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要:漢語言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漢語言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促進社會的進步。本文從“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式,挖掘語言規(guī)律”“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解疑中進步”三個方面入手,就高職院校漢語言教學策略進行初步地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文學研究;語文教學
目前,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漢語言教學仍然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并沒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教學模式守舊。為了提升漢語言文學課的教學效果,筆者采用了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就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指導。
一、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挖掘語言規(guī)律
大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鬃诱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師應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強化師生之間的合作。
例如,《現(xiàn)代漢語》這本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必修教材,筆者在講詞義的聚合——語義場這部分知識時,讓學生讀教材,思考什么是同義義場?這個概念學生之前并沒有接觸過,要弄懂同義義場,首先要明確語義場的概念:有共同特點的語義構成的場叫語義場,意義相同或者相近的詞構成的語義場叫做同義義場。之后,筆者講解了同義詞的好處。同義詞可以使語言更委婉,我國在表達時一般不用“死”這個字,認為這個字是不吉利的。因此,在表達時,我們說:“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筆者讓學生思考,哪些詞語還可以表示死亡的含義。學生列舉了逝世、過世、作古、去了等詞語。筆者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避諱的詞。學生積極的思考,舉出了很多例子:一個女孩比較胖,我們不說胖,而是說這個女孩很豐滿,等等。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一邊聽課,一邊思考。
二、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指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方式來進行漢語言文學知識的講授,各種各樣的圖片以及動聽的音頻資源使教師的講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于教學中,能夠使?jié)h語言文學教學更具有魅力。
例如,筆者文在講漢語言學知識中的口語表達方式時,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筆者先講到在口語表達中,語音要悅耳動聽,語氣需豐富多變。在普通場所,語速比較適中,在朋友聚會的場景下,人們的語速比較隨意。而在莊重的場合,語速一般比較慢。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不同語氣的音頻,引導學生感悟語氣不同所產(chǎn)生的不同的感受。在口語表達中,可以運用一些身體語言,包括體態(tài)語等。在體態(tài)語中,眼神最能細膩、深邃的表達感情。例如,李小龍的堅毅的眼神,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了李小龍的圖片,學生們可以直觀的看到李小龍眼神的堅毅。體態(tài)語還包括微笑,微笑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給交際過程帶來平和的氣氛。一些體態(tài)語表示某種特點的感情,如果某個人兩個手臂交叉在一起,則表示了一種冷漠的態(tài)度。筆者運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些雙手交叉的人物圖片,使學生感受到這種體態(tài)語表達出的感情。
三、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解疑中進步
探究式教學也稱為研究式教學,學生在探究式的教學氛圍中,學會了觀察和分析問題。
探究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提高學生觀察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進行探究。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只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其他的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自己完成。
例如,筆者在教《現(xiàn)代漢語》這門課中的第六節(jié)音變這節(jié)課時,第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輕聲和兒化的教學,這節(jié)課筆者并沒有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筆者先讓學生看課本,總結兒化的概念。然后舉了幾個例子,例如,畫兒這個詞就是把兒和畫的韻母結合成一個音節(jié),寫作uar,北方多兒化音,兒化可以表示親切、溫和的感情色彩。如,臉蛋兒,小孩兒。兒化音也可以表示細小的事物,例如,勺兒、碗兒。之后,筆者引導學生探究兒化的音變規(guī)則,學生們讀完課本之后,總結出了當韻母不同時,兒化音的規(guī)則也是不同的。之后,筆者運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幾段兒化音的繞口令,讓學生朗讀,并體會兒化音的音變規(guī)則。教師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化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漢語言文學知識的重視,提高學生的漢語言基礎知識。高職院校也應建立相應的實習、實訓基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只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演練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學生與行業(yè)直接接觸。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講解一些寫作知識,引導學生寫一些詩歌、小說、以及電影評論等。
參考文獻:
[1]程芹.關于高職高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的思考[J].留學生,2016(09):193.
[2]李琦.淺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創(chuàng)新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0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