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蘭
【摘要】 目的:評價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36例的臨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診治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36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對照組血沉降至正常后停用激素,試驗組臨床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維持低劑量治療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任何明顯不良反應。結論: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癥狀緩解后,應逐漸減少劑量,以便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 亞急性甲狀腺炎; 激素應用時間
doi:10.14033/j.cnki.cfmr.2018.6.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6-0132-02
Effect Evaluation of 36 Cases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LIU Lil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6):132-133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 36 patients with subacute thyroiditis.Method: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ubacute thyroiditi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to normal blood disable,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clinical symptoms after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remission,to maintain low-dose treatment for 2 months,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During treatment,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both two groups.Conclusion: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f subacute thyroiditis,clinical symptoms ease,should gradually reduce the dose,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Glucocorticoid; Subacute thyroiditis; Hormone application time
First-authors address:He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Hejiang 646200,China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甲狀腺炎,病因較為多樣,一般認為與其他病毒感染有關,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甲狀腺輕中度腫大,以往多采用對癥支持治療,有嚴重并發(fā)癥時可采用免疫抑制治療 [1]。有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2]。糖皮質激素能夠通過抑制巨噬細胞、調節(jié)淋巴細胞、抑制抗原抗體反應等發(fā)揮免疫抑制作用,達到治療效果,但在臨床上并未及時應用糖皮質激素,導致部分患者失去了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最佳時機,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3-4]。以往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多數(shù)在血沉恢復正常后即可停藥,但在停藥數(shù)月后再次復發(fā),筆者分析,這可能是由于雖然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消失,但其炎癥狀態(tài)并未完全緩解,一旦停藥后即可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筆者建議在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時,臨床表現(xiàn)消失后仍需服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以便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現(xiàn)就糖皮質激素在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中不同治療時間的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為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診治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甲狀腺疾病,同意加入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兩組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8例,試驗組男6例,女12例,年齡21~62歲,平均(42.9±2.3)歲;對照組男4例,女14例,年齡18~63歲,平均(43.1±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依據文獻[4]《內科學》第8版中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診斷依據如下:(1)有下述急性炎癥的全身癥狀:全身不適、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發(fā)熱等。(2)甲狀腺輕中度腫大,中等硬度,明顯觸痛。(3)根據血清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四碘甲腺原氨酸)、TSH(血清促甲狀腺激素)及131I攝取率判斷分期:①甲狀腺毒癥期:血清T3、T4升高,TSH及131I攝取率降低;②甲減期:血清T3、T4逐漸下降(正常水平以下),TSH逐漸回升(高于正常值),131I攝取率逐漸回升;③恢復期:血清T3、T4、TSH及131I攝取率逐漸恢復。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口服強的松(20 mg/次,3次/d);螺旋霉素(200 mg/次,3次/d)預防感染。對照組血沉恢復正常后立即停用激素治療,而試驗組則在治療后隨著癥狀的緩解逐漸減少激素劑量,直至5 mg/d,維持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臨床效果評價:痊愈為臨床癥狀消失、甲狀腺未再腫大,血沉正常,甲狀腺檢查指標及131I攝取率均在正常范圍內,B超提示低回聲區(qū)病灶消失,血流速度恢復正常,持續(xù)至少3個月;有效為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沉下降,甲狀腺檢查指標及131I攝取率基本正常,停藥后復發(fā);無效為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甲狀腺腫大未見縮小,甲狀腺檢查指標及131I攝取率明顯異常。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5]。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臨床上的一種自限性甲狀腺炎,又稱之為亞急性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假)巨細胞甲狀腺炎、非感染性甲狀腺炎、移行性甲狀腺炎、病毒性甲狀腺炎、DeQuervain甲狀腺炎、巨細胞性甲狀腺炎等。