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偉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學校工作質(zhì)量的縮影,可以說,班主任工作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校工作質(zhì)量,影響著未來公民的素質(zhì)水平。因此,班主任教育學生要德育為先、以身作則、尊重學生人格,用愛心打造學生的天堂。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愛心教育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搖籃,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礎。教育工作作為一項事業(yè),多么需要我們用愛心去經(jīng)營;班務工作作為一門管理,又多么需要我們懂藝術、會經(jīng)營!如何經(jīng)營和管理一個班集體呢?愛心是前提和基礎。班主任只有通過適當?shù)那楦薪涣?,用廣博的愛去教育人、影響人、鼓舞人、塑造人,才能走進學生心中,班主任工作開展起來才能游刃有余,取得好的效果。
一、尊重和愛護學生的人格
如果說教育是愛的藝術,是愛的事業(yè),那么班主任就應該是播撒愛的使者。每個人都有尊嚴,每個學生都想得到老師的認可和學生的尊重。我們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勁頭,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在做人上動真心動真情,才能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fā)生變化,最終走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因為愛是人類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想得到周圍親人的關愛和溫暖,甚至動物也如此。更何況離開父母的小學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愛,特別是班主任的關愛。許多學生往往把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懷,愛護與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聯(lián)系在一起,同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和人格價值聯(lián)系在一起,在每個不同的學生心中留下不同尋常的心理分量。越是威信高的班主任,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沖擊力。如我們在面對班上的差生時,應該用良言相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單憑批評、訓斥是不行的,諷刺、挖苦只能對他們的心靈構(gòu)成打擊與傷害。因為這些差生的壞習氣是長時間形成的,要一時糾正很不容易。若用粗暴的方法對待,往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學生能得到教師的愛就是得到了贊許、表揚和鼓勵,就會在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從而激起學習的興趣,接受老師的教導,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積極上進,有同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力量。
二、創(chuàng)造溫馨的班級環(huán)境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huán)境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培養(yǎng)一個具有溫馨氣氛,良好學風和班風的班集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班主任能否以科學有效的方法為班級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心理環(huán)境,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的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將是決定教育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
首先,樹立良好的班風。班級是一個整體。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它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集體主義教育是班級思想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還需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
其次,樹立良好的學風。一是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第一,引導學生確立目標,明確自己在班級里要達到什么樣的位置;第二,反思過去的學習,找到阻礙自己進步的科目;第三,對癥下藥,真正地在薄弱科目上花工夫;第四,補救弱項,鞏固優(yōu)勢科目。二是要挖掘?qū)W生的自身需要,培養(yǎng)學習自覺性。開展以“習慣養(yǎng)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的主題班會,強調(diào)習慣的重要性,把習慣與一個學生是否有責任心,是否能進步,是否要學習聯(lián)系起來。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德之魂在于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師生交往的粘合劑。作為班主任,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有任何歧視心理,不做任何歧視的舉動,積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打成一片,特別是對差生的愛護、幫助更為重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貼心人,多和學生談心,使學生不望而生畏,消除恐懼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標準,對學生形成情緒穩(wěn)定、自信樂觀的性格,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是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
四、提升自身的人格,言傳身教
教師應注重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從注重自身積累入手,關愛學生、寬容學生、尊重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建構(gòu)人格力量。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內(nèi)化為自己的學習觀、價值觀、人生觀,不斷進取,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
尼采說過:“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弊鳛榻處?,有豐富的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教師必須具有人格魅力。黑格爾說:“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苯處煹牡赖滦摒B(yǎng)、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教師為人師表,用自己美好的師德形象影響教育學生,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發(fā)展,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總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要有愛心,要有耐心,要用真誠對待孩子們,要真正的熱愛班主任這個工作。因為,無論干什么,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愛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