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
【摘 要】目的:建立測定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有關物質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譜柱(4.6×100mm,3.5μm),流動相A為0.68%磷酸二氫鉀溶液(pH7.2)-乙腈(98:2),流動相B為0.68%磷酸二氫鉀溶液(pH7.2)-乙腈(78:22),梯度洗脫,流速為1.5ml/min,檢測波長為230nm,柱溫為35℃,進樣量為20μL。結果:該方法能將雜質與主成分有效分離,檢測到多個雜質,分離度好,專屬性強。結論:該方法簡單、準確,可作為鹽酸雷尼替丁膠囊中有關物質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鹽酸雷尼替?。桓咝б合嗌V法;有關物質
中圖分類號: R9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8-0179-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8.080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ed substance of Ranitid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Methods The analytical column was Waters C18(4.6×100mm,3.5μm),the mobile phase A consisted of 0.68%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buffer(pH 7.2)-acetonitrile(98:2),the mobile phase B consisted of 0.68%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buffer(pH 7.2)-acetonitrile(78:22).Gradient elution with the flow rate of 1.5mL/min.The detecting wavelength was 230nm.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5℃ and the injection was 20μL.Results This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impurities from Ranitidine and detect multiple impurities with good resolution and strong specificity.Conclusion This methods is simple with accurate results,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ed substance of Ranitid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Key words】Ranitidine Hydrochloride;HPLC;Related substance
鹽酸雷尼替丁為組胺H2受體阻斷劑,能抑制基礎胃酸分泌及刺激后的胃酸分泌,還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臨床用于治療良性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的治療[1]。鹽酸雷尼替丁制劑在儲存過程中對熱不穩(wěn)定,易分解,為保證產品質量,需嚴格控制有關物質的含量[2-3]?!吨袊幍洹?015年版二部[4]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但該方法能夠檢測出的雜質個數較少,限度較寬。我們將各國藥典進行對比研究,綜合各國藥典收載的有關物質測定方法擬定出能夠將鹽酸雷尼替丁與相關雜質進行有效分離的檢測方法,該法分離度好,專屬性強,可同時檢測出多個雜質,能夠為鹽酸雷尼替丁膠囊質量標準的制訂提供參考。
1 儀器與試藥
高效液相色譜儀 戴安U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2010CHT 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天平 梅特勒ME204T及XPE26型電子天平;酸度計 梅特勒SEVENCOMPACT。鹽酸雷尼替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00163-201006,純度為99.8%);鹽酸雷尼替丁雜質A(LGC,批號為77542,純度為96.7%);雜質B(trc,批號為16-GHZ-82-1,純度為94.7%);雜質C(tlcpharmachem,批號為1766-070A5,純度為97.0%);雜質D(sincopharmachem,批號為16-07-1835,純度為88.6%);雜質E(tlcstandards,批號為2077-081A2,純度為97.8%);雜質F(trc,批號為7-SCC-163-1,純度為99.8%);雜質G(LGC,批號為1849,純度為99.7%);雜質H(trc,批號為1-QQS-5-2,純度為95.4%);雜質I(tlcstandards,批號為2062-089A2,純度為98.2%);雜質J(tlcstandards,批號為2139-014A4,純度為91.5%);雜質K(trc,批號為3-EOD-70-1,純度為99.8%);鹽酸雷尼替丁原料(江蘇正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1607011,純度為100.1%);鹽酸雷尼替丁膠囊(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170801,170802,170803,純度分別為99.9%,99.8%,100.1%)。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試藥均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
