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瑜芳
[摘 要] 核電作為高技術含量的新興能源行業(yè),對于員工知識技能及團隊協助的要求較高。員工培訓是核電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從識別培訓需要、設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培訓實施與評估全過程做好員工培訓,尤其是團隊培訓。如何保證培訓的成效,是培訓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某核電企業(yè)員工開展的“研修”式團隊培訓為例,就培訓中的有益探索與創(chuàng)新進行介紹和簡要分析。
[關鍵詞] 研修;團隊;培訓
1 引 言
在我國電力需求日益增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被高度關注和重視的情況下,核電企業(yè)作為新興的清潔能源供給力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呈現出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同時核電企業(yè)技術含量高,對員工知識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求更高,如何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專業(yè)技能水平,使核電管理技術團隊快速成長,成為人力資源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嘗試和創(chuàng)新更為有效的培訓模式,某核電企業(yè)策劃組織了一次多部門、多人參與的研修式團隊培訓。
2 研修培訓的準備
2.1 培訓形式的選擇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許多企業(yè)和從業(yè)者都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各種培訓機構,培訓課程多不勝數。但目前許多培訓還采用課堂教學的“填鴨”方式,這樣的學習形式對受訓者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感覺枯燥乏味,“紙上談兵”缺乏針對性和情景感。美國培訓與開發(fā)協會研究表明,作為企業(yè)和雇主,不應當忽視非正規(guī)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調查顯示,雇員在工作中學習的知識80%不是來自正規(guī)的培訓,而是來自非正規(guī)的途徑。
所以此次研修培訓就要突破教室四壁,選擇深入實際,到同行業(yè)其他處于不同建造或運營階段的標桿核電企業(yè)班組、一線崗位開展實地學習。這些企業(yè)各有特點,有的已建成運營多年,有的即將投產,有的正在建設,幾乎可以展現核電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加之其在生產運營、工程建設、管理經營上各有其先進經驗及做法。因而深入崗位、班組,由實際工作負責人、工程師、班組長而非培訓機構的講師來進行師傅帶徒弟式的授課,使參訓人員能夠更直觀的獲取更多信息和經驗。
2.2 人員準備
如何從公司數百名員工中選派合適的受訓人,這是培訓策劃準備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之一。不僅要考慮到員工的實際需要、吸收能力,更要保證研修培訓后,知識技能的運用和再推廣效果。因此,以工程及生產領域的管理技術骨干為主,共60名受訓者,其中絕大多數具有5年及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具備相當的技術水平和一定的管理技能。包括中層干部8人,基層干部15人;具有正高級職稱6人,副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8人。他們或是某個部門的帶頭人,或是某個專業(yè)的專家,但由于來自不同的領域,對核電建設運營全的系統過程不甚了解,對于公司整體流程及團隊協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2.3 培訓目的與目標
在研修培訓成型之前,首先要明確目的,并設定目標,才能夠保證研修培訓有一個正確的開始。目標不應是空中樓閣,而應該是預期目的與需求的真實反映;不應是受訓人單方面的想法,更不能是管理者強加給受訓人的。
為了制定明確合理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帶著問題去,帶著成果回。培訓組織者與每一位參訓人共同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書,計劃書由本人參與制定,經部門負責人審核通過后,交人力資源部門批準備案,并作為未來培訓成果考核檢驗的依據。
3 研修培訓實施支持與保障
3.1 組織保障
首先,此次研修培訓的參與人員均為生產、工程領域的管理技術骨干,承擔著公司工程建設和生產準備的主要工作任務,在日常工作異常繁重的情況下參加較長時間的研修培訓,對日常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就需要得到公司各級領導和多部門的支持與配合。既保證研修活動的順利開展,又盡量減小對日常工作的影響。
其次,由于此次研修的目的地為同行企業(yè)或兄弟單位,在對外聯絡協商環(huán)節(jié)中,由公司統一接口對外聯絡,大大提高了協商的效力,增加了研修培訓開展的可行性。
