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永智
摘? 要:在當前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影響下,要想從根本上促使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和策略。文章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將《中國古典舞》作為分析對象,提出提升學習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學習效果;提升策略;中國古典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8-0045-04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mixed learning environment, we must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with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promote the learning effect. Under the mix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Chinese Classical Danceas the analysis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Keywords: Mixed style;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effect; promotion strategy;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在當前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發(fā)展過程的個性化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構已經發(fā)生了實質性的改革,整合式學習方法已經逐漸成為當前廣大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重點。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的背景下,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實現(xiàn)知識體系構建的能力。這樣有利于促使學生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但是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使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當前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為了從根本上促使其整體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將“中國古典舞”作為案例來進行分析。這樣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促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能夠推動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持續(xù)發(fā)展。
一、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
近年來,在教育事業(yè)不斷進步和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有很多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被提出,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梢詫⒃诰€學習環(huán)境作為基礎,這樣有利于將其自身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勢進行有效結合,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有效混合。在針對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從物質形態(tài)和意識形態(tài)這兩個角度出發(fā),這樣有利于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同時,它還可以正確地定義和理解混合學習環(huán)境的概念。首先,如果從物質形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分析,那么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是指在線學習的具體落實過程中,可以與課堂學習活動之間形成有效連接[1]。在具體連接過程中,可以通過外部軟件與硬件環(huán)境相互之間的有效混合,實現(xiàn)其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和具體應用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學習環(huán)境、資源以及具體的學習工具等。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在針對課堂學習環(huán)境現(xiàn)狀進行分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多媒體教室、黑板等這些都是硬件環(huán)境在組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條件。與此同時,在針對在線學習環(huán)境進行營造和具體應用的時候,要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特別是與一些在線課程學習平臺、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資源等,將這些因素與其進行有效結合。這不僅有助于從根本上促進混合學習環(huán)境在建設和應用過程中的有效性,此外,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提高。其次,如果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分析,那么在營造和落實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的時候,需要將傳統(tǒng)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環(huán)境進行有效混合。在混合的基礎上,還要將各自的優(yōu)勢、特點以及所涵蓋的學習策略、方法等進行有效混合。其基本目的是為特定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類型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等開發(fā)有針對性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不僅有利于促使整體的教學效果得到完善和優(yōu)化,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現(xiàn)存問題
(一)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監(jiān)控和反饋
在創(chuàng)建和應用混合學習環(huán)境的過程中,學習效果仍然無法有效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在實踐中學生的人數(shù)非常多。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古典舞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會以大課的方式來進行,這樣一節(jié)課的人數(shù)規(guī)模就會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在特定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管理和監(jiān)督每個學生。與此同時,由于當前在線教學平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功能缺乏完善性和有效性,無法利用該平臺對各個學生當前的學習進度進行調取。除此之外,教師要想將所有學生的學習行為數(shù)據(jù)進行調取,具有一定的困難,這樣就會導致教師對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不是很了解。另外,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是否進行了相對應的預習等,預習和學習到什么程度等,這些進度都無法及時有效的反饋給教師,這樣就會導致教師的教學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教師無法實現(xiàn)面面俱到的教學
