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
【摘 要】要想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應該利用記憶和閱讀的思維規(guī)律,幫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想象和邏輯之間進行平衡發(fā)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能夠把生物知識變得形象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感觀意識。在高中階段,生物科學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采用思維導圖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生物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237-01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主體,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通常情況下,學生所學的知識都是被動接受教師講課的內容。而對于生物學科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知識點比較零散。有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主觀意識,缺少學習熱情。對學的知識點沒有及時地總結,面對一些困難和繁瑣的知識點就放棄,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引進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就很符合新課標教學理念。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
1.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生思維和學習有效結合,能夠促進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梳理好生物知識整體結構。利用思維導圖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邏輯思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把所學的知識完全展現出來,學生能夠快速的學習。如在設計《蛋白質》課程的時候,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明確教學目標,梳理教學流程,在上課的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能夠很好地展現學生面前。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體系,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要想讓學生輕松的學習,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學生能更加積極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幾乎都是學習教材上的內容,同時學習老師的板書,課本上的知識比較枯燥,學習任務枯燥無味,難以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還有很多同學出現逆反心理。但是對思維導圖的展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圖形構造,并且結合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采用正方形、樹葉形等構建核心知識,再根據不同顏色的筆對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學生看著自己做的思維導圖,就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二、研究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實驗的設計方式進行改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些因素都是教師必想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影響酶活性的條件》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應該先提出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因素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因素具有哪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確定思維導圖的中心和實驗研究的主題,繪制思維導圖,再對實驗的要點進行設計,可以得出通過思維導圖這種歸納方式實現實驗設計的要點,不僅除去文字繁瑣性,還能夠彰顯本次實驗研究的重點內容,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更加明確,還展示了學生個體的獨立思維過程。
2.在課堂討論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
近幾年,在我國高中教學中幾乎都會采用分組教學方式,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如果小組成員的意見不能達成一致就會引起激烈的爭論。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避免各種問題的發(fā)生,還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利用圖解能把他們之間的關系都清楚地表現出來,對于理清學生的思路有著很好的作用,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3.課堂小結、課后鞏固。
老師在講完新的知識之后,應該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完善,之后再根據本節(jié)課制定課堂小結,這樣學生既能對知識點進行梳理,也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又重新學一遍,穩(wěn)固基礎知識。只有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所學內容,在課堂上學生才能夠發(fā)揮主體地位,學生才能夠積極地參加課堂活動。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自己記憶里構建一個框架,就可以實現對學習內容更深層次的掌握,最終實現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的。在考試之前,選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復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對知識的記憶,讓知識點能夠更加具有條理性,復習的速度也能夠得到提升。
4.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其由于色彩與視覺效果鮮明的優(yōu)勢,能夠在應用的過程中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充分激發(fā)出來,結合思維導圖與聯想記憶法,可以使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主動的學習,了解一些課外的知識。學生可以按照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計劃,且進行有效地自我調節(jié),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最終達成生物課堂高效化的目的。例如在課堂上學習“細胞的癌變”的過程中,學生就要了解癌變細胞的相關概念和特點,還有癌變機理等,還可向外延伸,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對各個部分內容的了解,就可以制作完成一個思維導圖。在學生制作好思維導圖之后,再結合思維導圖進行第二次預習,就會發(fā)現比第一遍學習要輕松很多,做好課前預習,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也會更加輕松。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課標對于高中學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維導圖能適應新課標的發(fā)展要求,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有效的結合思維導圖和聯想記憶方法,提高學生對生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思維導圖和生物知識教學的完美結合,體現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加強記憶、梳理知識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從而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志妍.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6(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