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承擔著教導學生識字寫字的重要任務,尤其是識字這一教學內容能夠奠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基礎,要求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為此,語文教師要遵循新課改與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提出的要求,并且立足于創(chuàng)新改革精神,促進語文識字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文主要以統(tǒng)編版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例,探討教師如何有效開展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 引言
當前小學低年級部分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夠豐富,且比較僵化,其教學效果無法滿足預期要求。要讓學生主動親近漢字,積極地投入理解漢字文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準確解讀教材編寫意圖,根據(jù)具體的漢字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實際身心特點,探索創(chuàng)新的識字教學策略,讓學生切實領會漢字的獨特魅力。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問題探析
在當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開展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的教學問題,限制著識字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具體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 識字教學缺乏活躍放松的氛圍
低年級的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身心特點,而且在課堂上的專注力比較低,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識字教學過程中來,這具有比較大的難度。歸根結底,低年級小學生缺乏識字學習興趣,主要是因為教師沒能為學生營造活躍又放松的識字學習氛圍,也缺乏激活學生思維活力的條件,導致識字學習在學生眼中是枯燥無味的內容,降低了他們的識字學習興趣。
(二) 識字教學方式方法不夠豐富化
當前有些低年級語文教師所采用的識字教學方式方法是比較單一的,但是每個漢字都有不同的特點,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效果,也很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漢字應有的獨特魅力。尤其是學生的識字量比較大,單一的教學方式更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識字教學觀念,要探索出富于變化的教學方式,靈活地滿足識字教學的需要。
(三) 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識字學習
有些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將生字的識讀教學當成了固定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其教學方式比較僵化。但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顯然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也理應遵循這一教學要求,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捕捉巧妙地記憶生字的新穎技巧,以優(yōu)化當下的識字教學。
三、 統(tǒng)編版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方式
在多元化發(fā)展態(tài)勢下,低年級語文教師要開展有效的識字教學,則要探索可以滿足學生識字學習需要的多元識字教學模式,改善當下現(xiàn)有的識字教學問題,構建一個真正高效的新型識字課堂。
(一) 挖掘漢字內涵特質,開展契合的識字方法
漢字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語言文字,學生在學習陌生的漢字時,若是能夠從漢字的特質出發(fā),在契合其特質的識字方法指引下對其進行識記,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識字學習效率,也可保證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例如看圖識字、象形識字、韻語識字等等識字方法都是根據(jù)漢字的獨特內涵而形成的相契合的識字方法,教師不能用看圖識字的方法來讓學生學習象形字,也不能用象形識字的方法來開展韻語識字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重視漢字的內涵特質,開展與其相契合的識字教學活動。
例如在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一課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識讀和記憶“暮”“朝”“晨”等漢字,則可挖掘這些漢字的內涵特質,讓學生高效地記住生字。例如教師可以展示“暮”這個生字的甲骨文,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太陽從草叢之中掉落,代表著傍晚時分,即是“暮”;在“朝”這個生字的甲骨文中,我們也可以形象地看到“日”躲到草叢中,意味著月亮未下,太陽緩緩上升,即代表著清早,被記為“朝”;在“晨”這個字的甲骨文中,我們又能夠形象地看到日在最上方,意味著太陽已經(jīng)上升,人們要開始勞作,新的一天到來,被記為“晨”。通過這樣的識字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效率。
(二) 創(chuàng)設有效識字情境,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空間
有效的識字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識字學習過程的樂趣,并體會到漢字的內涵,這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為了保障這一識字教學效果,教師可在堅持生活化的原則上創(chuàng)設識字學習情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了解漢字的內涵,并且提高學生對生字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操場上》一課的識字學習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在操場上活動的生活情境:“下課時間到了,同學們都說說笑笑地前往操場上,玩自己喜歡的活動,在操場上有什么活動可以玩的呢?”這一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踢足球、踢毽子、拍皮球、跳繩等等。
由此,學生走進了這一生活情境之中,可以自主地學習常見的運動名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地將提手旁的生字、足字旁的生字分別歸類,然后將其他偏旁的生字歸為一類,讓識字學習目標變得清晰明確,這樣的自主學習方法也可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一定的指導作用,讓學生聯(lián)想還有哪些類似的漢字,將其聯(lián)系起來,讓識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又高效。
(三) 開展隨文識字教學,充分結合語境理解字義
隨文識字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識字學習方法,主要是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課文內容來學習其中的生字,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地將隨文識字貫徹落實下去,讓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中的實際語境來理解漢字的字義。
比如在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隨文識字教學中,學到了“它看見老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這一句子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學好“甩”這個生字,則可結合這句話的語境來展開識字教學。即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xiàn)牛尾巴的模樣,并且播放老牛甩尾巴趕蒼蠅的動態(tài)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理解“甩”的內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及識字學習效率。
四、 結束語
總之,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審視當前識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然后依托于統(tǒng)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探索多元的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式,以構建多元、高效、新型的識字課堂,保障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奚周容.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9(10):44-45.
[2]林春菊.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8(36):96-97.
作者簡介:
宋煒淶,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三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