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摘要] 目的 分析個性化護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和措施。 方法 病例選取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研究樣本為56例該院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隨機方式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方法,研究組行常規(guī)護理+個性化護理,對比兩種治療方法臨床效果與生活質量評分、血糖水平、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生理機能、軀體疼痛、健康情況、精神狀態(tà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血糖控制效果良好。結論 個性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對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有較大意義價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控制血糖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亟待在臨床工作中推廣實踐。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肺癌;糖尿病;生活質量;血糖水平;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2(b)-0141-02
肺癌屬于惡性腫瘤范圍,有高病發(fā)率與病死率的特點并成為致死主要因素。糖尿病作為常見并發(fā)癥,與不健康飲食、吸煙有直接關系。肺癌合并糖尿病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加之患者對疾病缺少認知使得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繼而引發(fā)并發(fā)癥。為此,該院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患者為對象,提出個性化護理方法,貫穿臨床治療全過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56例該院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隨機方式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8例。研究組:男(n=14),女(n=14);年齡45~65歲,平均(49.9±5.3)歲;其中,空腹血糖(8.74±1.22)mmol/L;左肺癌18例、右肺癌10例;腺癌8例、鱗癌8例、腺鱗癌12例。對照組:男(n=20),女(n=8);年齡44~70歲,平均(50.8±5.6)歲;其中,空腹血糖(9.74±1.56)mmol/L;左肺癌14例、右肺癌14例;腺癌9例、鱗癌10例、腺鱗癌9例。兩組患者病歷資料(性別、年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
列入指標:①經電子顯微支氣管鏡病理活檢、胸液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肺癌,滿足WHO制定的肺癌與2型糖尿病診斷指標;②自愿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依從性高。排除指標:①繼發(fā)性腫瘤患者、語言障礙患者;②惡性腫瘤轉移患者;③依從性不高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A護理、胰島素使用指導、科學用藥。
研究組:常規(guī)護理+個性化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方法同對照組,個性化護理干預:①結合患者病情綜合評測,患者用藥狀態(tài)監(jiān)測血糖、血脂、血壓、肝腎與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估患者飲食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評價患者心理情緒。②健康飲食。根據患者身高、體重制定飲食方案,以清淡、蔬菜、雜糧為主,少食淀粉、脂肪高的食物。特別是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重視營養(yǎng)豐富還要增強機體水平,注意糖分控制。③根據患者血糖狀態(tài)給予個性化血糖控制干預與胰島素干預?;颊呖崭箿y血糖后在三餐前后和休息前測量血糖,護理人員對血糖水平有一定掌握。若患者血糖不穩(wěn)定需口服降壓藥,靜脈滴注胰島素。④由于患者抗菌水平不高容易引發(fā)肺部感染,因而手術前需展開肺功能與咳嗽訓練。⑤手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病情、生命體征、血糖。一旦出現異常及時救治?;颊甙l(fā)生肺部感染現象,通過氣管鏡鼻導管吸痰,避免肺部感染。護理人員加大血糖控制,結合血糖水平選擇適合的藥物。
1.3? 評價指標
①對比兩種護理方法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②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為生理機能、軀體疼痛、健康情況、精神狀態(tài)。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③對比護理前后血糖水平。④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糖)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研究組顯效15例,有效12例;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10例。研究組護理效果(96.43%)高于對照組(53.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護理方法護理效果對比
2.2? 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患者生理機能、軀體疼痛、健康情況、精神狀態(tà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x±s),分]
2.3? 血糖水平
治療前,研究組血糖(8.54±1.22)mmol/L,對照組血糖(8.56±1.22)mmol/L。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糖(7.25±1.66)mmol/L低于對照組(8.77±1.52)mmol/L(P<0.05)。
2.4?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研究組患者肺部感染1例、低血糖1例、心血管疾病1例。對照組患者肺部感染3例、低血糖2例、心血管疾病4例。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10.71%)低于對照組(32.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與惡性腫瘤作為常見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糖尿病患病率急速增加,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人群不斷提高[1]。據統(tǒng)計,肺癌患者在新發(fā)癌癥患者中所占比例為20%與15%,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肺癌總患者中所占比重為15%。肺組織成為糖尿病受損的靶細胞,患者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可引發(fā)肺部組織結構與功能異常[2]。臨床癥狀為:肺部彌散功能、小氣道功能、肺通氣功能障礙。該病病因復雜且容易感染,臨床護理效果不高。高血糖對患者身體影響較大,機體多器官功能與肺部防御功能受損[3]。糖尿病屬于應激源,影響機體大中動脈血管與毛細血管,提高血管壁通透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降低生活質量。為此,該院提出個性化護理方法,遵循以人為本理念提供個性化、全方位護理服務,達到了理想的護理效果[4]。
該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生理機能、軀體疼痛、健康情況、精神狀態(tà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個性化護理是立足于生理、心理等方面實施的護理方法。通過主動與患者交流改善消極、抑郁情緒,保持樂觀情緒有助于病情控制[5]。注意觀察患者血壓,減少術后發(fā)生代謝紊亂的頻率,預后效果良好。在飲食護理方面鼓勵多食蛋白質、營養(yǎng)豐富食物,禁煙禁酒[6]。此外,鼓勵適當運動增強機體水平,有利于血糖控制。通過胰島素指導與科學用藥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7]。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方法,該種護理方法應用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預后效果良好,改善患者機體水平、提高護理效果與護理質量,創(chuàng)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亟待在臨床工作中推廣實踐[8]。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效果良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參考文獻]
[1]? 王涓,張敏.光子治療儀照射配合瘡靈液濕敷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足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8):1018-1020.
[2]? 譚冬梅.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2):352-354.
[3]? 王艾英,夏英華,張艷梅.延續(xù)護理對一期肺癌伴發(fā)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7,20(9):124-127.
[4]? 馬曉娟,張偉,鄧麗麗,等.個性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合并并發(fā)癥患者的干預效果[J].安徽醫(yī)學,2017,38(9):129-131.
[5]? 黃赤艷,楊玉群,梁明,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8,40(5):601-603.
[6]? 劉曉慶,陳慕潔,陳鑑,等.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4DCT掃描呼吸均勻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8):1133-1136.
[7]? 關寧.臨終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20):232-234.
[8]? 牛瑞蘭,劉銀芳.個性化心理支持在COPD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6):686-690.
(收稿日期: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