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實力的不斷增加,與國際之間的來往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幫助各國之間交流的全球通用性的語言,凸顯出英語教育越來越重要,同時小學英語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一貫的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單一枯燥,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阻礙了學生主動學習英語能力的發(fā)展。因此,為了更高效的完成學生英語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有效策略
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改革和創(chuàng)新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把學生作為自己課堂的主體,并更加注重學生自身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能夠根據(jù)學生自身素質的不同,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小學英語是與漢語不同的一門學科,學生學習起來可能較為困難,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更高效的完成小學英語的基礎學習內(nèi)容,可以采取應用多媒體或者結合實際生活,學習簡單口語等教學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小學英語的學習之中。
一、 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教師在課上組織教學,留好課后習題,并對課后習題進行系統(tǒng)講解、檢查復習,讓學生課后鞏固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步驟,這種教學模式過于死板,過于形式化,教學處于一種機械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條條框框,會使課堂變得死板,無法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培養(yǎng)學生興趣。在這種教學形勢下,學生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多采用被動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被動學習,增加了學習的壓力,這種機械式的教育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一些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一些學習中的問題不能自主解答,因此一味的采用以往教學方式將不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
二、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基于傳統(tǒng)教學下的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創(chuàng)新型英語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產(chǎn)生一個努力學習的動力,不論是誰,在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動力,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其不能夠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為了有效的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采取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進而提高學生英語成績。并且,在教學中及時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動機,在學生的學習目標確立以后,通過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從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除此之外,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使學生培養(yǎng)出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激發(fā)起英語學習的熱情,積極的參與到英語課堂的學習中來。
三、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 有效應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英語興趣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上升,多媒體被帶入了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教師應當學會利用多媒體,使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小學的英語課堂變得精彩紛呈,在英語課堂上,我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與課堂內(nèi)容息息相關并具有趣味的英語音頻,讓學生通過音頻提升聽力以及口語水平,并且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英文動畫等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思維的靈動性,學生通過課堂中播放的音頻,能夠更輕松的學習英語基礎內(nèi)容,在潛移默化中學到英語知識,從而減輕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壓力。
(二) 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
為了有效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教師也應該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基本的課本內(nèi)容教學以后,創(chuàng)設一些課本內(nèi)容相關問題的情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英語,在英語課堂基本內(nèi)容的學習之后,都會有與該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對于這種問題的研究,不應該一味的采用教師課堂上提問學生回答的方法,而是將問題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后提問出來,讓學生們通過課堂積極討論解答問題,因為學生個體英語水平存在差異,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以保證學生英語課堂的高效學習。
(三) 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培養(yǎng)學生信心
學生放棄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自身沒有培養(yǎng)出良好的自信心,所以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重視激勵教育,在學生遇到不明白的英語問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比如,學生如果在文章閱讀上不能流暢的朗讀,教師不應該對他們采取放棄或者是批評的教育方式,這種形式不但不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起作用,反而可能會增加學生英語學習壓力,導致學生放棄英語的學習。因此,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鼓勵多讀文章,告訴學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從而激勵學生完成英語學習。
(四) 師生之間合理互動,調動課堂氛圍
除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完成英語問題,教師也應該注意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以及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的完成英語課堂的學習任務。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引導學生想出正確答案。教師的指導可以讓學生對英語的問題有一個基本的思路,然后對問題的答案產(chǎn)生研究的興趣,進而完成英語題目的解答,使學生更輕松的解答出英語問題,有利于學生英語問題解答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輕松完成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
四、 分析和總結
總之,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合理互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英語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培養(yǎng)出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信心的同時,也調動了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更輕松的完成小學英語的學習,打好英語基礎,進而有效的實現(xiàn)教師英語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春萍.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J].初等教育,2011.
[2]張瑜蓮.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J].初等教育,2012.
作者簡介:
彭龍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民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