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加強語用能力培養(yǎng)已經成為當前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語用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實踐證明,提升英語閱讀能力能夠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期能夠為以后的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語用能力;初中英語;閱讀
在教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面臨著新的更嚴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已經不能僅僅滿足于促進考試分數(shù)的提升,更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一、 什么是語用能力
到底什么是語用能力,當前一般有兩種流行說法。一種是源于Bacbman的理論,這種說法的核心就在于將語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并列,二者共同組成了語言能力。另一種是我國的語言學家提出的,稱語用能力也就是靈活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除了要教會學生能夠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狀態(tài)下恰當使用英語知識的能力,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交流溝通,理解和傳達思維用意。對于將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習的初中學生來說,僅僅將英語知識點掌握、學會如何做選擇題和完形填空、學會寫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并不能促進語用能力的提升,甚至在考試分數(shù)至上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視。而作為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最佳途徑——英語閱讀教學,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學成高分低能的啞巴英語。
二、 為什么會造成語用能力不足
要做好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的工作,就需要對當下學生的語用能力不足的原因進行分析。造成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還處于打基礎的階段,相關英語知識不夠豐富,英語閱讀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對語用能力進行提升;二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唯分數(shù)論的教學思維占據(jù)了很大部分,這樣就可能造成學生能夠做對題卻不能夠進行靈活的運用。三是學生所接觸的閱讀內容比較單一匱乏,除了教材中的內容以外,學生很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英語閱讀內容,然而教材上面的閱讀內容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小,內容不夠豐富,并且重點是對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書面語言較多,在運用到交流上不是很合適,不利于語用能力的提升。
三、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
(一) 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學
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加強對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要切實打牢知識基礎。只有牢固的英語知識基礎,才能使閱讀能力和語用能力的提升成為可能。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著力引導學生提高英語知識的學習效果。但同時要注意的是,學習基礎知識,不是一味單純地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詞匯量的增加、語法的運用固然非常重要,但在閱讀中也只能理解到閱讀內容的表層意思,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理解閱讀內容中更加深層次的含義。這就需要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前,要充分了解閱讀內容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和內涵,以便向學生進行講解和答疑。例如:在進行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閱讀“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充分理解閱讀內容中所包含的知識點,還要對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作為學生的一個興趣點向學生講解,并引導學生提升語用能力。
(二) 增加閱讀內容廣度
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初中英語教學的閱讀內容通常來源于教材、教輔資料,這些教輔資料上面的閱讀,都是經過一定的編輯,只是保留對知識點教學有用的內容,而將許多背景、內涵豐富的部分進行了刪減,僅僅這樣的閱讀內容是不能夠滿足學生提升語用能力的閱讀需要的。因此要做好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語用能力,就必須通過各種方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范圍,讓學生充分接觸各種類型的閱讀材料。例如:在進行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The Tang
Costume”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等資源,找出各種關于唐裝的介紹,以及發(fā)展歷程以便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講解。但教師要注意區(qū)分和甄別閱讀內容,以求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語用能力。
(三) 轉變學生用語思維
在平時的語言環(huán)境是中文的情況下,構造一個英語用語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使用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進入英語語境,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不能直接用英語思維理解閱讀的內容,而是要在腦海里將英語內容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閱讀內容,這樣不利于深度理解閱讀內容,也不利于培養(yǎng)英語語用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思維的轉換,使其能夠靈活使用英語思維進行英語閱讀,從而有效提高英語語用能力。
(四) 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以解決問題并獲得相關知識的一種互動式教學方法,能夠促使不同階段的學生能夠擁有更加積極向上的課堂狀態(tài)。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老師設置一種與當節(jié)課堂知識點緊密相關的、類似現(xiàn)實情況的模擬情境,使學習更加直觀和形象。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吸收相關知識和體驗。通過“任務”的完成和問題的解決,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完成被動的接受知識和主動探索知識。在這種方法和模式下,可以有效地通過閱讀不斷實現(xiàn)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2 Section
C閱讀課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將閱讀內容作為教學的主要線索,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圍繞實驗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目的。
四、 結束語
在進行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的時候,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內容,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實踐證明,打好英語知識基礎、擴大閱讀范圍、轉變學生用語思維、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都可以實現(xiàn)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芳.關于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的相關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112.
[2]陸敏.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探究[J].學子(理論版),2016(13):73-74.
[3]王曉丹.分析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初探[J].校園英語,2015(21):117-118.
[4]謝曉菁.分析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J].英語教師,2015(12):19-20.
作者簡介:
羅其毅,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坂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