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業(yè)
【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不僅是初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渠道之一,課程教育教學也就他們的價值觀、人格觀樹立和完善發(fā)揮有效的促進作用。然而,當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依然受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處于被強迫記憶的學習狀況,導致他們對政治課程的認識始終處于抽象、乏味、難以接受的不良狀態(tài),課程學習積極性低下,甚至害怕“背誦”政治。因此,我們必須掌握教情、學情,理清思路,積極改革教學,不斷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新形勢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74-01
初中學生,處于特定的年齡階段以及其相應的心理特征,決定了這個階段正是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逐步形成的一個關鍵階段,這也正是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有效發(fā)揮積極影響和引導作用的一個非常關鍵時期。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但在改革實踐的道路上肯定會碰到不少阻礙。同樣,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方面也必定會遇到一些困難問題。一方面,學生對我們當下的政治課程存在“好感”的不多,特別是相對中、英、數(shù)甚至物理、化學等其他科目來說,政治課程屬于“雜科”“副課”。另一方面,政治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特別是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與其他科目相比也頗顯枯燥和乏味,缺乏多樣化的挖掘運用,盡管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嘗試把教學內(nèi)容變得豐富化、有趣化,但在現(xiàn)實中的收效卻始終不夠理想。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困難問題,勢必對課程教學的效果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新形勢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前提
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而優(yōu)質(zhì)師資力量是保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只有擁有足夠多、足夠好的師資力量,教育質(zhì)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初中教學階段,教師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引導者和指路人,特別是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對于教育成果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學校要對優(yōu)秀政治教師的培訓工作加以重視。如今,很多教師的知識容量和結構已經(jīng)難以滿足教育現(xiàn)實的需求,因此,我們不僅要不斷加強對教師進行教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還有保證所培訓的這些教學知識和技能與時俱進,使教師能學以致用。同時,在對教師進行教育培訓的時候,還應積極加強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應用,讓教師能夠在各自教學過程中熟練應用現(xiàn)代信息教學技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在如今的政治課堂教學中,對于情境導入教學的運用已經(jīng)十分常見。這種教學模式將教材內(nèi)容情境轉化成現(xiàn)實生活情境,可以有效拉近政治課堂教學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讓政治教學內(nèi)容能夠更加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掌握。比如,當我們在提問“如果碰上流氓搶劫或小偷偷盜的時候該怎么保護自己,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一類問題時,教師的任務是向學生灌輸“生命第一,生命最重要”的理念。這時便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去尋找相應的現(xiàn)實情境案例,以此來對學生進行保護自身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教育,如此一來,學生便能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識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就隨之提高了。
三、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生活化是重點
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組織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相關研究表明,在和諧、寬松、明主,師生平等、友愛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被激發(fā),進而積極自主進入學習狀態(tài),展開思考和探索。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采用生活化的組織形式來開展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課堂學習體驗,還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教授《責任與角色同在》這部分內(nèi)容時,筆者先對學生進行提問:“什么是責任?”,隨后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并將其結合現(xiàn)實生活的案例來進行解讀和糾正。最后再跟學生以此為主題來跟學生聊家常,你在生活中扮演著哪些角色?你在生活中需要擔起哪些責任?經(jīng)過輕松的生活化對話,學生紛紛積極參與到教學討論和思考中來,自然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是根本
思想政治教學可以分為很多個部分,其中參觀訪問和社會調(diào)查以及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是重中之重。為了提升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實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需要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明確目標。開展社會實踐的最終目標在于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身邊的事物,進而了解社會和世界,使其能結合現(xiàn)實對思想政治理論深入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責任感以及思想政治覺悟。所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需緊扣這些要點。另一方面,選好活動場所。開展社會活動應該積極考慮紀念館、革命遺址、工廠等地方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這樣不僅能開拓學生視野,也能促進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在他們心中的形成。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期,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期,多措并舉讓他們學好政治課程,可以幫助和引導他們培養(yǎng)和強化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思想觀,這對他們往后的學習和成長發(fā)展都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為了提高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以及效果,就需要我們政治教師跳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采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提升,使政治課堂教學模式更加多樣化,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而愉快的良好課堂氛圍,不斷激發(fā)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為新時代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賴忠有.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年09期.
[2]何開杰.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略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年03期.
[3]于慧芳.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之我見[A].2018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文集(十五)[C],2018年.
[4]白彥.淺談初中政治教學的誤區(qū)[N].發(fā)展導報,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