由于古典舞教學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以實踐為主,所以很多學生由于自己的舞蹈基礎相對比較差,在課堂上也沒有過多的機會可以去詢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們本身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甚至在后期還會出現(xiàn)徹底放棄的想法。在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之后,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的舞蹈功底并不是很好,學生相互之間的舞蹈基礎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有部分學生雖然對中國古典舞的熱情比較高,但是一旦進入到實踐教學活動當中的時候,就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們逐漸降低對中國古典舞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背景下,要想從根本上促使學生們的中國古典舞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們進行良好的鼓勵教育。但是通過對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發(fā)現(xiàn)在針對中國古典舞進行評價的時候,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一般都會直接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習到的動作等進行展示。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會使學生的心理負擔比較嚴重,同時教師也沒有過多的投入自己的情感,與學生的關系僅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
三、在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中提升學習成果的相關策略
(一)利用課堂訓練和舞臺實踐提升學習效果
舞蹈教學并不是學習幾個簡單的基本動作就可以,也并不是學習一套流暢的舞蹈動作就可以,而是在舞蹈動作的表達過程中。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堂訓練和舞臺實踐的有效結合,促使這兩者之間可以形成有效的混合。
1. 通過肢體語言抒發(fā)舞蹈演員的內心情緒
古典舞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要保證從里到外。在表演過程中,要通過肢體語言在其中的靈活運用,讓觀眾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演員內心的真實情感和所要表達出的情緒。在本文的分析過程中,將古典舞《提沉》作為分析對象,該古典舞是身韻的組合方式,這種組合可以產生很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其是將氣息貫穿作為基本的前提條件,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到這一點,與此同時,“呼吸”也是表演過程中古典舞蹈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在這種背景下,要想從根本上真正的掌握呼吸的精髓,同時還要保證自己的舞蹈動作具有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的特征,就必須要實現(xiàn)自我轉化。同時還要讓學生們清楚的認識到呼吸是怎么樣在舞蹈動作之間游刃有余的穿梭。在練習坐的姿態(tài)的時候,可以通過呼氣的方式,這樣有利于使氣息可以逐漸下沉,同時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自己正處于氣沉丹田的狀態(tài)。這可以驅動你的腰椎,從自然垂直狀態(tài),逐漸壓下,最后可以形成微彎狀態(tài),而眼瞼會隨著空氣逐漸放松。而在針對“提”進行講解的時候,要讓學生們清楚的意識到提其實是在沉的基礎上,逐漸感覺到氣從丹田開始,一直提升到胸腔的位置上,同時利用胸腔的力氣,帶動腰椎,促使其逐漸直立起來。與此同時,還會逐漸感覺到頭頂處于一種比較虛空的狀態(tài),這種虛空的狀態(tài)還會持續(xù)的向上延伸,眼皮在此時就會逐漸張開,瞳孔當中的神色也會大放光彩。
其實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將“提”、“沉”這兩個元素進行有效混合,在日常的課堂訓練和舞臺實踐活動中都有很多呈現(xiàn), 很多古典舞的劇目中也普遍存在這兩種元素。比如比較常見的作品《扇舞丹青》,在該舞蹈作品中的“提”、“沉”最明顯的呈現(xiàn)就是轉身與扇技的有效結合,此外,還有許多作品也反映這兩個要素。由此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提”以及“沉”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舞作品在具體表演過程中的一種精髓。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逐漸意識到呼吸的重要性,將呼吸作為基礎,這樣有利于實現(xiàn)古典舞身韻元素在其中科學合理的利用[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課堂練習與舞臺實踐進行有效混合,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可以通過教師自身的演示讓學生們真正的了解到這樣一種語言的轉化。這樣不僅有利于促使古典舞作品表演當中的內容與相關知識實現(xiàn)有效混合,而且還能夠最大限度保證從中實現(xiàn)良好的學習效果。
2. 凸顯古典舞圓融的美學特征
古典舞在教學過程中,與其他不同類型的舞蹈種類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特殊性。在針對中國古典舞進行具體教學的時候,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實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通過古典舞可以體現(xiàn)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它可以被視為情感教學的基礎,從中心思想出發(fā),有效地融入情感。例如,在選擇中國蓮花“蓮花獎”時,女性的獨舞“心有憐”就是分析的對象。在音樂剛剛響起的時候,舞蹈演員就通過對音樂的感受和認知,抖動自己的雙臂,將每一個音符表現(xiàn)的非常到位,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的情感輸入也可以反映出來。通過對該作品在具體表演過程中的情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表演的時候,舞蹈演員快速流動的圓場步伐,能夠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在森林里散步一樣。雖然舞蹈演員自身良好的條件占據(jù)一定優(yōu)勢,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追求動作的美感,那么就很難將舞蹈當中的內涵、古典舞的審美特征充分展示出來。這樣不僅會導致觀眾在欣賞的時候,無法真正的領會到其中的表演風格,而且還會無法將舞蹈中的思想、情感傳遞給觀眾。
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們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古典舞本身的審美特征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們對古典舞的風格有深刻的認識,而且還能夠將這些與自己的舞蹈動作、情感表達等進行有效混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自我轉化。
(二)舞臺表演與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的結合
混合學習環(huán)境在特定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基本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參與這種混合學習環(huán)境。找準自己的學習方向,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將舞臺表演與這種學習環(huán)境進行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們鍛煉自己的舞蹈技巧,還可以增強其在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舞蹈的表演一直以來都離不開想象,因為很多動作的呈現(xiàn),需要表演者自己與舞蹈中的人物進行思想的融合,特別是古典舞的作品表達更是如此。古典舞在表達過程中,非常追求真實,所以古典舞當中所蘊含的文化和內涵非常的豐富。舞蹈表演本身就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特征的藝術,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可以將其與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對舞蹈中的人物進行刻畫,而且還能夠將自己的真實情感也一并融入其中,這樣有利于促使其整體學習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和利用,幫助學生們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體現(xiàn)出中國古典舞的藝術特征,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在舞臺上創(chuàng)造出更多鮮活的形象。