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其臨床變化較為復雜,極易誤診及漏診,經過治療后極易復發(fā),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多數(shù)患者可治愈[6]。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其與病毒有關,這是由于發(fā)病前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發(fā)病隨季節(jié)變化,有一定的流行性[7]。引起該病的病毒多見于柯薩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等,本病的病程長短不一,可數(shù)周至半年以上,多數(shù)為2~3個月,病情恢復后可能復發(fā)。早期發(fā)病多表現(xiàn)為發(fā)熱,甲狀腺部位的疼痛和壓痛,常向頜下、耳后或頸部等處放射,咀嚼和吞咽時疼痛加重,隨著病情的進展,甲狀腺腺泡內的甲狀腺激素因感染破壞而耗竭,主要表現(xiàn)為甲減表現(xiàn),此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漸好轉,甲狀腺腫或結節(jié)逐漸消失,部分患者可能會遺留小結節(jié),緩慢吸收,如能夠及時治療,則可能達到完全治愈的效果,依據上述情況將亞急性甲狀腺炎分為甲狀腺毒癥期、甲減期、恢復期[8]。在甲狀腺毒癥期會出現(xiàn)亞急性甲狀腺炎特征性表現(xiàn)—“分離現(xiàn)象”,即血清T3、T4升高,而131I攝取率降低,該時期的病理改變?yōu)榧谞钕贋V泡細胞及組織變形、脫落、融合、組成多核巨細胞等,組織間質炎性改變,此時期為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期,如該時期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及時抑制患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縮短病程,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9]。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對癥支持治療,有嚴重并發(fā)癥者,則需采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但部分患者可能已經失去了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最佳時機,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本次就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效果進行探討。
糖皮質激素能夠通過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調節(jié)淋巴細胞數(shù)量、比例及分布,還能夠干擾或阻斷淋巴細胞識別抗原,阻止補體成分附著于細胞表面,抑制抗原抗體反應,從而發(fā)揮免疫抑制作用[10]。有研究顯示,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能夠快速緩解癥狀,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11-13]。在本次試驗中,兩組患者均采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血沉恢復正常后即可停藥,而試驗組則需在臨床癥狀緩解后逐漸減少劑量,依據臨床癥狀的恢復情況適當減少劑量,直至減至最低劑量,并持續(xù)服用最低劑量,連續(xù)服用2個月,經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是由于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后,雖然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但甲狀腺炎癥狀態(tài)并未完全消失,此時停用糖皮質激素,極易導致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復發(fā),這也是亞急性甲狀腺炎病情緩解后,數(shù)月內仍復發(fā)的原因之一。而試驗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待癥狀有所緩解后,再依據癥狀緩解情況逐漸減少劑量,并持續(xù)服用2個月,使得甲狀腺炎癥狀態(tài)消失,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避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復發(fā),提高其治療效果。而不應該在血沉恢復正常后停藥,此時期患者的甲狀腺炎性變化尚未完全消失,仍有部分炎性細胞存在,伴有炎性組織變化,病情處于中立階段,如停藥,則可能復發(fā)甚至加重病情,不僅增加疾病的復發(fā)率,還使得癥狀加深,病情延長,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甲減現(xiàn)象。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需早期應用,臨床癥狀緩解后,逐漸減少劑量,維持劑量療程要充足,以便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霞,李紅.李紅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激素依賴經驗擷要[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7,39(4):11-13.
[2]楊凱.不同方法制定糖皮質激素應用劑量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18):125-126.
[3]盧繼東,吳松,梁鳳霞,等.隔姜灸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6,36(1):7-11.
[4]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2.
[5]羅朝陽,文重遠,向朋月,等.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消炎痛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效果[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31):6121-6123.
[6]王霜,楊正國,楊波,等.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4,31(1):17-18.
[7]甄苗苗,張寧.從肝論治亞急性甲狀腺炎驗案2則[J].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2016,23(3):47-49.
[8]陳依鍵,田源,馬國慶.馬國慶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經驗[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6,38(5):33-34.
[9]廖永日.進行血清T3、T4檢測對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和亞急性甲狀腺炎進行鑒別診斷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5):131-132.
[10]張根豪,蘇利沙,于若寒,等.常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對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影響[J].臨床檢驗雜志,2014,32(3):236-237.
[11]莫鈞婷,劉鵬.夏枯草片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14):119-120.
[12]王全興,李靈輝,何志忠.清開靈和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76-77.
[13]楊寶書.清開靈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1):2041-2042.
(收稿日期: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