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wèi)芳
【摘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口語能力,而故事教學法具有生動形象便于記憶的特點,可以鍛煉學生的多項英語學習能力,提高英語素質(zhì),適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推廣。本文首先分析故事教學法的具體作用,進而分析故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以此與相關(guān)人士交流。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應用策略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在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英語知識中的趣味,通過故事教學法讓學生在枯燥的知識中獲得學習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愛好。故事教學法將教材中的詞匯、短句用講故事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利用小學生對故事的興趣傳播英語知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素質(zhì),以下將對故事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故事教學法是將英語基礎知識融合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新詞匯、新短句,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由于小學生本身具有好奇心強,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當英語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時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會調(diào)動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在小學階段讓學生愛上英語,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使學生不抵觸枯燥的外語知識并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2.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目前,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容易進入誤區(qū),就是重視對重點句和重點詞匯的背誦朗讀,但是缺乏靈活應變的能力,導致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不強。利用故事教學法可以有效刺激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進行英語節(jié)目的表演使學生之間相互用英語交流,讓學生在對話中鍛煉聽說能力,長期下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也會獲得提升。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靈活應用,而故事教學法綜合性較強,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
二、故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設置與生活貼近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故事教學法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工作。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的教學重點內(nèi)容創(chuàng)作出一個有趣的故事,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的情境,使學生能浸入到故事教學當中。為了使學生準確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教師要帶領學生熟悉故事內(nèi)容,熟悉一次內(nèi)容后還要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或按順序朗讀,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故事的朗讀和表演中。最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鼓勵學生大膽說認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學外研版四年級下冊Module3時,重點要使學生掌握如何表達“我會做哪些事”以及“你一會要干什么”的句型,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具有家庭溫馨氛圍的故事,將句型融合到故事中,安排學生分角色朗讀。比如,設置明明周末回奶奶家的故事,其中融合“ride a bike /do the housework /make cake /play with”的短句,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將故事完整敘述。這些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在表演的時候會感到很熟悉,容易進入到故事教學的氛圍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別扮演明明、明明父母和明明的爺爺奶奶,為學生設置具體而生動的對話,使學生在對話中進行聽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生表演結(jié)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墓膭睿箤W生樂于參與故事表演,能在教學中獲得成就感。
2.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邏輯能力
大量的陌生詞匯和復雜的語法知識使很多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抵觸心理,為了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恐懼,教師就要利用故事教學法讓學生看到英語知識中簡單有趣的一面,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教師可以將英語故事設置多個重復結(jié)構(gòu)的句型,便于學生閱讀和記憶,使學生在重復閱讀中建立學習信心。
比如,教學外研版四年級上冊Module3《What are they doing?》時,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熟悉“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的句型,隨后帶領學生熟悉本章節(jié)的短語,要求學生仿照例句的模式套入短語,使學生在重復朗讀中加深學習印象。當學生掌握簡單的基礎句型后,再帶領學生學習變換人稱后的表達“What is he/she/it doing?”和回答“He’s/She’s/It's動詞-ing”通過這種從不變到變,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逐漸掌握更加靈活的具體短句和語態(tài),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邏輯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知識。
3.綜合多種教學資源,強化詞匯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中包含了多種類型的詞匯,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教材中根據(jù)詞匯的類型劃分教學內(nèi)容,如星期幾、人物、食物、顏色、動物等。在應用故事教學法時,可以將一個分類中的多個詞匯融合到故事中,再配合圖片展示或多媒體資源的展示強化教學效果,可以使學生對陌生詞匯加深印象,實現(xiàn)多感官學習,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學外研版三年級上冊Module9時,教材中包含了家人、職業(yè)等多個人物詞匯,教師可以將多個人物關(guān)系融合到一起,設計一條時間線路逐一介紹人物名稱和職業(yè)名稱。如講到媽媽是一名教師時,配以一張早上7點媽媽從家出來,去學校教書的動態(tài)圖片,講到爸爸是警察時,配以一張早上7點半爸爸穿警服出勤的動態(tài)圖片。動態(tài)的圖像配合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新詞匯的印象,使學生讀到某些詞匯時腦海中就會涌現(xiàn)出相關(guān)的動態(tài)圖像,幫助學生強化對詞匯的記憶。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故事教學法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充分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zhì)。英語是一門實用的學習工具,學生可以通過故事教學法學會靈活應用英語知識,使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為學生編創(chuàng)具有吸引力的故事素材,深入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
參考文獻
[1]韓盼盼.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1):103-104.
[2]梁道美.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9,35(01):41-43.
[3]劉雯佳.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2):72.
[4]陳娉婷.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4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