(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古典舞的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對古典舞的審美特征、民族精神在其中的作用和價值充分展示出來,同時還要對這些因素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比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注意一些技巧和技術的訓練,同時還要與一些動作元素進行有效結合,這樣做會導致古典舞自身的特色被逐漸淡化。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古典舞身韻訓練當中的《步伐組合-圓場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將學生們分成兩組,兩組學生要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學習。在一系列的動作講解完成之后,讓第一組學生對動作相互之間的連接意義進行感受,同時還要對該舞蹈的風格、特征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和分析。在第一組學生學習完成之后,教師要為第二組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動作分析,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手的位置、或者是腳尖的方向等,這些細節(jié)都要準確的把控,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動作規(guī)范化特征。在全部都講解完成之后,教師要讓這兩組學生分別進行表演。通過表演的最終展示效果可以得出,第二組學生在展示的時候,舞蹈動作非常整齊,但是缺乏感受力,學生在表演的時候,動作過于僵硬,無法將古典舞蹈當中的審美特征充分展示出來。而第一組學生在表演的時候,將教師在講解時所重點關注的意境等全部都融入到自己的舞蹈動作當中,這樣能夠促使其表演出來的舞蹈更加具有審美特征,同時還富有非常強烈的感染力。
通過利用這種教學展示的方式可以看出,這兩組學生最終在針對舞蹈作品進行呈現(xiàn)的時候,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第一組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可以將動作的動態(tài)美等優(yōu)勢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給人們留下了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這樣不僅能夠將古典舞當中的優(yōu)美和特征充分表現(xiàn)出來,而且還能夠表達出該作品當中少女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好奇心。第二組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雖然在動作方面比較整齊,但是在表演過程中,由于缺少認知,所以很難實現(xiàn)自我轉化,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們最終的舞蹈呈現(xiàn)效果,而且舞蹈作品在展示過程中缺乏內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舞蹈表演訓練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不僅要維持古典舞蹈自身的審美特征,而且還要結合實際情況,追求內涵。另外,對于教師而言,要積極創(chuàng)新,深入尋找古典舞蹈體系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途徑,這樣不僅能夠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成果,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實現(xiàn)良好的自我轉化,為學生們古典舞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舞臺表演中的應用
在舞蹈表演過程中,需要與想象進行有效結合,特別是古典舞蹈作品更要與想象進行結合。古典舞蹈在表演過程中,追求的是一種真實,由于古典舞蹈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比較深,而且古典舞蹈的表演大多數(shù)都來自于生活。在某種程度上,舞蹈表演不僅具有非常豐厚的理論依據(jù),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所以在表演的時候,舞蹈演員要通過自己的動作協(xié)調、情感投入等,將舞蹈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全部都呈現(xiàn)出來。舞蹈表演是一門行動藝術,各種不同類型舞蹈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特別是在表演風格方面。比如《南音舞韻》,該作品所體現(xiàn)的就是閩南地區(qū)的唯美傳統(tǒng)文化。通過該作品可以塑造出古代仕女一種非常優(yōu)雅的藝術形象,這樣不僅能夠實現(xiàn)舞蹈作品的自我轉化,而且還能夠體現(xiàn)出古典舞的內涵。
除此之外,在舞蹈表演過程中,不同作品所能夠呈現(xiàn)出的效果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這與混合式學習理念具有一致性,所以在《逍遙》這部作品的演繹過程中,各個院校都會將其作為必不可少的重點劇目之一。在學生們的表演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們先進行表演,在實際表演之前,要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總結能力,對該作品當中的意境進行揣摩和分析。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對表演作品中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教師在抽查學生們表演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們自己在作品中尋找到可以表演的方法和技巧。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們逐漸在表演過程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細節(jié),而且還能夠增加一些別樣的感受,這樣有利于豐富舞臺表演的效果。另外,在《逍遙》這部作品的表演過程中,其所穿戴的服飾“博袖”屬于古典舞蹈的道具范疇。如果從舞臺呈現(xiàn)的角度出發(fā),那么其可以被看作是舞蹈演員的一種肢體延伸呈現(xiàn)方式,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塑造文人形象的有效輔助。所以在接觸之前,要對這些文化因素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們在表演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轉化,為古典舞的表演效果提供保障。
4 結束語
中國古典舞與其他不同類型的舞蹈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如何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通過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們實現(xiàn)舞臺和生活的有效混合,而且還能夠將學生們的真實情感與舞蹈動作進行有效的混合,這將使學生們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
參考文獻:
[1]趙海龍.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2):145-147.
[2]吳冬琦.基于四種常見網絡移動新媒介的高職英語混合式聽說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09):255-257.
[3]劉鳳存.論基于MOOC的成人學習者混合式學習理論基礎[J].當代繼續(xù)教育,2019,37(01):70-74.
[4]任靜,曹敬馨.MOOC環(huán)境下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建設探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9,35(02):27-29.
[5]梅培軍.高等教育中翻轉課堂研究的元分析——基于CSSCI源期刊數(shù)據(jù)的計量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9(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