色譜柱:Waters C18柱(4.6×100mm,3.5μm;流動相A:磷酸鹽緩沖液-乙腈(98:2),流動相B:磷酸鹽緩沖液-乙腈(78:22);檢測波長:230nm;流速:1.5mL/min;柱溫:35℃,進樣量為20μL。鹽酸雷尼替丁與雜質J的分離度不小于1.5。
2.2 溶液制備
稱取膠囊內容物適量(約相當于雷尼替丁130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使鹽酸雷尼替丁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ml供試品溶液于200ml量瓶中,用流動相A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0.5%自身對照溶液;精密量取1ml供試品溶液于20ml量瓶中,用流動相A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3ml至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0.3%自身對照溶液;取雜質J的標準品1瓶(0.00025mg/瓶),用1ml供試品溶液將其溶解,作為系統(tǒng)適用性溶液。
2.3 方法學考察
2.3.1 系統(tǒng)適用性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取系統(tǒng)適用性溶液進樣,記錄色譜圖。鹽酸雷尼替丁與雜質J(峰4)的分離度為3.94,大于1.5,符合要求,見圖1。
2.3.2 專屬性
(1)空白溶劑、稀釋液及空白輔料的干擾
空白溶劑為純化水,稀釋液為流動相A,按處方精密稱取混合均勻的空白輔料6.94mg,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得空白輔料溶液,分別取上述3種溶液進樣,記錄色譜圖,空白溶液及空白輔料對各雜質的測定無干擾,見圖2。
(2)破壞性試驗
供試品溶液儲備液:精密稱取鹽酸雷尼替丁原研膠囊內容物1897.07mg(相當于雷尼替丁1625mg),置25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濃度約為6.5mg/ml。
酸破壞溶液:精密量取1ml供試品溶液儲備液,置50mL量瓶中,加5mol/L鹽酸溶液2ml,室溫放置24h,加5mol/L氫氧化鈉溶液2ml中和,用水稀釋至刻度,過濾,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堿破壞溶液:精密量取1ml供試品溶液儲備液,置50mL量瓶中,加5mol/L氫氧化鈉溶液2ml,室溫放置24h,加5mol/L鹽酸溶液2ml中和,用水稀釋至刻度,過濾,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氧化破壞溶液:精密量取1ml供試品溶液儲備液,置50mL量瓶中,加0.9%過氧化氫1ml,室溫條件下放置20min,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高溫破壞溶液:精密稱取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內容物適量(相當于雷尼替丁65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放于80℃烘箱中6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定容,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ml,置5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光照破壞溶液:取光照5500lx±500lx條件下放置30天的鹽酸雷尼替丁供試品內容物適量(相當于雷尼替丁65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ml,置5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分別取上述破壞性溶液進樣,記錄色譜圖,通過破壞性試驗可知,雜質D在堿破壞條件下含量明顯增加,而雜質C在氧化破壞條件下含量明顯增加,在高溫、光照及酸破壞條件下,溶液基本穩(wěn)定。在上述色譜條件下,產生的相關雜質對主成分峰測定無干擾,各雜質間分離良好,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
2.3.3 檢測限和定量限
精密稱取各雜質對照品適量,加水溶解稀釋制成一定濃度的雜質儲備液,雜質A的濃度為7.8μg/ml,雜質B、C、D、E、F、G、H、I、K的濃度為2.6μg/ml,雜質J的濃度為3.9μg/ml,將各雜質對照品定溶液儲備液及供試品自身對照溶液進行逐步稀釋,當信噪比為10左右時的濃度即為定量限濃度,當信噪比為3左右時的濃度為檢測限濃度。
以上結果表明,本法的檢測靈敏度高,適合鹽酸雷尼替丁膠囊雜質含量的檢測。
2.3.4 線性
精密稱取雜質A 13.31mg、雜質B 12.76mg、雜質C 11.00mg、雜質D 11.52mg、雜質E 6.43 mg、雜質F 13.53mg、雜質G 13.12mg、雜質J 13.65mg、鹽酸雷尼替丁對照品14.09mg分別置100ml量瓶中,加溶劑溶解稀釋至刻度作為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雜質A 對照品儲備液5ml,雜質C對照品儲備液3.9ml,雜質E對照品儲備液6ml,雜質F對照品儲備液3ml,雜質J對照品儲備液1.5ml,鹽酸雷尼替丁對照品儲備液5ml,置同一50ml的量瓶中,用稀釋劑稀釋至刻度,搖勻得線性儲備液一;精密量取雜質B 對照品儲備液3ml,雜質D對照品儲備液3ml,雜質G對照品儲備液3ml,置同一50ml的量瓶中,用稀釋劑稀釋至刻度,搖勻得線性儲備液二。
