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主管教育部門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怎樣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學校和教師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在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對學生知識的教授,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思想,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并不理想。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模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怎樣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變革,有效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努力的重要方向,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要求在課堂中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廣大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模式的變革中,應當積極響應新素質教育的標準和要求,不斷完善自身專業(yè)素質,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教學切入點,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 教學方式枯燥,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基于應試教育影響,部分初中地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特別是由于部分初中地理老師沒有深刻地意識到新課改意義,也非常抵觸新教學觀念,甚至有的初中地理教師還覺得,多媒體技術應用并沒有發(fā)揮較大作用,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地理教師將多媒體作為主要教學手段,忽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上述教學方式都存在各種問題,對于教師而言,只有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的初中生。
(二) 忽視教材的作用,教學脫離實際
不少初中地理教師不重視教材,覺得教材知識是基礎,無法拓展初中生能力,將重點放在拔高訓練上,造成學生基礎技能較弱現(xiàn)象。還有些初中地理老師忽視理論和實際的聯(lián)系,選擇內容也過于復雜或者空洞,學生很難體會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作為初中地理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初中是地理理論和技能形成的關鍵時期,進而有效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三) 學生參與度低,重視程度不夠
初中生往往更重視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覺得只有學好這三科才能算是好學生。所以,部分初中生不僅不重視地理課程,還不積極參與課程學習,甚至還有的初中生抱著“地理課程可學可不學”的態(tài)度,有的家長也認為,地理課程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也無法有效指導學生的將來發(fā)展。因此,作為初中地理老師,要通過課堂讓學生意識到地理學習的實際用途和重要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 合理利用教具教學展現(xiàn)直觀性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直觀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對教學用具的合理運用,既能將直觀性原則體現(xiàn)出來,又能通過平臺展示出地理教學中抽象的知識點。特別是多媒體教具的運用,既能展現(xiàn)出世界各地的優(yōu)美風景,又能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進而整理出各地地貌,更直觀的理解課本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最終達到教學預期目的。比如,在教學《地形和河流》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具,首先回顧了上學期所學的知識,基于地理要素來對研究問題方法進行分析的方式,也可以用于研究該學期知識,基于某個大洲視角,來對該區(qū)域內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分析,通過東、西半球、四大洋、七大洲相關圖片或者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回顧所學過的知識。然后再引出亞洲,講授亞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輕松的學習新課程知識,最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 引入生活案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性
初中地理學科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涵蓋地理地貌和豐富物產(chǎn),還包含諸多地球生態(tài)問題,在地理教師詳細講述中,學生結合實際,能夠使學生更珍惜當前的生活環(huán)境,也意識到保護家園的重要性。《水資源》一課,教師在講述我國水資源分布狀況、水資源儲存量、人均可利用淡水資源量等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實狀況,進而使其更加珍惜用水。在此基礎上,通過展示我國水資源南北分布的狀況,讓學生意識到南水北調的必要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關注國家時事的能力。如果這些真實的案例只停留在課本上,很難讓學生真正了解,只有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引導,才能讓學生在這些小事中意識到地理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為了解決問題而努力學習,進而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 引導學生思維快速進入課堂
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要重視課堂氣氛的活躍,通過課堂內容的靈活設置,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思維進行學習。例如,講述自然資源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相關圖片和視頻的播放,展示地球上的各類資源,諸如,礦產(chǎn)、水、森林等,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地球資源是如何分布的,特別是紀錄片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該種具有“新穎、細致、高效”特點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和探索中,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提高。播放完視頻后,教師還可以基于教材,通過提問方式展開討論和交流,并引導學生淺談自身觀看感,既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三、 結語
教師的高效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其特點更是不可量化、無法琢磨。對于初中地理老師,要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和調整,找出導致課堂效率較低的原因,采取切實措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初中教學中,地理是非?;A的學科,之所以會長期被忽略,除了教師不重視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課堂效率較低,因此,對于初中地理教學而言,還要緊密結合理論和實踐,促使教學策略更有效,最終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雪梅.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路徑的選擇[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5(05).
[2]梁素瓊.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4(5):200-201.
[3]吳瑜.打造高效課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4):142.
作者簡介:
蔣小麗,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尤溪縣文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