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
摘 要:高三,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年,也將標志著學生寒窗苦讀數十年生活的結束,更是決定著學生人生走向的重大分水嶺。而這一切,都將取決于高三階段的復習質量。其中,數學是高考系統(tǒng)的一個基本組成,即便是新高考制度推行了“六選三”模式,也并沒有改變數學學科的基礎教學地位。因此,數學復習也就成為高三備考復習階段的一項重要活動。為了切實提高高三數學復習效率,本文將從現(xiàn)在高三數學復習課的現(xiàn)實問題入手,積極反思現(xiàn)實不足,然后再據此制定針對性地復習指導策略,幫助學生做好復習備戰(zhàn)。
關鍵詞: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現(xiàn)存問題;解決策略
復習,即引導學生重復學習已經學過的知識,而高三階段的數學復習顯然與常規(guī)的復習活動不同,它是以學生在高中三年所學到的所有數學知識為基礎,然后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盲區(qū)與認知缺陷進行重點指導的總復習活動。在高三備戰(zhàn)階段,復習可謂是決定學生在高考數學中應試表現(xiàn)的基本活動,需要高三數學教師根據學情特點確定復習指導計劃。但是,現(xiàn)在的高三數學復習教學卻存在顯著問題。下面,筆者將從學生跟不上復習節(jié)奏,難以完成課程目標;任務量過重,超出學生負荷能力;缺少針對性,依然存在“精英教育”問題三個方向反思現(xiàn)狀。
一、 高三數學復習課的現(xiàn)有問題
(一) 學生跟不上復習節(jié)奏,難以完成課程目標
眾所周知,高三階段的數學課一直都存在“任務重,時間緊”這一現(xiàn)實問題,學生們不僅需要學習數學新知,還需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回顧所有的數學知識。復習課的教學時間本就十分有限,所以高三數學教師選擇不斷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加快復習節(jié)奏,使得學生們應接不暇,很難跟上復習節(jié)奏。這就無法完成預期目標,而高三教師卻一直都在追趕教學進度,不顧學生需求而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導致復習教學出現(xiàn)斷層、脫節(jié)問題,也讓高三生失去了復習自信,漸漸變得敏感、自卑、焦躁與不安。
(二) 任務量過重,超出學生負荷能力
現(xiàn)階段,大多數高中學校都會增加高三學年的考試頻率,而且教師為了提升高中生的解題能力而采用了“題海戰(zhàn)術”,使得高三生苦不堪言。每一天,學生們都需完成多份試卷、練習冊的解題任務,即便當天無法完成,教師也不會減少第二天的練習量,使得高三生沉浸在“題?!敝锌床坏奖M頭,嚴重超出了學生的身體負荷能力,也壓垮了學生的神經線,使其產生了一系列心理問題與身體問題,無法在復習活動中保持最佳狀態(tài)。
(三) 缺少針對性,依然存在“精英教育”問題
直到目前,“應試”也是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一直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高考也依然是選拔人才的基本方式,所以高中數學教學依然存在“功利性”教學問題。而且,為了激勵學生、教師,也有一部分高中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升學率來判斷高三任課教師的業(yè)績福利,使得高三數學教師會不自覺地更加關注尖子生的復習活動,存在“精英教育”這一現(xiàn)實問題。然而,在新課改下,教育部反復強調了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等新理念,需要高三數學教師面向每一個學生展開復習指導,以便讓更多的學生取得高考成功。因此,如何解決高三復習教學的“精英教育”問題,也是我們急需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面對這些現(xiàn)實矛盾,高三數學教師必須要客觀反思,正視問題,同時積極學習新課改對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靈活調整高三數學復習教學指導策略,切實優(yōu)化高三復習課的教學效益。下面,本文將從強調預習,借此確定復習課的重點內容;課后訂正與總結,歸納同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體確定復習指導計劃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三數學教師應該如何組織有效的復習活動。
二、 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的有效策略
(一) 強調預習,借此確定復習課的重點內容
上文說過,高三生的學習任務量是十分繁重的,且學生們不僅需要完成數學學習任務,還需完成其他學科的學習、復習與練習任務。這就導致大多數高中生將時間花費在課堂學習與課后練習之中,很少有學生會自主展開課前預習。然而,預習是一輪學習活動的開端,也是高三生回憶現(xiàn)有學習經驗與知識記憶的基本活動,便于學生及時把握自己的知識盲點,以便使其在數學復習課上合理分配個人精力,由此減弱學生的疲憊感。同時,高三數學教師也可通過學生預習確定復習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階段引導學生探究重難點知識,然后再以簡略的教學程序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內化的基礎知識即可。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保證高三復習課有輕重緩急,可以很好地減輕學生的復習任務量,保護學生的復習心理。因此,高三數學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自主預習,據此確定復習課的重點內容。
就如在“基本不等式”知識的復習活動中,筆者就制定了明確的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回顧基本不等式的應用問題與數學性質,從基本不等式的應用條件、求解最值的相關策略兩個角度入手,全面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由于學生們已經學習過基本不等式知識,所以他們能夠理解基本不等式的相關概念,對教材內容十分熟悉,所以他們并不排斥預習活動。但是,熟悉教材知識并不等同于學生已經內化了本課概念,所以筆者還設計了前置性預習作業(yè),根據基本不等式的常見題型檢測了本班學生的知識結構。通過練習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應用基本不等式最值問題,以及在基本不等式實效情況下利用函數單調性來求解最值問題出現(xiàn)的錯誤較多,所以筆者便將這兩個數學知識點作為復習課的教學重點,據此設計了教學計劃。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預習與預習檢測,學生們直觀反思了自己對基本不等式知識的理解情況,也確定了自己在數學課堂上所需重點突破的數學知識。如此一來,學生便可合理分配課堂學習精力,重點探究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決最值問題,已經在基本不等式實效前提下利用函數單調性知識解決最值問題的相關知識。如果復習課上還涉及其他內容,學生則可自主放松身心,不必一直保持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
(二) 課后訂正與總結,歸納同類題目的解題方法
在高三復習階段,必要的數學練習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們只有通過數學練習才能進一步鞏固數學知識意義與解題策略,找出知識疑問,以便進一步調整復習計劃。但是,有效的復習練習并不是數量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針對性,且習題訂正要及時。為此,高三數學教師應該要及時完善習題講解與輔導活動,引導學生訂正練習答案,反思解題思路與策略方法,進而再借助練習題目引導學生歸納同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以便促使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使其靈活應對同類題目的解題需求。如此一來,我們便可將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救出來,而且還能為高考數學做準備,增強學生的應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