線性溶液一:分別精密移取線性儲備液一2.5ml、4ml、5ml、6ml置10ml量瓶中,加稀釋劑稀釋至刻度,搖勻。
線性溶液二:分別精密移取線性儲備液二2.5ml、4ml、5ml、6ml置10ml量瓶中,加稀釋劑稀釋至刻度,搖勻。
線性溶液三:各雜質定量限濃度溶液。
精密量取上述線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以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計算各雜質的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確定各雜質的線性關系及范圍。試驗結果見下表。
以上結果表明,以雷尼替丁計算,各雜質在既定的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雜質A、B、C、D、E、F、G、J的校正因子分別為1.04、1.09、1.13、4.07、1.13、1.08、1.17、2.12,均在0.2~5.0范圍內,符合校正因子的要求,可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進行雜質含量測定。
2.3.5 重復性
按溶液制備項下的溶液配制方法,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量取20μl進樣,記錄色譜圖。6份溶液中均檢出雜質A、B、C、G、I、J,雜質含量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進行計算,6份溶液測得的單雜及總雜含量的RSD值(n=6)依次分別為1.1%、3.0%、2.9%、2.5%、3.0%、2.0%、1.1%,均小于4.0%,說明本法重復性良好,自身對照法適用于雜質含量的測定。
2.3.6 中間精密度
按溶液制備項下的溶液配制方法,由不同實驗人員使用同一批樣品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使用不同的儀器在不同的日期進行檢測,分別精密量取20μl進樣,記錄色譜圖。6份溶液中均檢出雜質A、B、C、G、I、J,雜質含量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進行計算,測得的單雜及總雜含量的RSD值(n=6)依次分別為2.0%、3.5%、3.1%、3.0%、3.8%、1.4%、1.3%,小于4.0%。結合重復性項下的6份供試品溶液,12份溶液中雜質A、B、C、G、I、J及總雜含量的RSD值(n=12)依次為1.6%、3.4%、3.4%、3.6%、3.8%、2.8%、1.1%,小于4.0%,說明本法的中間精密度良好。
2.3.7 準確度
使用線性測定項下的雜質對照品儲備液,分別制備出80%、100%、120%濃度的雜質溶液各3份,分別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準確度以雜質回收率表示,試驗結果見下表。
以上結果表明,各雜質在各濃度下的回收率均在90~108%范圍內,且RSD均小于5%,說明本法準確度較好,自身對照法適用于雜質含量的測定。
2.3.8 溶液穩(wěn)定性
按溶液制備項下的方法配制供試品溶液及自身對照溶液,在室溫放置0h、2h、4h、7h、10h、14h、18h、24h、36h后進樣,記錄色譜圖。結果表明,自身對照溶液室溫放置36h,峰面積的RSD值小于4.0%,說明其在室溫36h內穩(wěn)定;供試品溶液室溫放置24h,各雜質的峰面積的RSD值均小于10%,且沒有新的雜質產生,說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24h內穩(wěn)定。
2.4 樣品有關物質測定
使用“2.1”項下的色譜條件及“2.2”項下的溶液制備方法對三批供試品進行有關物質測定。結果:三批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樣品的最大單雜分別為0.12%、0.11%、0.09%;雜質含量之和分別為0.31%、0.28%、0.27%;三批樣品中的雜質均能被有效檢測出。
3 討論
本分析方法要驗證的各項目的可接受標準參考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9101 藥品質量標準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5]。驗證結果表明各項驗證指標均符合ICHQ2及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9101 的要求,驗證有效。與現有文獻報道的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有關物質檢測方法相比,該檢測方法能將雜質與主成分有效分離,同時檢測出多個雜質,分離度好,專屬性強,可用于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有關物質的檢測。
【參考文獻】
[1]唐素芳,郝競.RP-HPLC法測定鹽酸雷尼替丁制劑中的有關物質[J].天津藥學,2007,19(6):12-15.
[2]張耕武.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鹽酸雷尼替丁膠囊中有關物質[J].海峽藥學,2004,16(5):84-85.
[3]吳芳花,雷毅.HPLC法測定鹽酸雷尼替丁注射液的含量及其有關物質[J].中國藥事,2010,24(12):1216-1250.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1103-1107.
[5]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37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