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珍瓊
摘要: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性學習中理科性偏強的學科,對高中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其他學科更高,因此,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應當選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大腦思維活力的教學方法。經過廣泛的實踐證明之后,問題解決這一教學方法恰好符合了這一教學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中借助問題來達到學習的目的,從而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等。本文主要闡述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定義以及它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應用探究
在新課程目標不斷改革與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中,學校和教師都為更好更高效地適應教學標準和目標在不斷的探索之中。問題解決這一教學模式就是在經過課堂的實踐證明之后得出的高效課堂教學方法。下面我將結合我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教學經驗,來與大家分享有關問題解決這一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實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有關"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定義
問題解決,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問題的解決來獲取知識和相應的學科學習能力。從更科學的角度來說,問題解決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來發(fā)現(xiàn)普通現(xiàn)象背后出現(xiàn)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重點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以及尋求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中貫穿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大特征的體現(xiàn),一是問題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二是學生主動性和自覺性。第一大特征要求在課程設計中將授課核心圍繞問題來進行教學,從問題的源頭出現(xiàn)過程解決等應當一系列完整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接受問題教學模式時能夠得到能力的完整提升。第二大特征主要是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是教師所應當在課堂中致力的重點,學生自覺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究之中。
綜上所述,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學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中也將其廣泛應用。高中地理是高中學生文科性學習中的重要內容,雖然是屬于文科性學習的范圍,但也要求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采用問題解決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將地理重點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讓問題解決教學思想融入高中地理課堂
1.增設情景,營造問題解決環(huán)境
經過廣泛的教學實踐例子驗證后得出,情景式教學方法是相對來說作用較為高效和快速的教學手段之一,在課堂中合理地將教材課本內容結合情景環(huán)境展現(xiàn)給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達到教學的目的。并且,為了適應全面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教材也進行了相應的改編,新添和增加了許多有關情景模式的內容,教材中所編排的內容都是結合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所得來的,教師應當合理地將教材利用起來。
在高中地理課堂授課時,同樣可以采取增設情境的手段,將學生帶入情景之中,在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通過大腦思索好的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和手段。結合教材內容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問題的大環(huán)境,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大腦思維,促進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這一課程的內容講解中,我并沒有直截了當?shù)膶⒒A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思考:如果我要辦一個工廠,我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學生在進行自我思考之后,紛紛踴躍回答:地理位置、環(huán)境、水源、地價等等,接著我再調動不同的因素,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讓"我"辦的工廠利益最大化。通過這種情景模擬的例子,讓學生在直觀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手段。
2.合理規(guī)劃,規(guī)范學生問題解決時間
一節(jié)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盡可能的讓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我們作為教師所應當努力思考和實踐的。在課堂教學之前對課程進行合理規(guī)劃,有效預估課前導入,課堂授課及課后總結的時間,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當中能夠充分的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完整的過程。并且根據(jù)側重點的不同,來進行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比如在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時間應較少,盡可能的鍛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所在;而對思考和總結問題這兩個階段時間規(guī)劃來說,則應更為側重,因為這兩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總結的重點學習階段。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荒漠化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內容講解過程中,我將整堂課的時間劃分為三大部分,前十分鐘用于對我國西北地區(qū)的現(xiàn)狀進行觀察并提出問題,中間20分鐘用于學生對當前現(xiàn)狀的治理進行思考,最后15分鐘,用于學生的思想成果分享以及教師對這節(jié)知識的補充。合理的規(guī)范學生問題解決的時間,能夠讓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起到更大的作用。
3.注重總結,對學生問題解決作出評估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其幫助和引導作用,學生在通過自主學習后得出的學習理論成果,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評估,在得到教師的評估之后,學生才能夠懂得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并及時做出適當?shù)恼{整,以便以更好的狀態(tài)和方法,在日后的學習中應用。注重在問題教學模式中的總結,對學生的問題解決作出相應的評估,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課堂授課時采用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對整個教育過程來說都是有極大幫助的,通過增設情景合理規(guī)劃,注重總結等高效和合適的教學手段,來得到更好的課堂效果,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方慧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4.
[2]李春明.“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華中師范大學,2005.
[3]盧曉.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魯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