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嫻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護理干預風濕病抑郁情緒的干預效果。 方法: 將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82例風濕病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并分別于實驗組與對照組應用心理護理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判別護理效果。 結果: 經(jīng)研究,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結論: 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對風濕病患者病癥進行干預,有利于降低患者焦慮與抑郁等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風濕??;抑郁情緒
【中圖分類號】R1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64-02
風濕病指的是對患者的關節(jié)產(chǎn)生侵犯,對患者的骨骼、血管、關軟組織、肌肉組織或者結締組織產(chǎn)生侵犯的病癥,患者患病后,大都會出現(xiàn)關節(jié)病變癥狀,關節(jié)部分會出現(xiàn)紅腫、發(fā)熱和脹痛等感覺,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加重患者心理壓力[1]。當前臨床領域對風濕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大都以止痛藥物以緩解患者癥狀,但是長期應用止痛藥物,加劇患者負面心理情緒,所以必須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以此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狀態(tài)。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82例風濕病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包含男患23例,女患18例,年齡為32-77歲,均值為(54.96±6.98)歲,其中包含風濕寒性關節(jié)炎患者4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例,骨質疏松患者12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11例,骨關節(jié)炎8例;對照組中,包含男患24例,女患17例,年齡為30-79歲,均值為(55.14±6.75)歲,其中包含風濕寒性關節(jié)炎患者3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4例,骨質疏松患者14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12例,骨關節(jié)炎8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風濕病患者,患者均無藥物使用禁忌,患者均為成年患者。排除標準:排除肝腎功能障礙患者,排除患有嚴重抑郁癥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排除未簽署知情協(xié)議或者調(diào)查研究過程中失訪的患者[2]。經(jīng)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以 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心理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對照組主要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飲食指導、環(huán)境護理干預。實驗組護理方式如下:
1.2.1 健康宣教
由于患者對風濕病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全面,所以經(jīng)常擔憂自身病癥無藥可醫(yī),治療困難,而產(chǎn)生嚴重抑郁情緒,所以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進行風濕病患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治療的成功案例等內(nèi)容進行告知,以此加強患者對自身病癥的認識,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患者恐懼病癥的心理。
1.2.2 需求護理
由于風濕病患者疼痛嚴重,且治療過程較為復雜,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嚴重的抑郁煩躁情緒,所以護理人員需要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在此基礎上為患者進行疼痛干預,對患者的需求進行滿足,若是患者存在暴躁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安撫,并帶領患者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方便患者隨時就醫(yī)[3]。
1.2.3 詢問護理
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詢問患者的感覺,鼓勵患者說出內(nèi)心的不良情緒,以更好的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獲取患者信任,更好的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及時鼓勵與支持患者,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以此改善患者抑郁情緒。
1.2.4 針對性護理
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活動能力、藥物使用情況等進行針對性護理,比如針對接受理療的患者,其由于理療花費大,治療過程繁瑣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可以多陪同患者,及時叮囑患者進行理療,并對醫(yī)保制度進行介紹。針對不能活動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以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改善其不良狀態(tài)[4]。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程度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則證明焦慮與抑郁越明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x ±s),計數(shù)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X2,P<0.05是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的依據(jù)。
2 結果
經(jīng)研究,實驗組的焦慮與抑郁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
3 討論
風濕病種類豐富,大都由于感染性因素、代謝性因素、遺傳性因素、腫瘤、區(qū)域、免疫能力、內(nèi)分泌能力和退行性病變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患者患病后會產(chǎn)生嚴重的疼痛,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極易產(chǎn)生不良心理情緒,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能夠加強患者對風濕病的認識,以溫和的態(tài)度及時滿足患者的需求,降低患者的不滿與煩躁感,能夠通過陪伴與溝通對患者心理情緒進行了解,并提升患者治療信心,通過針對性心理干預,調(diào)節(jié)患者不良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研究表明,實驗組的焦慮評分(23.36±3.45)與抑郁評分(25.14±2.74)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可見,采用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風濕病抑郁情緒的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顧建瑤, 吳震群, 潘丹丹,等. 心理護理對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精神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 44(2):342-344.
[2] 劉菲菲, 鄂曉強. 綜合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心理障礙及疼痛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7, 14(20):140-143.
[3] 張雅萍, 吳繼萍. 心理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急性創(chuàng)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7,18(S1):166-167.
[4] 康立惠, 路慧, 陶娟,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16):1502-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