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摘 要]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從教師角色、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三個方面探討初中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7-0053-02
一直以來,體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相對較為傳統(tǒng),課堂創(chuàng)新較少、形式單一、訓練機械,學生對體育課雖然充滿向往,但更多的是向往體育課能帶來暫時的放松,不必束縛在書山題海中。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內(nèi)容興趣并不高,體育課的效果并不突出。許多學生上了多年的體育課,在體育技能、身體素質(zhì)、體育精神等方面都收效甚微。體育是一個民族強大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了健康中國的發(fā)展理念,新課程改革更為體育教學帶來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體育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方式,能夠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本文從實踐出發(fā),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方式,從而為不斷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服務。
一、體育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之教師角色轉(zhuǎn)變
教師的理念決定課堂的走向,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要從改變教師理念開始。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一言堂和生硬灌輸?shù)乃枷?,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實現(xiàn)教學相長。
比如,在教學生學習《廣播體操》時,我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示范的低效教學方式,將廣播體操的第一課轉(zhuǎn)戰(zhàn)到課堂。讓學生對廣播體操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體操動作中介紹每節(jié)動作的鍛煉意義和作用。接著,我用圖片展示每個動作,讓學生體會動作要領,在腦海中形成廣播體操的整體印象。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怎樣記住體操的動作,引導學生逐步了解廣播體操的動作要領。最后,師生集中學習,交流心得體會。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沒有讓學生進行任何實際演練,可是學生卻對廣播體操有了清晰的整體印象,在接下來的實際訓練中,學生很快掌握了動作要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教師轉(zhuǎn)變了自身的角色,才能讓課堂教學真正融入新鮮的血液,體育教學不僅要為學生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奠定基礎,還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新課改的方向和理念、本質(zhì)和內(nèi)涵,在思想上成為新課改真正的踐行者和擁護者。
二、體育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之教學方式轉(zhuǎn)變
1.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就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師道尊嚴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周圍的人。我深知教師的榜樣作用,即:要教學生成人成才,體育教師就應當是榜樣、是領頭羊。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臃腫的身體或者風可吹倒的體質(zhì),怎會使學生對體育感興趣呢?因此,我?guī)资耆缫蝗?,加強鍛煉身體,保持健壯體型,課內(nèi)課外發(fā)揮著領頭羊的作用,積極參與到社團體育活動中,用人格、用知識、用能力發(fā)揮體育的功能和價值,以一個完整的體育人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
2.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索體育的空間
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源于教師的創(chuàng)造式啟發(fā)。教師只有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以開放、自由、合作、探究的方式為學生建立學習體育的平臺,才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才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形成富有體育學科特質(zhì)的創(chuàng)新精神。
如在與學生進行籃球游戲的活動中,我出示了籃球,向?qū)W生介紹了籃球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種類。針對許多男生喜歡觀看NBA比賽的實際,我從他們喜歡的籃球明星入手,讓他們介紹這些籃球明星的“神技”。課堂教學中,我沒有向?qū)W生進行具體的示范,而是讓學生將他們想到、見到、了解的籃球動作和籃球游戲進行介紹,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不由自主地、無拘無束地玩出各種不同的花樣。我請辦法最多、最好的小組和個人進行對全班的示范及講解,其他學生模仿學習。最后,我將學生想到的動作進行綜合,一節(jié)課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也發(fā)揮了教師的引領性。這樣的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鍛煉,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就感和價值感,進一步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增強自信心和獨立性。
3.多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活動
新手段是新思維的表現(xiàn)和載體,教師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是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體育學科本身具有靈活性,探索多樣的教學手段,尤其適合初中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感受體育的魅力和樂趣。如在學習和訓練耐力跑時,我將耐力跑訓練設計為“XX班馬拉松挑戰(zhàn)大賽”,雖然在里程上達不到馬拉松的長度,但是可讓學生在耐力跑的過程中,通過感受馬拉松的比賽氣氛,調(diào)動訓練興趣。我采用分小組訓練的方式,一組訓練,一組當觀眾為跑者加油喝彩,這樣輪流訓練,既完成了教學的內(nèi)容,又創(chuàng)設了比賽的氛圍。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間的互相鼓勵,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自己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zhì)。
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體育課開放性較強的特點,將各種游戲、競賽引入課堂之中,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訓練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體育的樂趣所在。
三、體育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之評價方式轉(zhuǎn)變
1.口頭語言的激勵
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最直接的溝通方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通過語言直接表達出來。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和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既可以是對某個學生進行評價,又可以是對某個小組進行評價,還可以是對整個班級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要抓住重點和契機,才能使評價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如在教學生跳繩時,我請出跳得比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在示范結束之后,我對跳繩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評價,同時指出了學生跳的動作、姿勢等方面的優(yōu)點。學生在我的評價之中進一步增強了信心,聽了我的評價,其他學生也了解到應該怎樣跳更好。評價應避免簡單化和形式化,要具有一定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才能切實發(fā)揮育人功能。
2.身體語言的激勵
體育教學的特別之處是教師可以采用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肢體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如在訓練1000米跑時,每當學生沖過終點,我都會和他們擊掌慶祝。跳繩教學中,每當學生在速度和花樣上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時,我都會為他們豎起大拇指。對于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學生,看到他們有進步時,我都會摸摸他們的頭,投以贊許的目光。以無聲的語言向?qū)W生傳遞贊賞和鼓勵。這些肢體語言,表達著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關心、指導和幫助、鼓勵和贊許,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帶來力量和勇氣。
3.書面文字的激勵
體育課雖然以室外訓練為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與文字性的評語激勵絕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書面文字對學生進行評價。為了能夠記錄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我設計了學習卡。每個學生一張學習卡,每節(jié)課后我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價。在評價欄中,我不但記錄下學生對動作技術要領的掌握情況,還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每個學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撰寫綜合性的評語。初中畢業(yè)時,我會將三年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作為其體育學習的成長記錄,使體育教學更加人性化和專業(yè)化。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關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習慣,探索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式,對深入開展體育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體育教學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不斷嘗試和探索。
(責任編輯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