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織,高校班級中主要包含團支部、班委會兩個組織,這兩個組織在良好班風建設、班級管理、班級文化活動開展等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主導地位。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應明確雙方責任,促進雙方工作的協(xié)調(diào)進行,促進雙方的有效協(xié)作,實現(xiàn)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
關(guān)鍵詞:新形勢;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
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實施中存在幾方面不足,如,干部隊伍的缺失、班團協(xié)作不暢、工作體系的不健全等,影響頗為嚴重,對此,應制定有效的完善措施,保證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順利實施,以下主要針對這幾方面內(nèi)容展開分析。
一、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中的不足
(一)干部隊伍的缺失
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主要指的是班委會和團支部的共同協(xié)作工作機制。但從實際的實施情況來分析,由于干部隊伍的缺失,使得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很難順利實施下去,而且,由于干部隊伍的缺失,也使得高校團支部和班委會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其中問題較多的是出現(xiàn)在團支部上[1]。在班級團支部管思想、班委會管行動,由于在開展團支部工作形式較為單一,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性,活動組織過于勞動,使得青年學生的參與性并不高,也將使得團支部在班級中的認可度并不高,逐漸或弱化學生的思想。
(二)班團協(xié)作不暢
要實現(xiàn)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需要班委會和團支部之間進行有效的協(xié)作,才能促進班團一體化工作的順利開展[2]。但現(xiàn)階段高校團支部和班委會在工作上缺乏有效的協(xié)作機制,基本都是各自為政,尤其是在高校班風、學風的建設當中,兩者因協(xié)作不暢沒有形成合力,進而影響到班級集體的凝聚力。
(三)工作體系的不健全
高校共青團工作體系的是否健全,直接影響到班委會、團支部雙方的工作效率,而且工作體系應結(jié)合班級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完善工作體系,才能將其效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3]。而現(xiàn)階段高校共青團的工作體系還不夠完善,雙方工作體系獨立性較強,兩者之間在工作過程中很少進行溝通,更缺乏工作信息的往來,這也是造成班團一體化工作無法順利實施的主要因素。
二、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完善策略
(一)強化班團一體化干部隊伍
通過上述的分析,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實施主要受到干部隊伍素質(zhì)的影響。因此,在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應重視“班團一體化”干部隊伍的建設,才能為保證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chǔ)。從角色上分析,團支部在班級中主要管思想,班委會在班級中則主要管行動,分別充當主導者和執(zhí)行者的角色。在干部隊伍強化中,團支部應嚴格按照上級團組織的指導,積極開展團組織建設、黨團知識學習、基本團務工作等,不斷強化自身素質(zhì)水平,不斷增強共青團員質(zhì)檢的溝通和聯(lián)系,促進相互進步,為促進“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chǔ)。而班委會則主要根據(jù)學院、系部所提供的工作技術(shù),有序的開展班級日常管理。同時班委會應加強日常學習,不斷提升人員的工作水平、思想覺悟,才能真正投身于班級管理的各方面工作中。
(二)明確職責促進班團協(xié)作
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實施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現(xiàn)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不暢,因此,在新形勢下,應通過明確職責的方式促進班團之間的協(xié)作。首先,團支部和班委會應做到分工明確,充分發(fā)揮出各自的職能,保證職責的相互獨立性。同時,在工作中要體現(xiàn)出相互溝通協(xié)作,通過信息交流等方式,不斷優(yōu)化班團的整體工作效率,為強化班級管理水平、加強文化活動開展、促進學生養(yǎng)成健康理念有著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校風、班風、團風的建設中,更是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其次,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實施應明確一個共同的目標,建設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是班委會和團支部的終極目標,才能為這個終極目標共同努力,進而促進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順利實施。再次,也能夠構(gòu)建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協(xié)同工作的保障機制,實現(xiàn)對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的推動和保障,促進兩者之間的協(xié)作發(fā)展,共同進步。
(三)建立健全的一體化工作體系
在新形勢下應積極開展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但由于工作體系的不完善,導致班委會和團支部之間的工作缺乏協(xié)調(diào)性,甚至對雙方的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無法順利完成上級做交代的工作任務。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實施,則需要建立健全的一體化工作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促進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例如,在開展活動之前,應充分考慮到活動的性質(zhì)、類型、要求等,結(jié)合這些信息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工作體系,并在工作中明確班委會、團支部的各自職責分工,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活動開展的效果,可以經(jīng)一步深入?yún)f(xié)調(diào)內(nèi)部職責和資源整合,同時應做好評估信息的反饋,針對實際工作給予有效的指導,提升“班團一體化”工作效果,使得“班團一體化”工作更加流暢。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發(fā)展下,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實施,對營造良好的校風、班風以及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很難順利開展,尤其是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會受到人員因素、職責因素、協(xié)作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影響到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效率。在本文的分析中,筆者主要對當前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實施的幾方面問題進行探討,同時也提出了“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實施的幾方面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茅佳.高校班團一體化建設運行機制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6):245-246.
[2]夏京璟.淺談當前形勢下高校班團建設工作[J].文教資料,2017(16):146-147.
[3]黃媛媛.新形勢下高校班團一體化協(xié)同工作機制建設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6,15(03):84-87.
作者簡介:吳若熙,淮海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