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靜
【摘要】 癌性疼痛是一個難題,諸多原因對癌性疼痛治療帶來影響,需要社會、患者以及醫(yī)護人員一同努力,使腫瘤患者疼痛得到改善。癌性疼痛對患者的生理上、心理上帶來嚴重影響。應加強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疼痛程度有效評估,加大有關于癌性疼痛的知識宣教,開展一系列護理措施,讓患者正確認識治療癌性疼痛的重要性,讓患者清楚有關于擔心使用阿片類藥物成癮的擔心,有利于提高對癌性疼痛的控制率。
【關鍵詞】 癌性疼痛;治療現狀;護理;進展
【中圖分類號】R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253-02
癌性疼痛是腫瘤患者十分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主要是因癌癥疾病本身或是治療而導致的疼痛。應當對癌性疼痛采取規(guī)范化治療,加大護理整改力度。對患者加強有關于癌性疼痛的健康知識宣傳,讓患者對癌性疼痛有全面的了解,提高患者對癌性疼痛的認知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從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全面改善,使患者生活質量有效提高。此次研究大量查閱近些年有關于癌性疼痛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的文獻,再結合日常護理經驗,擬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中對癌性疼痛的控制。
1 癌性疼痛治療現狀
相關報導指出[1],我國腫瘤病人癌性疼痛發(fā)病率達50%以上,大部份都是由于腫瘤疾病直接引發(fā),小部份是由于腫瘤治療所引發(fā)或是與腫瘤相關但是無直接性關系。經研究分析,癌性疼痛的治療與社會經濟水平以及專業(yè)治療機構的專業(yè)性有重要影響因素,對于早期腫瘤或是癌性疼痛較小的患者治療重視程度不足。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3],我國使用醫(yī)用嗎啡的消耗量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
2 癌性疼痛治療不足的相關因素
2.1 醫(yī)護人員對癌性疼痛治療的認知程度不足,醫(yī)護人員對癌性疼痛治療存在偏差,未進行規(guī)范化治療。
2.2 對于癌性疼痛的評估并不夠準確,對癌性疼痛進行治療,應充分準確的對其實施評估。一旦因評估不準確,將致使對于癌性疼痛的治療效果不佳,讓患者失去治療信心,影響患者治療配合程度。相關研究表明[4],醫(yī)護人員往往低估腫瘤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
2.3 醫(yī)護人員是癌性疼痛治療體系中的關鍵點,醫(yī)護人員對癌性疼痛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對指導患者疼痛管理及評估有重要作用。醫(yī)護人員擔心給患者使用阿片類藥成成癮,使得癌癥規(guī)范化治療受到障礙。
2.4 國家藥品管理機構嚴格限制阿片類藥物在臨床當中的使用,加之獲取阿片類藥物的相關手續(xù)繁瑣,導致部份醫(yī)生有意識的減少使用阿片類藥物。由于惡性腫瘤需長期持續(xù)的進行規(guī)范治療,因阿片類藥物的嚴格控制,導致癌性疼痛患者無法得到規(guī)范的疼痛治療。
3 癌性疼痛治療方式及使用藥物
3.1 藥物治療 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物、非甾體抗火藥聯(lián)合弱阿片 類藥物以及強阿片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通常作用于末梢,有消炎鎮(zhèn)痛功效,可促進丘腦前裂腺素合成酶的生成,抑制前列腺素E的生成和釋放,對骨轉移患者起到良好鎮(zhèn)痛效果。非甾體抗火藥聯(lián)合弱阿片類藥物主要有可待因、曲馬多以及泰勒寧等藥物。強阿片類藥物主要有美施康定和芬太尼貼劑。
3.2 神經阻滯鎮(zhèn)痛 將藥物經硬膜下間隙腔注射,阻滯神經傳導疼痛,該治療方式的阻滯范圍比末梢神經阻滯范圍更大。
3.3 嗎啡硬膜外注射 依據患者疼痛位置截選對應神經部位,用濃度0.02%的嗎啡與生理鹽水進行稀釋后行硬膜外腔注射。使用后5min左右疼痛感有所改善,該方式每日用藥1次,疼痛緩解時間>12h。
3.4 穴位注射 通過疼痛部位的不同選取相應穴位,于穴位處注射顱痛定、地塞米松以及維生素B12,通過中醫(yī)穴位針刺結合藥物注射治療,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可以通過刺激疼痛周圍皮膚或
3.5 物理治療 對疼痛四周肌膚進行刺激進而起到止痛的作用。使用薄荷油和冰片等對四周肌膚擦涂,也可使用毛巾等進行冰敷或是熱敷,每次敷20min。將疼痛信號起到一定阻滯作用,減少疼痛信息對大腦進行傳遞。
4 癌性疼痛治療護理要點
4.1 疼痛評估 臨床護理當中,采用患者自述評估法、VAS、NRS以及面部表情量表評估等方式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對評估需一天內多次進行,并將結果總結報告醫(yī)生,按醫(yī)囑給予相應處理辦法。
4.2 用藥護理 由于癌性疼痛的因素較多,患者不同的病情以及個體差異,結合患者疼痛評估得分,使用劑量需嚴格遵醫(yī)囑執(zhí)行。傳統(tǒng)對癌性疼痛給藥是患者發(fā)生疼痛時再給藥,應按時按量給患者用藥,藥物在有規(guī)律情況下服用,起到持續(xù)長久鎮(zhèn)痛的作用。
4.3 心理護理 大部份癌性疼痛患者因疾病通常存在焦慮、抑郁、低落、悲觀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向其詳細講解疼痛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讓患者知曉引發(fā)疼痛的相關因素,以及治療疼痛的方式,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通過一系列的鍛煉,引導患者進行放松,可使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短暫性疼痛。針對持續(xù)性的疼痛,可進行適量運動,對全身肌肉進行放松,或是采取適當的按摩緩解緊張性疼能。引導患者親屬給予其足夠的精神支持,減少精神上對疼痛的懼怕,燃起生活的希望。加強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宣傳,讓患者掌握如何對疼痛進行描述,并告知患者不能隱藏疼痛不報告的情況,有利于患者得到積極正確的評估并給予正確的治療。
4.4 日常護理 對患者所處的室內環(huán)境,個人衛(wèi)生等加強護理,以減少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給患者營造干凈舒適、安靜溫馨的環(huán)境,加強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
5 總結
癌性疼痛因從多主觀和客觀原因,對癌性疼痛的重視程度不夠,我國對癌性疼痛的治療不夠規(guī)范,旨在通過此次研究后,引起人們對患者癌性疼痛進行控制。通過此次研究可知,想要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癌癥存活率,延長患者壽命,對癌性疼痛有效控制至關重要。在未來的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高度重視對癌性疼痛的護理工作,進一步對癌性疼痛進行規(guī)范化治療采取整改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榕,張傳漢. 阿片類藥物在慢性非癌性疼痛中的規(guī)范化應用[J].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5,21(02):133-137.
[2] 郭艷. 婦科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癌性疼痛護理綜述[J]. 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1):61-63.
[3] 徐倩倩,吳玲玲,王吉平. 護理干預對癌性疼痛病人疼痛管理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J]. 護理研究,2016,30(19):232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