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國夫妻之間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在夫妻關系的處理上,夫妻共同債務是司法實踐中的一大難點。本文試從理論和實務兩方面探究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以及司法實踐中存在的難點。
關鍵詞:夫妻共同債務;舉證責任;債權人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我國夫妻共同債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也在逐步完善。
2001年我國《婚姻法》出臺,對夫妻共同債務有了初步的規(guī)定?!痘橐龇ā返谒氖粭l規(guī)定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备鶕摋l款的規(guī)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為“為夫妻共同生活”。該條款并沒有區(qū)分以夫妻名義所借債務以及以個人名義所借債務。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guī)則,若夫妻離婚,一方主張與另一方承擔夫妻共同債務,那么其需要證明:1.該債務產生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2.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在于主張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一方。
2004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正式實施,其第二十四條對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舉證責任規(guī)定更為具體。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①該條款主要規(guī)定以夫妻一方名義所借債務的舉證責任。根據該條款,債權人若主張以一方名義所負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其應承擔舉證責任。同時該條款規(guī)定,若夫妻另一方主張為個人債務,其需要證明:“1.該債權人明知夫妻已經約定財產歸各自所有;或者2.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結合《婚姻法》第四十一條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表述,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該條款實際上推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其賦予債權人較低的舉證責任。
2018年1月18日,新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又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予以進一步規(guī)定,該條款共有三條,規(guī)定較《婚姻法司法解釋二》更為具體。該條款第一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guī)定了夫妻“共債共簽”,其第一條規(guī)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边@一規(guī)定意在引導債權人在與夫妻一方簽訂債權債務協議時,為避免事后的糾紛,應當盡可能要求夫妻共同簽字;同時該條款也有利于保證夫妻另一方的知情權以及同意權。其第二條規(guī)定主張認定夫妻共同債務,舉證責任在債權人一方:“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該條款明確規(guī)定用于夫妻家庭日常生活的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即債權人需證明:“1.債務產生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2.債務用于夫妻家庭日常生活”。其實該條款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結合,在司法實踐中,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推定為“為家庭日常生活”,若夫妻另一方主張不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三條實際上是第二條的例外,若債務明顯不是用于日常生活,那么不能認定是夫妻共同債務;此時債權人需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基于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才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根據上述討論,可總結我國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如下②:1.原則上債權人承擔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2.若另一方有相反證據證明債務非用于夫妻日常生活、債權人明知夫妻雙方約定婚后財產歸各自所有以及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一方債務的,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但以上討論均涉及案外債權人,若夫妻一方在離婚糾紛中主要以一方名義所借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那么誰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法院是否會受理相關案件呢?
回到《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根據該條規(guī)定,在涉及夫妻債務的內部法律問題時,應按該規(guī)定進行認定。即在夫妻離婚時,由作為配偶一方的債務人舉證證明,其所借債務是否基于雙方合意或者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舉證證明不能,配偶另一方不承擔債務償還的份額。③因而,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對外債權人承擔舉證責任;對內主張為夫妻共同債務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其需要證明:1.債務真實存在;2.債務存在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3.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但通過研究相關司法案例,在離婚糾紛中,當一方主張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為共同債務并請求與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時,法院的處理意見較為不同。本文就上海市二中院涉及夫妻共同債務的案例進行檢索,大部分案例為案外債權人提起的訴訟,夫妻一方提起離婚訴訟涉及共同債務的案例較少,且處理情況不一。
1.若雙方對于債務事實沒有爭議,法院一般予以處理。
在(2009)滬二中民一(民)終字第3813號案件的一審中,對于原審原告主張的三筆債務,原審被告僅就其中一筆予以認可,另兩筆債務原審被告均予以否認。原審法院僅就雙方予以認可的債務確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2.對于案外債權人為自然人的債務,若雙方對債務是否存在的事實有爭議,且沒有足夠的證據,法院一般不予處理。
如在(2009)滬二中民一(民)終字第3813號案件的一審中,對于原被告雙方提出的婚姻存續(xù)期間的涉及案外自然人的部分債務,雙方不予認可,原審法院認為“雙方雖進行了舉證,但因缺乏足夠的依據且對方予以否認,故本案中均不予處理,債權人可另行訴訟解決。”后原審被告提起上訴,就原部分裁判內容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就上訴人提起的借款,因被上訴人不認可,可待相關權利人另案主張?!?/p>
3.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債權
(1)若雙方對是否為共同債務有異議,但可以直接對該債務的性質予以認定(一般指該債務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或調解書),法院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