3.2 經費保障
要開展成功的培訓,必要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此次研修經費本著統籌兼顧,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統一測算立項,??顚S?。既保證了研修活動的成功進行,又避免培訓成本浪費,有利于培訓經費的管理,使有限的經費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3.3 實施過程管理
參與此次研修培訓共60人,生產技術等領域數個部門。為了使研修培訓成功開展的同時,盡量不影響各部門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因而在合理安排工作的基礎上,將參訓人員分為6個研修小組,歷時近3個月,分批次奔赴各對口單位進行研修。
6個研修小組,設組長及聯絡人。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行動,以團隊為單位開展研修培訓。小組成員來自不同部門,在團隊培訓中,通過“課題式”“流程式”“體驗式”“融入式”等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對于不同領域的學習,做到既有針對性,又兼顧互補借鑒性。同時,這樣的團隊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益的團隊建設過程,讓不同領域、不同部門的人員增進了解與溝通,對外也展現企業(yè)團隊良好的精神風貌。
4 成果與經驗推廣
每位參訓人員研修完成后,都按要求提交了頗有價值的研修報告。研修報告與計劃比對,在總結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反思與經驗反饋。此次研修培訓的目的,首先是要加強技術骨干隊伍建設,提升其技術技能水平,但絕不僅僅于此?!叭〗浕貋磉€要誦經”,要讓參訓人在自我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時,交流推廣他們學到的優(yōu)秀經驗,帶領企業(yè)更多的技術人員達到技能水平的整體提升,從而為公司的戰(zhàn)略發(fā)展做出貢獻。因此,在“走出去”的研修活動結束后,人力資源處繼續(xù)組織策劃了后續(xù)四大推廣交流活動,多角度、多層次,擴大研修受益范圍,覆蓋全公司。
4.1 研修培訓總結
召開研修總結大會,全面總結研修開展情況,由各研修小組組織分別進行小組總結,認真聽取參與人員的反饋,為今后此類活動的開展提供寶貴經驗。
4.2 成果交流講座
由各部門推薦,選派各領域代表開設研修成果交流講座,更直觀更生動的向各專業(yè)領域人員介紹研修成果及行業(yè)優(yōu)秀的管理經驗。公司近200人參與講座,通過積極的討論互動,帶來了好的經驗和新的思路。
4.3 優(yōu)秀研修報告匯編
篩選優(yōu)秀的研修報告集結成冊,分發(fā)各部門,作為日后交流學習材料和新員工崗位培訓素材。
4.4 各領域內部交流
參與研修培訓的各部門,分專業(yè)領域有針對性地自行開展交流活動,力求以點帶面,博采眾長。
5 對未來培訓工作開展的思考
5.1 此次研修不同于以往培訓之處
非培訓機構開班授課式培訓,而由行業(yè)標桿企業(yè)中專業(yè)技術強人擔任老師,雖沒有專業(yè)講師的技巧,學習內容卻更加實用,更有針對性,對日后實際工作更具參考價值。
受訓人大多深入崗位班組,通過“課題式”“流程式”“體驗式”“融入式”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團隊為培訓對象:以團隊為培訓對象,根據受訓人的需求不同,既有針對性,又擴大了交流范圍,對其他相關領域進行學習和了解,獲得更多寶貴經驗。
5.2 建立學習型組織
現代企業(y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應當重視員工全面素質的提升,以提高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要在重視建立培訓的長效機制的基礎上,補充完善監(jiān)督機制和效果評估體系,對培訓實施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對培訓資源投入的效果進行檢驗,使之不流于形式,真正將企業(yè)打造成為學習型組織。
6 結 論
企業(yè)組織開展培訓工作時,常面臨高層不重視,中層不支持,基層不理解的局面,導致培訓組織實施部門孤立無援。應當充分認識培訓的必要性和價值,培訓不是為了解決困難的臨時救火行為,不趕時髦培訓,什么流行就培訓什么。而是著眼未來,以企業(yè)戰(zhàn)略為導向,與個人的成長發(fā)展結合起來,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培訓課程,富于創(chuàng)新的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全方位,更有成效的培訓。本文中介紹的研修培訓,涉及領域部門廣,參與人數多,培訓效果好,是我公司在人力資源開發(fā)工作中,尤其是團隊培訓開展中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資源管理[M]. 10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 [英]David Leigh.團隊培訓手冊—團隊培訓方案的設計與實施[M]. 石孟磊,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