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 要: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較活躍,所以在教授小學低段學生要以完整的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小學語文的文字量較多,這給學生的學習設置了一定的障礙,讓他們對于語文的學習沒有積極性,并且對于語文的理解也是淺顯的,讓他們沒有辦法聯(lián)想到與課文相符合的場景,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將語文文字知識化為可視的圖像。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知識可視化
引言:
知識可視化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手段,教師通過它可以將書本上的文字知識轉化為圖像,讓學生能夠通過視覺去學習、理解語文知識,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事物,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學習積極性的產生,讓學生能夠通過知識可視化理論學習好小學語文,提高自身的語文成績,讓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本文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知識可視化策略的見解。
一、知識可視化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小學低段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真正的知識點,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并且他們的識字量也并不多,這就導致他們在語文的學習上有很大的障礙,讓他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點不能夠較好地理解,所以對于低段小學語文教學,就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讓他們能夠直觀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將書本知識可視化,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較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不再因為難以理解文字表達的意思而厭惡語文。
(二)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雖然低年級段的學生是具有想象力的,但是他們的想象力與語文知識所表達的內容并不相同,所以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個系統(tǒng)性地引領,讓他們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方向感。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要讓他們的思維具有一定的發(fā)散性,教師需要通過PPT、課件和圖片讓學生對于課文的“套路”有一定的掌握,這樣他們在單獨思考的時候,通過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想象力就能夠很迅速地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出來。教師通過可視化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語文成績能夠提高,讓他們對于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二、知識可視化在小學低段教學中的策略
(一)文字可視化教學策略
通常來說,文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只有擁有一定的文字量,學生才能夠學好語文,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即使擁有豐富的文字量,但是他們并不懂得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與感情,讓他們沒有辦法代入到文章當中。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將文字進行一個可視化,讓他們能夠通過PPT和課件理解每個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與情感,知道文字的來源以及構成,讓學生能夠將每個文字所表達的感情代入到文章當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提高語文成績。
例如,教師在講解日月水火時,就可以把日、月、水、火四個字的圖片放在PPT當中,結合書上的圖形進行講解,如下:
日的意思通常理解為太陽的意思,教師就可以通過圖形(如下圖)進行講解。
通過圖形可以讓學生有了視覺沖突,讓學生能夠知道日所代表得是太陽,那么例如學生在課外閱讀《夸父逐日》時就可以通過題目明確地知道文章所表達的情節(jié)了。
月、水、火所表示的意思都是和本身相近的,所以教師就可以進行選擇性的講解,但是對于文字的構成應該讓學生有一個了解,教師就可以將書本上的圖形放到PPT當中讓他們能夠理解,如下圖:
上面三個圖片可以很直觀的給學生展示每個文字的象形詞,讓他們能夠很清晰地知道每個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讓他們理解,并且他們也可以進行合適的想象,比如當看到《嫦娥奔月》這個課外讀物題目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最后在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這篇文章,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課外閱讀量。
通過文字可視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每個文字所表達的意思以及每個文字的由來,讓他們在遇到文字時,就可以想到老師上課所講解的畫面,以便于更好地學習。
(二)“從外至內”進行看圖學習
知識可視化需要教師借助其他工具進行授課,其中圖片就可以很直觀且簡單地給學生展示,讓學生可以通過圖片去學習文章,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每一張圖片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在課上進行思考,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對于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
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書本內容向學生展示圖片,進行提問。首先,教師拿出一張小蝌蚪有長長的尾巴的圖片進行提問,那小蝌蚪長大會變成什么呢?學生就會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猜想,有的同學會猜是魚,因為魚就是有尾巴的等等。
然后,教師再拿出小蝌蚪長出來了兩條腿的圖片進行提問,那他們還是魚嗎?如果不是,那他們會是什么呢?學生們會產生疑惑這是什么呢?這樣他們就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進行想象。
最后,教師再將變成青蛙的小蝌蚪圖片拿出來,這樣他們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呀,這樣的可視化教學方法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進行想象,并且會在課上高度集中注意力。
結語:
知識可視化可以將抽象的文字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通過視覺沖擊讓學生記住語文知識點,因此知識可視化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學習語文知識,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能夠通過抽象的知識想象到相似的場景,全面提高低段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鄧愛超. APP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9.
[2]卓敏. 微視頻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3]王東昶.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知識可視化策略[J]. 學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