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傳
【摘 要】 聽力理解過程是一個多層次的過程。它涉及到語音、語言、詞匯、非語言知識等方面,要了解學生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聽力技巧,把聽力理解水平上升到更高層次,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 初中;英語;推理;記憶;聽力
美國保爾蘭金教授統(tǒng)計,“聽”占了日常言語活動的45%,聽力是人們語言交際能力的主要方面。在培養(yǎng)學生聽力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抓住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這一學習任務。
一、加強心理疏導
聽力理解是一種復雜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由于聽力特有的瞬時性、不可重復性,同時也由于聽者語言因素與非語言因素的影響,聽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聽力過程中遇到某些困難和挫折是很正常的。要穩(wěn)定情緒,持之以恒,不斷地、大量地聽,聽的材料越多,時間越長,那么聽的效果就越好。
二、營造英語氛圍
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氣氛,努力消除學生因害怕、沮喪、反感而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在課堂上應盡量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從聽懂課堂用語開始,逐漸增加聽力素材的難度,并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與聽力有關的背景知識、習俗、趣聞等,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英語聽力訓練;指導學生課外泛聽,收聽英語廣播、觀看英文電視節(jié)目聽英文歌曲等,使學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別年齡、國家的讀音,擴大知識面,達到提高聽力的目的。
三、強化基礎訓練
從基礎入手,通過講解、示范,幫助演示發(fā)音,辨別相似的音素,進行近音詞、日期、數(shù)詞、否定詞、縮寫的專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語音中的連讀、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讀、重讀等一些詞意語調變化的敏感性以及語速的適應性,排除由于不當?shù)脑~匯學習方法可能給聽力發(fā)展造成的不利因素。
四、培養(yǎng)聽力技能
培養(yǎng)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在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篩取有用信息的環(huán)境,使聽力訓練更接近于實際生活,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材料的關鍵部分,從材料中篩選出必要信息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在聽力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未學過的生詞,對于這些生詞,要依靠上下文、構詞法等來猜測其含意。要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的連貫意思和語法結構以及根據(jù)說話人的語氣、語調、用詞和聲音效果等方法,推測生詞的含義。
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這種訓練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聽懂幾個單詞,還要聽出它們的關系,并把它們作為一個意群、一個整體進行記存,教師則應該相應地注意,說話或在朗讀課文時,不能把意群讀破或把意群內的重音搞錯。
培養(yǎng)學生做筆記的能力??朔捌匮劬?,死用耳朵,少用心記,不用嘴”的毛病,要邊聽邊想,做一些記錄。聽錄音材料時,要求學生把捕捉到的相關信息記錄下來,特別要記錄一些重要的人名、地名、時間、日期、年齡、價格等聽后容易忘記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有助于減輕學生做聽力練習時的記憶負擔,減輕學生的理解障礙,從而輕松地找到相應的答案。
【參考文獻】
[1] 王修偉. 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研究[J]. 校園英語(中旬),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