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靜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初中英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已經(jīng)不滿足于照本宣科的呆板化授課模式,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設計契合學生理解范疇的英語內容,糅合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從被動的求知轉化為主動的探究,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打破課堂的封閉限制,讓學生的思維盡情地徜徉在英語的美好情境之中,感受到英語的樂趣,不由自主地完善自身素質,達到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8)05B-0095-02
初中英語需銜接學生的前期基礎,并為后續(xù)英語的組織構建作好鋪墊——既要帶領學生完成對小學時期所學英語基礎的梳理和鞏固,又要為后面的英語學習夯實根基,這個承上啟下的英語教學任務可謂十分繁重。
所以,教師必須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遵循新課改倡導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去組織教學。那么,以往教師習慣性的課堂“獨裁”就需要轉變。教師不再是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的英語傳道者,而要精煉語言,預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不人云亦云地隨波逐流。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英語經(jīng)驗與課外累積,用英語表述出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認知,教師應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積極地鼓舞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出個性化的見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與內心的滿足,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逐步提升。
一、提高興趣、激發(fā)自主熱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xiàn)代教育學家也提出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的言論??梢?,古今中外,教育學家對“興趣”在教學中的價值的認可程度頗深。在教學實踐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缺乏興趣的英語課堂呈現(xiàn)的是呆板化的反饋,學生的興趣不高,教學的流程也就無法高效地開展,學生恐懼英語,厭惡英語,自主的熱情也就隨之消退。
所以,教師應糅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契合初中學生理解認知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英語激趣教學,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導入新鮮、有趣的元素,讓英語課堂始終充滿生機。例如:教學人教版“Don't eat in class”時,對于此類規(guī)范性的內容,學生往往不敢說出實話,這樣的英語課堂注定索然無味,教師可由自身牽引:“I used to eat snacks in class...”學生頓時對教師這樣的表述感到好奇,思維就聚焦到英語教師的身上。一語激起千層浪,看似普通的一句話,瞬間打破了課堂的沉悶,讓英語課上昏昏欲睡的學生也都側耳聆聽,想要一探究竟: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讓教師這樣不惜“自黑”呢?這樣,教師就帶動了課堂的英語氣氛,在學生興致盎然的情形下,教師又賣個關子,讓學生猜測:“What did you eat in the class at the time?I can't think about it a bit...”學生開始竊竊私語,不由自主地互動起來,由“Don't eat in class”這個主題產(chǎn)生了無限的幻想,趁此機會,教師再問:“What did you eat in class?”學生的思維就像放開了閘門的洪水,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或者他人的過往:“A classmate often eats potato chips in class.”“Once again, I was too hungry to eat pancake in class.”學生的回答令人嘖嘖稱奇,在自由的表述空間下,學生反饋的英語表達內容五花八門,衍生了諸多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教師應全程掌控課堂的發(fā)展情況,將學生引導到重點詞匯、詞組、句式等內容上來,讓學生在仿若聊天一般的趣味課堂上潛移默化地牢記:“make it a rule to do sth、obey the rules、 school rules、Don't run or sing in the hallways、have a fight with sb”等,最后不要忘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Don't eat in class”,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辯論闡述,學生對于此刻教師提出的建議也更能接受,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二、關注個性,提高自主水平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內因外因的影響,到了初中階段已經(jīng)凸顯出較大的個體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體知識吸收能力參差不齊,想要在集體教育中促進每一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還需要教師對癥下藥,針對學生的各方面需求進行英語的任務設定,也就是新課改下英語課堂盛行的分層教學。例如:教學“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要求基礎較差的學生掌握以下單詞:“prepare”“prepare for”“ exam”“flu” “another time”“catch”等,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則要在鞏固單詞的基礎上嘗試翻譯課文。再比如:在課上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提問:“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在學生回答:“Sure, I'd love to.”的基礎上,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補充還有沒有其他回答,讓每個學生都能基于自身的英語水平找到自主學習的方向和深度。
三、導入新知,拓展自主空間
學生的自主能力發(fā)揮一般依賴于教材,受到教材的內容限制,思維難以發(fā)散,只能單一地進行英語思考,教師可利用現(xiàn)階段的新型技術手段,以拓展內容,填補教材的空缺。例如:教學“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on vacation”這一主題,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課堂上,教師將空間進行拓展,學生將自身的度假經(jīng)歷以英文闡述,并設計英語小劇場,有的學生將“Go to Beijing for a holiday and climb the Fragrant Hill”這樣的情節(jié)引入課堂中,原本教材中沒有提到的一些風景、地標都成為了課堂中的填充物,教師應做好從旁點撥,在學生沒有接觸到的一些英語內容上予以恰當?shù)刂敢?。再比如:教學“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時,除了教材上的:“do the dishes”“make the bed”“take out the rubbish”“ fold the clothes”“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living room”外,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歷還會填充:“Clean the room and pick up the coins.”這樣的內容,從學生熟知的英語情境著手,將英語遷移到實際應用中,能夠在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中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四、開展合作,迸發(fā)自主創(chuàng)意
合作是學生積極發(fā)揮自主性的途徑,教師可開展課堂合作,讓學生查漏補缺,以思維火花的碰撞,衍生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意。例如:教學“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教師可以以合作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記憶英語,讓小組成員“你比我猜”,讓重點單詞變?yōu)閯討B(tài)化的內容,學生在猜錯的情況下,會更用心地掌握更多的課程內容,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再如:教學“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時,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討論:“My parents how I”,有的學生構建合作情境,輕松地回答出:“My mother didn't allow me to eat breakfast.”還有的學生表述較為直接:“My father doesn't allow me to fall in love.”合作中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于一些“特殊”的表達,教師更多的是鼓勵與關切,因此,學生自主創(chuàng)意的英語表述方式層出不窮,繼而再利用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角色合作演示,讓學生分別扮演家庭成員,有“couple”“child”“mother”等,以合作的形式表演英語課堂話劇,將文中需要學生記憶的詞匯等均糅合到話劇中來,類似于幼年時期的“過家家”,但又基于童年游戲之上,賦予英語的情景色彩,體現(xiàn)出:“I have to study too much so I don't get enough sleep.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so I don't have any free time to do things I like.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have too many after-school classes.”等重點部分,教師在合作中,既不能干擾學生的主體思路,又要做好適當?shù)狞c撥指引,以免學生忘乎所以,偏離教學任務的軌跡。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課堂反饋,利用寓教于樂的多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徜徉在自主學習的舞臺,達到開展全面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寶利.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初探[J].教育(文摘版),2015,(4).
[2]黃孝明.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初探[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4).
[3]崔杰鑫.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