四、 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數學教師在打造問題情境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種問題更加具有實效性,輔助學生在解答中儲備豐富的知識。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之前,應當先依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來為其劃分層次,并結合實際了解每個個體在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缺陷,然后再據此設計難度不一、深淺不同的問題,確保能夠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使每個人都能在課堂中擁有參與探究、體驗成功的機會,進而不斷提高其學習的針對性和目標性,促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完善個人的知識結構,充分體現問題情境的有效性。
五、 在實踐活動中塑造有效的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平臺來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以便引導學生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了解知識的生成過程,并充分感受其內涵、形成良好的應用能力,進而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數學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來進行實地操作,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的數學工具制作幾何模型,然后在此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問題,一方面可以輔助他們在思考中領會知識的核心要點,進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實踐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斷完善其實踐過程、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由此進一步完善其思維認知過程,有助于使他們在知行合一中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同時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最終不斷增強他們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
六、 結論
總而言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在探索和研究中充分把握知識的內涵,且有利于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進而不斷增強最終的教學效果。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將問題情境與各部分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同時根據學生的喜好、思維特點和學習水平來確定問題的考查點和難易程度,在提高問題情境有效性的同時,引導他們在逐層探究和分析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從而不斷強化他們的學習質量,推動其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小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19).
[2]王晶.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
[3]馬文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5).
作者簡介:
吳俊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鳳凰縣木里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