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戀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高中生學習的一大因素,本文以班主任的角度,簡要分析了如何看待和處理高中生的早戀問題,內容主要包括,保持寬容平和的心態(tài),進行全面深刻的心理分析,以及留守學生感情缺失引起的早戀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早戀;留守學生
近些年做班主任的經歷中,總會遇到一些“早戀”的孩子,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很多孩子尚未達到“戀愛”的程度,最多只是因為有了對愛情的朦朧的憧憬,在心理和行為層面上稍微走得近了些,而這樣的思想和行為,作為班主任老師是必須加以適時和適度干預的,因為孩子的心理尚不成熟,很難把握“分寸”,如果沒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指導,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甚至一些性格有缺陷的孩子還會因此而做出過分的事,造成嚴重后果。那么,如何干預才能有效呢?
一、 保持寬容平和的心態(tài)
一些班主任把早戀這種現(xiàn)象視為“洪水猛獸”,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大家都知道,對愛情的渴望是人的本性,而愛情更是美好而崇高的,這一點,在無數(shù)文學和影視作品中都有十分充分的表現(xiàn)。那么,我們到底以什么樣的心理基礎看待“早戀”現(xiàn)象呢?
我覺得,我們之所以干預和限制孩子“戀愛”,并不是因為戀愛是不好的事情,而是因為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的控制能力還十分有限,過早的陷入感情糾葛,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甚至帶來更多嚴重后果;而且,在高考的巨大競爭壓力下,將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所謂“愛情”,只能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得不償失。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該知道,我們的工作對象——學生,并不是犯了什么十惡不赦的大罪,他們其實是正常人,他們的情感也是美好的正常情感,是人在青春期的正常表現(xiàn)。而老師只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給予孩子心理和行為上的指導,目的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歲月,所以,“度”要把握好,不能因為認識不到位而說過分的話或做過分的事,從而把便于做工作的師生關系變成無法溝通和交流的“仇人”關系,并因此失去了教育的機會。
二、 進行全面深刻的心理分析
愛情往往是沖動的,當一個人深陷其中的時候,理性往往會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把自己的沖動當理性——鉆牛角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個時候教師的分析必須全面而深刻,要能夠達到“醍醐灌頂”般的效果。這種分析應該是規(guī)律性的,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都是具有相同特點的同齡人;又應該是“個性化”的,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思維習慣、個性特點都千差萬別,不能照搬照抄。
比如,從朋友的角度進行分析。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之中,歸屬感是一個人心靈的必需品,朋友是我們與群體產生密切關系的橋梁,與別人親近和擁有朋友是一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獲得心理安全感的重要途徑。而愛情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帶有某種“獨占性”的“排他”關系。所以,當兩個人的關系一旦超越普通同學,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圍繞在身邊的很多朋友就會漸漸遠離你們,而愛情關系不能滿足一個人所有的心理和生活需要,當你醒悟,朋友已經走遠。有人戲言:“為了一棵歪脖樹,放棄一片大森林?!彪m所指對象不同,但借用過來似乎也不無道理。而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們,朋友對他們將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學生時期,“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從這個角度去說,對于已經有所體會的當事人來說當有“一語點醒夢中人”之效。
三、 留守學生感情缺失引起的早戀問題及對策
留守學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靠隔代撫養(yǎng)或者托管,使學生長期嚴重地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父母之間溝通和交流少,心理距離就大,情感不能得以合理地宣泄和釋放,從而產生情感壓抑。于是便在同齡人中尋找知音,或被社會上的小青年的“示愛”所迷惑,異性之間情感上尋求互補,或向平時談得來的異性傾訴,或在與異性的接觸中獲得愉悅和滿足,致使與異性更加頻繁的交往,從而發(fā)生早戀。
當然,對于青少年來說,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朝夕相處,異性之間產生相互吸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生理、心理正常發(fā)育的結果。不過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如果太過于感情用事,忽視理性的存在,魯莽行動,就容易深陷早戀的泥沼。對于留守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班主任應該重點關照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早戀的陰影。教師要發(fā)揮“教育主體”的作用,多給學生生理、心理上的綜合教育。教師、家長要與學生多溝通,為學生、為孩子提供一個舒適、溫馨、充滿愛的環(huán)境,坦然面對異性交往,強化心理輔導,切忌簡單粗暴。社會各界應多提供有益于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或讀物,同時定期開展各種健康、催人奮進的文娛、體育、藝術活動;加大力度打擊、銷毀不良報刊雜志、黃色影像制品,凈化網絡,為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免受污染、毒害的精神營養(yǎng)。
綜上,早戀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但是,作為一個老師,我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處理“早戀”不是為了老師自己,而是為了學生,把握住這個原則,就抓住了出了好這個問題的“牛鼻子”,就能夠在處理早戀問題上取得不錯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朱敏英.對高中生異性交往問題的個案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
[2]曲寶成.給早戀的學生留有呼吸的空間[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
作者簡介:
蒲彥臻,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