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立波 周雙娥 黃淵基
摘要:自“五四”運動至今,我國積累積淀了大量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的優(yōu)秀主旋律歌曲,這些孕育于不同歷史時期的歌曲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寶貴素材,有助于增進大學生對黨史國情的深刻認識,增強他們愛黨愛國的情感認同,鍛造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關鍵詞:主旋律歌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1-0034-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求和期待。[1]思想政治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用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育,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課程。因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系統(tǒng)性、權威性、嚴肅性,思想政治課常以知識灌輸和理論說教的形式呈現(xiàn),枯燥有余而生動不足,難以在大學生中激發(fā)強烈的思想共鳴。本文將從音樂的德育維度探討主旋律歌曲在《中國近現(xiàn)代綱要要》課程中的獨特價值,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何謂主旋律歌曲?“主旋律”一詞產(chǎn)生于1987年,是國務院電影局在全國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來界定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思想和文化。[2]比之革命歌曲,主旋律歌曲有更寬廣的內(nèi)涵,它是一套詮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音樂表意系統(tǒng),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反應時代潮流、折射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向上精神面貌的歌曲。我國主旋律歌曲素材豐富,形式多樣,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涌現(xiàn)出一批反映時代主題和人民心聲的優(yōu)秀作品,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進行教育教學的寶貴素材。
一、求真——增進大學生對黨史國情的深刻認識。
《綱要》是一門評述近現(xiàn)代歷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采取的是史論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以史帶論,重點在對歷史的評論,課堂教學以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灌輸為主,這與大學生的信息接受偏好相去甚遠。當代大學生是在新媒體碎片化、多元化、娛樂化的信息環(huán)境中成長的,偏好輕松愉悅的表達方式,對革命的宏大敘事敬而遠之。如何將這些習慣點擊娛樂八卦的大學生拉到久遠厚重的歷史長河中去探索中國近現(xiàn)代史演進的規(guī)律?理論是抽象的,但音樂是感性的,歌曲是大學生喜愛的文藝方式,因此主旋律歌曲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教學資源,可以為思想政治課的理論分析提供生動的注腳。主旋律歌曲大多曲調(diào)明快、旋律優(yōu)美、歌詞簡潔精當、通俗易懂,與理論的抽象、枯燥形成鮮明對比,能為課堂增添知識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思想”是《綱要》第五章的知識要點,該思想涵蓋的內(nèi)容豐富,不易全面理解掌握,而一曲《秋收暴動歌》則清晰地呈現(xiàn)了該思想的來龍去脈和關鍵內(nèi)涵,“跟著領袖毛委員/走上雄偉的井岡山/革命要有立腳點/地是根來槍是膽?!逼渲小案锩辛⒛_點/地是根來槍是膽”簡明扼要地點明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jù)地建設三大內(nèi)容,朗朗上口的歌詞再配以雄偉高昂的曲調(diào),對該思想的詮釋精準生動,讓人印象尤為深刻。歌曲背后蘊含的深刻時代內(nèi)涵是中國人救國救民求索歷程的濃縮,恰當利用,寓教于樂,將為大學生打開一扇扇認識黨史國情的窗戶。
二、共情——增強大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感認同。
共情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個體由于理解了真實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緒而引發(fā)的與之一致的或相似的情緒體驗。共情需要超越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情感,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在《綱要》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的感情從當下的生活情境中抽離出來,帶入到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中,體會當時當?shù)貧v史人物的情感變化和行動支撐,以此理解中國社會變遷的深層邏輯和必然選擇。但是這種“情感帶入”對當代大學生并不容易,他們都是“95后”,沒有艱苦奮斗的集體記憶,也缺乏饑與寒的人生經(jīng)歷,革命戰(zhàn)爭的血與火只是遙遠而模糊的概念,一段充滿了掙扎與求索、磨難和犧牲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對于習慣了追星、抖音、電競的大學生來說是遠離自我生命體驗的“他者”,很難帶入自我情感,在課堂上面對歷史的講述者,他們很容易“出戲”。因此在《綱要》教學中,教師往往選擇播放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相關的影視片段,力圖最大程度地還原出歷史的真實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不失為一種良好有效的教學方式。
除此之外,主旋律歌曲的教學作用也不容忽視,可以說,主旋律歌曲比之影視劇有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它不僅能欣賞,還能演唱,影視劇只能單向輸入,而歌曲能雙向互動。歌曲演唱是一種全方位的感官調(diào)動,演唱者要理解歌詞,辨別旋律,熟悉曲調(diào),注入情感,主旋律歌曲的演唱過程是一個從他者的認知到自我情感的轉(zhuǎn)化過程,也是演唱者自我教育的過程。如《十送紅軍》生動再現(xiàn)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魚水相依的深厚情感,整首歌曲貫穿著軍民分離時凄婉難舍的情感基調(diào),流暢的旋律、真摯的情感讓歌曲的欣賞者和演唱者身臨其境,為之動容。在音樂欣賞之余,可讓師生在課堂上獨唱或合唱,激發(fā)大學生愛黨愛國的深層情感認同。除此之外,《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黃河大合唱》等優(yōu)秀的主旋律歌曲都是《綱要》課愛黨愛國教育的生動素材和有效載體。
三、鑄魂——鍛造大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幾代中華兒女舍生忘死、浴血奮戰(zhàn)、艱辛探索的成果,如何讓大學生理解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社會主義道路帶來的優(yōu)越性?主旋律歌曲中有著大量教學素材。如《社會主義好》旋律奮發(fā)激昂,再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掀起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欣欣向榮圖景;《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旋律流暢,起伏跌宕,反映出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之后歡天喜地的情感,以及釋放出來的巨大的勞動熱情,唱出了全國人民堅決跟定共產(chǎn)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教育和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思想和成長。這些歌曲經(jīng)久不衰,富有思想感染力,是當代大學生來把握社會主義初期時代脈搏,體會當時民情民意的重要文化資源,有助于他們理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背后深厚的民意基礎。再如《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nèi)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短短幾句歌詞充滿生活氣息,比喻清新貼切,將改革開放后中國巨變的圖景靈動傳神地表達出來,悠揚的曲調(diào)給人以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為什么選擇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98抗洪孕育出的《為了誰》、“五一二地震”后傳唱的《眾志成城》,體現(xiàn)出了中國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軍事優(yōu)勢和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ōu)勢,是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有力詮釋。這些優(yōu)秀的主旋律歌曲體現(xiàn)出的中國人對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為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鑄造信仰之魂奠定了扎實的文化根基。
從“五四”運動至今,我國創(chuàng)作了大量題材多樣的優(yōu)秀主旋律歌曲,它們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和生動的藝術性,深受人民群眾喜愛,是今天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樹立主旋律歌曲的教學意識,以主旋律歌曲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拓寬主旋律歌曲的實踐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主旋律歌曲的演繹方式,讓主旋律歌曲與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相符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情有義、有滋有味,發(fā)揮出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德育價值,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wǎng)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劉雪梅.主旋律歌曲的軟實力研究[J].大眾文藝,2017,(21):144.
The 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the Theme Song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s an Example
KUANG Li-bo1 ZHOU Shuang-e1 HUANG Yuan-ji2
(1.School of Marxism,Hunan University of Art and Science,Changde,Hunan 415000,China;
2.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Hunan,4250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54 Movement",China has accumulat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positive energy songs.These songs are valuabl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which will help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Party history and enhance their love for the patriotic feelings of the Party,forging the firm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s towards socialism.
Key words:the theme so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