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福
摘 要: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意識、科學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及應試思想的影響下,科學教學不被重視,學生對科學學習也提不起興趣,以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聽課,阻礙著科學教學效果的提升。為了轉變這種局面,教師應從轉變思想和觀念入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根本出發(fā)點,對科學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和安排,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情緒,為高效化科學教學課堂的構建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科學;培養(yǎng)興趣;設置情境;科學實驗;課后實踐
興趣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成功教學的先導因素,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催化劑。學生只有帶著強烈的興趣投身于教學活動中,才能保證良好學習效果的取得。為此,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不斷尋求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改變以往科學教學低效、無效的局面,使科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設置趣味情境,引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小學生學習的制約因素是他們活潑好動,對課堂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因而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策劃,從而增強學生對課堂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而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教師青睞、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借助良好情境的設置,能夠擺脫以單調文字講解帶來的枯燥感,使學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圍中更好地理解并感知所學知識。為此,小學科學教師應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fā),巧妙借助多媒體等工具實現(xiàn)良好情境的設置,從而引發(fā)學生對課堂的關注,為高效化教學課堂的構建打好基礎。
例如,在進行“身邊的植物”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就在課堂伊始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與李時珍有關的影像資料,向學生介紹了他的身份,即他是我國明代的醫(yī)學家和藥學家,以及他的作品——《百草綱目》,書中對植物的分類,從而將學生的目光聚焦到課堂中來。緊接著,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幾張不同植物的圖片,有銀杏樹、柳樹、水杉、辣椒等植物,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它們有什么特征等相關內容,并將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中來,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通過借助多媒體實現(xiàn)良好情境的設置,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聚焦到了課堂中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和動力,使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高效地進展下去。
二、巧用科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科學本身是一門探究性較強的學科,實驗更是其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方式。生動、直觀的科學實驗還能實現(xiàn)抽象理論知識的具象化轉換,從而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和感受,激發(fā)學生探究相關知識的欲望和動力。為此,小學科學教師應注重趣味科學實驗的設置,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知識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積極情感,從而不斷促進科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以“物體的浮與沉”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增強學生對常見物品在水中沉浮現(xiàn)象的認識,我先圍繞這一話題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談談對常見物品在水中沉浮現(xiàn)象的認識,如塑料球、鐵球、木片、鐵釘?shù)仍谒械某粮∏闆r。之后,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給學生提供了燒杯、水槽等實驗器材,讓學生利用自己課前準備的各種物品,進行物品沉與浮的實驗。通過親自操作實驗,學生對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從中體會到了學科學的樂趣所在。如此一來,開展設置科學實驗,增強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和認知,培養(yǎng)了學生學科學的積極情緒和濃厚興趣,使科學教學得以順利地進展下去。
三、借助課后實踐,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科學本身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體現(xiàn)在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的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诖?,小學科學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科學知識的蹤影,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形式認識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同時巧妙借助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和拓展,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的有效連接,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探究科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不斷促進科學教學效果的改進和提升。
例如,完成“昆蟲”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后,為了增強學生對不同昆蟲的認識,教師可以引導并帶領學生課下到農田、公園等一些戶外場所捕捉并觀察昆蟲,了解它們身體的構造,不同種類的昆蟲身體構造有何相同及不同之處,并觀察一些昆蟲的特殊構造,如蝴蝶的翅、蟋蟀的耳,這些構造有什么特征和用途等等,通過實地觀察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了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目標。如此一來,便將教學范圍拓展并延伸到了課外實踐中,拓展了學生的認知范圍和路徑,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為高效化教學課堂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是科學教學的重點所在,也是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性,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采用,及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和安排來凸顯學科知識的趣味性,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科學教學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錢春澤.論小學科學課程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單薩娜.如何激發(fā)小學科學學習興趣[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