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祠明
摘 要:“三人行”模式是合作學習中的一種,是以現代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及教育社會學為基礎,以教師、小組長和學生為三項基本支點,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而實施的教學策略。以廣東省云安區(qū)初一數學學科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該課堂上“三人行”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三人行”合作學習
對初中生而言,數學是一門難理解、難掌握、難應用的學科,但“三人行”教學策略的使用,卻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動探索者,進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與“學”的水平。近年來,農村教學硬件設備的不斷更新,補給為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思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為“三人行”教學策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一、“三人行”模式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如今,農村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不再是資源和硬件的落后,而是教學方式的傳統(tǒng)和缺乏突破,以及由此所引發(fā)的學習積極性的匱乏和教師教學路徑的“一目了然”。但“三人行”策略的實施,卻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師單一授課、學生單方面“接收”知識的教學模式,在賦予學生一定“教”的權利的同時,更促使其“學”的主動性及潛力的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三人行”模式突出強調小組長及小組成員(學生)間的合作,在強化一部分學生組織能力的同時,更賦予其引導和管理的職能,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互助意識,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
二、學生“三人行”轉化策略的探析
學生“三人行”學習模式就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找科任教師或者學習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以下簡稱優(yōu)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最后由科任教師對該學困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這樣使用外力來提高學困生的數學素養(yǎng)。學生“三人行”學習分為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兩部分,以同類項的復習為例其基本過程如下:
(1)課前預習普通做法在山區(qū)學校課前預習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有教師提出要學生預習,但都是形式上的口頭布置,并沒有具體的做法,學生只會粗略地看書本內容并沒有作出思考,預習效果不佳。
(2)課堂練習普通做法教師在黑板或課件上顯示題目,然后站在講臺旁邊觀看學生做練習,優(yōu)生很快做完就出現玩筆或者與同伴聊天等與學習無關的行為,而學困生不會做則受優(yōu)生的影響同樣加入了與學習無關的行列中,教師在講臺對這種現像不制止,任其發(fā)展,結果課堂上學生講話、睡覺、在教室里走來走去等“亂”像叢生。
(3)課后鞏固普遍做法教師對學生做錯的題目大部分都是不理會,有個別或許會注重錯題重做,由于學困生對知識未能達到理解,所以就算重做錯題也是“抄”優(yōu)生的答案,但教師卻沒有對這種現像進行有效的干預只重視學困生是否交來,交來的只管打大勾然后了事,從不過問為什么這樣做,也不清楚學生是否真的明白。
三、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三人行”模式的達成
“三人行”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達成,離不開三個重要的支點,即教師的統(tǒng)籌、小組長的引導與管理、學生的參與和執(zhí)行。
1.教師。分組策略的落實分組策略的落實,是達成教師對課堂宏觀統(tǒng)籌的第一步“。三人行”模式存在的前提,便是班級內部學習小組的劃分及小組長的選擇。由于我國農村初中生當中存在著大量的留守兒童,成績參差不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所以,教師在劃分小組時,不僅要考慮每個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要綜合其家庭情況和個人的性格因素,設置小組劃分的平均線,爭取讓每個小組成員的平均成績大體一致。同時,為了讓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能有充分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小組內成員不宜過多,以5個為佳。在小組長的選擇方面,應堅持小組內推薦和學生自薦相結合的方法,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固然是小組長的第一考慮對象,但是,其他學生的可塑性及優(yōu)點也不能忽視。
2.小組長。分組目標的領悟小組長在“三人行”模式中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于上分擔教師的管理與教學職責,于下引領和管理小組內部開展活動、合作學習。從小學到初中,學生眼中的數學世界開始變得復雜,開始由單純的自然數計算演變?yōu)橛欣頂怠崝档幕旌?,開始從對運算結果的追求進入到探索數學思想和解題過程的全新階段。所以,在這一全新的時期,引領學生認知初中數學的特征,結合其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制定符合認知階段的具體學習目標就十分重要。作為“三人行”教學模式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huán),小組長要領悟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并將其轉化為能夠為其他同學所接受的語言,進行二次傳遞。同時,在小組進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其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負責小組內成員任務的分配、方向的導引。
3學生。合作思維的構建雖然教學資源與教育環(huán)境呈現落后之態(tài),但身在農村的初中生依然擁有一定的學習優(yōu)勢,比如戶外環(huán)境較為寬闊、有利于進行各類探究活動等。因此,身在小組內的普通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戶外探究活動來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和應用。
四、結語
“三人行”教學策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所推行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嘗試。這種策略不僅調動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教師深化對學生個體的認知,讓學生分擔教師的課堂任務。值得一提的是,該模式的實施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中也曾暴露一些問題,如小組長被孤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化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是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需要不斷磨合、探索,師生共同努力探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劉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J].才智,2014,(30):50.
[2]金杰雄.農村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成因分析及對策[J].教育界,2015,(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