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華
【關鍵詞】 ?普通高中 選課走班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191-01
在選課走班模式開展的情況下,班級共同體的構建和管理變得更加困難。所謂的班級共同體實質上就是學生群體組成的一個團體,其紐帶就是班級凝聚力,班級共同體中的學生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和目標,但是每個學生又發(fā)揮著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在班級共同體建設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得到動力。但是選課走班模式的到來使得班級共同體的構建和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
一、選課走班模式實施過程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選課走班模式開展后,班級管理中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威脅著班級共同體的構建,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班主任的作用弱化,班級管理效率低下。在教學與行政管理分開以后,班主任的作用已經明顯弱化,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會出現(xiàn)沒有人引導、管制的情況。在學生上課的時候也不再有班主任時刻對他們進行監(jiān)督,這就會導致高中學生的自律性變弱。除此之外,由于教學管理的分離,學生學習環(huán)境分散,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也會變少。這樣班主任就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其班級共同體的構建也變得更加困難。
第二,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集體感變弱。在選課走班模式下,學生受到的干擾因素變得更多,除了每天忙于走班學習,還要每天關注班級事務,這會讓一個高中學生變得更加疲憊。除此之外,由于學習的忙碌,班級中的許多活動也會被取消,甚至許多同學還會與自己班上的同學疏遠起來,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這些情況使得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集體感都大幅度降低,學生開始漸漸沒有班級觀念。甚至一些學生還會因為沒有班集體的學生對比,而慢慢對自己的要求降低,進一步導致自己與班級中的學生脫離關系。綜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各種原因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在慢慢變弱,而一個沒有班級榮譽感的班級又怎么會生出班級凝聚力,構建成班級共同體呢?
第三,班干部由于選課模式難以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班級組織建立的時候,班干部可能與學生們的課程不一樣,這就造成了學生的行為沒有學生群體進行監(jiān)督,班集體的任務也難以通過班干部來完成。這使得班級組織的其他教育功能大大降低。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選課走班模式實施過程中班級管理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深刻地影響著班級共同體的構建和管理,但是選課走班模式的實施是一項推動教育發(fā)展的項目,其不僅可以提高我國人才資源的優(yōu)質率,還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诖?,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新新的班級管理模式,脫出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思維,用全新的觀念來看待班級共同體的構建和管理,讓學生擁有一個堅實的班集體后盾,全身心投入學習!
二、選課走班模式實施過程中班級共同體創(chuàng)建的策略
(一)構建班級共同目標
班級共同目標是班級共同體的共同發(fā)展目標,在高中階段,教師應該更加努力地利用班級目標幫助學生規(guī)劃未來。尤其是對高中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應該幫助學生通過班級目標來完善自身。在實際情況中,班級共同體既是班級凝聚力的象征,也是班級共同的目標,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班級榮譽感,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構建班級共同目標的同時,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根據選課走班模式的應用規(guī)律進行班級目標的構建。例如高一年級的學生可以以全班平均分達到預期、全班同學進入多少名次為目標,而高三的學生則可以以考上理想大學為目標。
(二)制定相應規(guī)章制度
在班級中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是確保班級共同體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制定制度的時候,教師要積極聽取走班學生的意見,以他們的權益為中心,讓學生民主投票。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規(guī)章制度的民主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配合度。在班級中,教師可以通過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在選課走班模式情況下的行為,還可以建立班級共同體文化。除此之外,班級共同體還會因為制度的完善變得更加團結、有紀律。
(三)按照計劃定期開展班級活動
選課走班模式下的班級共同體建設一般需要制定更多的計劃來保障班級或,在策劃班會、研討會、班級比賽、班級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準備完善的開展計劃,并定期舉辦,這樣可以保證走班學生的參與度。每一次活動開展時,教師都應該給予學生發(fā)表自己建議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班集體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群體之間加強交流,互相幫助,讓整個班集體變得更加溫馨、團結。
(四)及時反思和評價
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成熟的班級共同體,不僅要有一個完整的構建方案,還必須對實施的措施及時進行思考,反省實施內容,及時做出調整。在班級共同體建設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通過他們的反饋來發(fā)生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尤其是在選課走班模式的班級管理中,班級共同體更難構建,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及時的調整完善這一班級管理模式,爭取把班級共同體管理做到最好。
結語
綜上所述,在選課走班模式下構建和管理班級共同體需要教師的耐心和具體行動,在實際情況中,教師應該從該改革模式角度出發(fā),關注學生的情緒,真正從學生角度思考班級管理問題,從觀念上改變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思維,利用多種有效的選課走班班級管理模式來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 參 ?考 ?文 ?獻 ]
[1]盧旭.中國班級:多維視角中的教育“復合體”[J].中國教育學刊,2019(09):48-52.
[2]代玉啟,李濟沅.高校班集體本質的時代拓展及其有效實現(xiàn)[J].思想,2019(03):110-113.
[3]劉佳慧.班級共同體的構建方式[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