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缺乏新穎,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把握不夠。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習技巧,從而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應用
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涉及領域較廣、內容較多,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憶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記憶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很多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很模糊,更難做到融會貫通。為此,教師可以借助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一、 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
首先,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知識內容較多,很多學生容易忘記學習過的知識點,而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解決這樣的問題;其次,思維導圖能夠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后,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推動學生全面性的發(fā)展。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網絡知識體系時,需要一定的思維記憶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 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做筆記
所謂的思維導圖屬于概念教學的一種形式,主要是以某個知識點為核心,無限延伸到其他的知識領域,從而建立知識網絡體系。但是,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核心知識的確認,它必須是所有知識內容的連接部分。接著,由老師引導學生理清思路,發(fā)散思維,逐步建立完善的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記憶程度與學生的學習成果息息相關。所以,課堂的筆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作為后期復習的依據,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所以,一般情況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重點知識部分進行標記,比如劃線、涂色、標記數(shù)字等,對于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加深標記。這樣,在以后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非常清楚地區(qū)分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筆記要簡潔,不能過于復雜。所以,在學生做筆記時,老師需要告訴學生如何精簡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從劃線、涂色等處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進而進行思維上的延伸。例如,在進行“基因的本質”教學時,為了構建思維導圖,學生需要對DNA分子結構和DNA的復制等知識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其中,DNA是主要的遺傳的物質為一核心知識,驗證“DNA是遺傳物質”的內容較為復雜,教材中列舉了多個經典實驗。老師可以幫助學生使用簡單的技巧,加深相關知識的印象。比如,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對比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中兩者物質之間的區(qū)別。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另外,思維導圖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都是發(fā)散性思維,而這種思維需要的是創(chuàng)新。所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保證學生構建完整知識網絡體系的重要前提。
(二) 在復習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在高中生物的復習階段,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好方法。所以,在進行復習時,教師必須要使用多元化的復習方式,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區(qū)分。最后,將所有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程序化、規(guī)整化的知識結構體系。此外,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將零散的知識連接起來,形成重要的知識點,然后由知識點形成模塊,最后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既可以整合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例如,在進行“細胞知識”的復習時,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復習知識的核心——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知識主要包含了細胞的分類、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細胞作為一個生命系統(tǒng)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等。為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以細胞為網絡知識體系的核心,主要分散的知識內容有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細胞核、細胞膜、細胞器、細胞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應、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等知識點,然后構建相對完善的知識網絡框架。最后,由老師帶領學生逐步分散知識點,從而完善網絡知識體系。比如,細胞膜的分支內容,主要包含了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還有就是細胞膜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tǒng)的重要意義。
(三) 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
隨著時代的推移,我國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地發(fā)展。為此,教師必須跟隨時代的腳步,創(chuàng)建新的教育方式。當前,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會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由老師發(fā)布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開展交流會,讓學生互相交換意見。然后,根據每一個學習小組成員的意見和看法,進行總結分析,最后確定實施方案。在這整個過程中,主要就是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解決不同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為此,老師需要引導學習小組確定思維導圖知識的核心,然后再將核心知識點進行交流,最后確定關鍵內容。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生物科學與環(huán)境保護”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前分析一些問題。比如,二氧化硫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如何減少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生物富集的作用?等等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合作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和探討,并由小組代表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對于人們的消費行為、生物性的污染和室內污染等知識,都需要以環(huán)境污染為核心,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接著確定思維導圖的核心內容,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由學習小組的其他成員填充內容,最后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主要是以樹狀圖或者概念地圖的形式,呈現(xiàn)相關的生物學習內容。一方面,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網絡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另一方面,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由于概念性的知識內容較多,涉及領域較廣,所以非常適合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學習和復習。所以,老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項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能使學生學會一種學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思維導圖學習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應該是逐漸養(yǎng)成的,不能急于求成,要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這樣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高玉婷,郭天印.思維導圖在國內高中學科教學中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11):108-110.
[2]孫志妍.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6,(10):53.
[3]卜濤.淺談高中生物課中思維導圖教學[J].生物技術世界,2015,(5):123.
[4]任夢然,夏曉燁.例析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10):80-81.
作者簡介:房志兵,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