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坤
摘要:寫作教學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寫作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但目前中學生的寫作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寫作教學盲目、低效。因此,寫作教學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急需攻克的難點。對此,本文以專家理論研究和眾多一線教師教學實踐為基礎(chǔ),結(jié)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并對照《語文課程標準》的寫作指導要求,對初中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初步探討,旨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初中寫作;語文教學;指導寫作
一、初中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大量的問卷調(diào)查以及廣泛的師生交流座談會,我們了解到學生在面臨寫作時通常存在缺乏寫作興趣、懼怕寫作、素材儲備不足、寫作技巧不熟練等問題。究其原因,是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學生被困守在簡單乏味書桌前,背負著沉重的課業(yè)負擔,甚至很多功利的教學體質(zhì)以保障學生安全為借口壓榨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學生失去實踐社會生活、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導致學生生活圈狹小、缺乏廣泛的交往體驗,生活積累有限,學生缺乏獨立思想的碰撞和感情的深度交流,進而導致學生無話可表,文章思想蒼白、感情空洞[1]。除了客觀的課業(yè)負擔導致的學生生活素材儲備不足的原因之外,新媒體、手機的興起也在改變著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的書籍結(jié)構(gòu)。經(jīng)典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從文章中獲得修養(yǎng)的提升、人格的升華、精神的積淀、性靈的陶冶,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空靈、高遠的主體思想境界;同時,經(jīng)典的大量閱讀會積累學生的語言詞匯、文章材料以及文章圖式、寫作語感、寫作技巧和經(jīng)驗。然而娛樂化閱讀、快餐式閱讀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活力以及文字創(chuàng)造力,無法做到真正的語言、技巧累積。寫作素材、生活感悟的缺乏以及寫作技巧的缺失使學生在面對寫作時無從下手、眼高手低,創(chuàng)作艱難,寫作任務無法完成,或者結(jié)果不理想。無法完成任務的挫敗感使學生無法提起寫作興趣和熱情,久而久之,導致學生恐懼寫作、逃避寫作、敷衍寫作,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約束,教師的寫作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偏重應試的教學現(xiàn)象。為了讓學生考試分數(shù)快速提升,教師的閱讀指導通常以往年考題為教學依據(jù),使得閱讀教學指導具有偏向性。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快速提高對應寫作能力,教師往往采用范文解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代替對寫作的體驗、感悟、自我消化、內(nèi)部重建以及對學生獨立思維的激發(fā),教師采用了參照標準答案把范文中的情感、技巧、審美、價值觀的硬性輸入法,抑制了學生的主體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發(fā)揮的活力和空間,忽略了學生主體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最終目的的需要,使得寫作教學缺失了主體的融入性以及主體的閱讀體驗[2]。這樣容易導致學生無法對閱讀保持持續(xù)性的興趣,自然而然也就無法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了。
二、解決方法
(一)注重觀察積累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表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寫作教學應強調(diào)學生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及體驗,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思考去感悟生活,真正做到“發(fā)之于心,動之于情”。例如學??梢远嘟M織郊游、掃墓、社會公益活動,開展藝術(shù)節(jié)、讀書節(jié)、體育課等各種屏蔽活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熱情,此外,家長也應該讓學生適當?shù)碾x開書桌,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到買菜、做飯、拖地、洗衣服等家務勞動中,讓學生在活動及勞動中體驗生活,從而達到生活觀察積累的目的。
(二)注重閱讀積累
寫作是一個信息輸出的過程,只有保證信息的不斷的輸入才可以確保信息源源不斷的輸出,而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過程,因此廣泛的閱讀是良好寫作的建立基礎(chǔ),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日常的語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現(xiàn)階段的最優(yōu)秀作文水準,其選材、技法運用、語言打磨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就地取材,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做好語言知識的積累[3]。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外讀物進行選擇性的補充指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興趣愛好、寫作水平推薦稍高于學生認知的閱讀書籍,這樣可以在保證學生課外閱讀量之外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閱讀興趣。
(三)注重寫作指導和技巧培養(yǎng)
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語文教材為依據(jù),有意識的對課文題目、經(jīng)典的句子段落以及結(jié)構(gòu)技巧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比較,讓學生學習模仿基本的擬題方法和技巧;揣摩精彩的句段,自我消化、深度積累,并加以運用,為日后的寫作儲備素材;從優(yōu)質(zhì)的作品的借鑒簡潔明了的寫作結(jié)構(gòu)和過渡、照應等寫作技巧,豐富寫作技法、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在日常寫作任務的布置中可以適當放寬要求,減少選材、文體、字數(shù)、表達的限制,鼓勵學生真情實感的抒發(fā),肯定學生自由個性的張揚和內(nèi)心率性的自然表達,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學生的寫作規(guī)范和技巧性表達進行針對性指導,首先保證基礎(chǔ)建設(shè),再追求作文高度[4]。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不同題材的寫作題目和創(chuàng)作要求,比如課文故事續(xù)寫、聽音樂寫句子、編寫節(jié)假日短信、創(chuàng)作自傳小說等,讓學生對寫作保持新鮮感,激發(fā)寫作欲望。
參考文獻:
[1] 董昕.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難點與對策分析. [J]中國校外教育.2019,663(7):121-122.
[2] 郝文霞.淺析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7(23):135-136.
[3]潘美蓉.返璞歸真,夯實基礎(chǔ),巧妙“拿來”—淺談初中作文教學的素材積累與運用.[J]考試周刊. 2015(81):47.
[4]張學圃.初中語文作文單元主題教學引導寫作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