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晗
摘 要:在當今這樣一個全球信息化的時代,多媒體、網絡等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在生物教學中,合理巧妙地應用信息技術,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學習和交流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時間和空間,而是進入了一個全球信息化的時代。在教育教學領域中,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知識、提升技能、更新理念才能跟緊時代進步的步伐,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常規(guī)教學形式更為豐富多樣。目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頻繁,在這里,我想談一談自己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時產生和積累的一些想法。
一、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輕松掌握。那么,如何使每一課不是徒勞的收獲?我認為教師首先應該好好思考如何才能迅速吸引學生,并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時適當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我主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在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了一些嘗試:
1.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參與學習,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進行教學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采取一切可能的教學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眼球。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搜集大量的教學資料,對有用的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快速呈現(xiàn)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很多教師都體驗到它的快速、方便、易儲存的功能。教師可以提前做好課件,把上課需要呈現(xiàn)的問題都可以提前做在課件上,既清楚又快捷,還可以配上圖片和動畫,問題的背景一目了然,有些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通過課件進行規(guī)范示范,這樣課堂中就不用花大量的時間來臨時抄寫題目,不僅可以增加課堂容量,還使整堂課的節(jié)奏顯得更緊湊,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投影儀展示、通過手機QQ和電腦QQ上傳手機所拍的照片)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展示并加以點評。
二、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1.動態(tài)展示教學問題,挖掘知識內在聯(lián)系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問題,有時需要對一些問題進行動畫演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課前準備教具。然而,這種教學方式操作比較繁瑣、費時,操作過程不夠精細。有了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軟件課前制作好課件,動態(tài)展示生物現(xiàn)象,教學過程中只要控制按鈕便可隨時演示和重復演示。比如在講解細胞分裂(特別是減數分裂)這一難點時,如果把分裂過程用動畫形式展示,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分裂的特點。
2.巧妙轉變思維形式,真實感受可視思維
高中生物中有些知識很抽象。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多時候教師只能通過口述講解知識點,久而久之,結果便是老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累,效果卻并不怎么好。有了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思維轉變?yōu)椤翱梢暋彼季S,便于學生理解,它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以及DNA復制和轉錄翻譯過程,使用多媒體可以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
三、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教育學生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求同存異的精神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并解決問題。例如講解完孟德爾選擇豌豆作為雜交實驗材料原因后,展示一些常見的植物圖片(玉米等),提出問題“參照孟德爾選擇豌豆的原因,你覺得這些植物中也有適合的嗎?為什么?”
四、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有必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信息技術彌補了很多以往教學模式中不盡理想的教學效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我們對信息技術應該有許多誤解。
1.課堂教學不能沒有板書
整堂課,教師不做任何板書,只是對照一張又一張的幻燈片一個人從頭講到尾,學生也不做筆記,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甚至來不及思考和消化知識點,屏幕就已經被切換了,所以學習神經始終繃得很緊,有些學生實在堅持不了,從此就失去信心了。因此,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將信息技術和板書進行合理應用,把握好教學容量和教學難度,控制好教學速度,努力做到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兩頭兼顧。
2.課件內容要有實效,不能一味追求花炮
現(xiàn)在很多老師的課件畫面很精彩,還時不時插入一些配音,好像整堂課上得有聲有色,實際效果如何?如果你在學生當中做過調查,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你的課件印象比較深刻,而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卻比較模糊。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追求實效。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我們需要將課件做得生動形象,但絕不是花炮。
3.教師不能過分依賴課件
有些教師把課件做得很細,很全面,將上課要講的大部分內容做在課件里面,上課時只顧自己一個人表演,從來不給學生思考和發(fā)言的時間,將學生變成了自己的秘書,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應更加重視知識的應用,重視情感的滲透,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信息技術解決了很多教學中一直困擾師生的問題,在教學中合理利用能使學生喜歡學習,并主動探索。當然,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更靈活、更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還是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