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瑩瑩 肖玲
摘 要:中美小學教育文化存在許多差異。中小教育體系在不斷的完善,但還存在弊端,可以概括為“趕”“固”“爭”; 美小教育要求學生學會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優(yōu)點大致為“ 放”“夸”“引”。因此中小教育體系還需要完善,吸取美國教育的優(yōu)點,舍棄自身教育不足,為中國創(chuàng)造出一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才,哺育出一批強大、堅韌、上進的祖國棟梁,為中國的美好明天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美小學教育;文化差異;人才培養(yǎng)
一、引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得到不斷地重視。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氣,一個人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童年所接受的教育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小學作為關鍵時期,應得到更大的重視。
教育事業(yè)對中國的影響巨大,但身邊總是有對中國小學教育體系的不滿和抱怨,人們又總是羨慕美國小學對孩子的教育水平。所以中國和美國小學教育內容之間的不同,差異對學生的影響,差異形成的原因等都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二、中美小學教育文化概述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中美在教育方面都做了巨大的投資,但中美的教育方式卻截然不同:中國小學教育雖在不斷完善,卻還是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美國小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體內容如下:
1.中國小學教育文化:
中國對小學教育的重視不斷提高,在小學九年義務免去學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百密總有一疏,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已是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時間過長,每學年學生上學的時間長達300天左右;作業(yè)任務過多,學生沒有松口氣的機會;學習單調、枯燥。這些過重的學習負擔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美國小學教育文化:
美國學生從小要學會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要自信、誠實、公正、包容以及獨立,美國小學注重課外活動、交友聯(lián)誼等的全面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小學課堂上學生講話的時間大于老師所講的時間;學生在校時間短,一般上7個小時;小學總課時少,每周大概32個小時;老師很少布置作業(yè),且要求不高。
三、中美小學教育文化的差異
中美小學教育文化差異大體有三大點。第一,美國教育核心思想是教人自信、誠實、公正、包容、獨立;中國是教人所需的專業(yè)知識,爭做人上人。第二,中小教育方式是死板、統(tǒng)一的;美小是自由、因人而異的。第三,美小教育方式向“廣”發(fā)展;中小向“精”發(fā)展。細分來說,中小教育缺點可以概括為: “趕”“固”“爭”;而美小教育可以總結為:“ 放”“夸”“引”。
1.中國“趕”和美國“ 放”
趕鴨子式教育是中小教育一大弊端,逼迫學生學習,口頭暴力,不給學生一絲空隙,這樣的方式確實讓有些學生學了起來,但在競爭的跑道上,學生像推車的老牛,被迫使出全身的勁讓自己前行,學習不但沒有很大的提升,還易造成學生自信心受損,疲憊,甚至怨恨。而美國的“放”顧名思義,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多彩的世界,而不是將夢想鎖在籠子里。
2.中國“固”和美國“夸”
流水線式教育也是中小教育一大弊端。千篇一律的課本,死板老式的課堂。沒有創(chuàng)新的科目讓學生大腦靈活轉動;沒有充足的運動時間使學生的身強體健;沒有有趣的互動讓課堂鮮活起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而美國的“夸”即鼓勵孩子,在學生做出令人欣慰的成績時適當夸獎,注重實際,不虛假。
3.中國 “爭”和美國“引”
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因教育體系而產(chǎn)生上學只是為了考上好學校的錯誤思想。在中國,有大量的升初輔導班充斥校園,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初中而不惜花重金厚力,卻沒有意識到小學是培養(yǎng)人格的重要時期。而美國的“引”是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老師應認真負責并引導學生走出迷茫與荊棘,走向成功。
四、形成中美小學教育文化差異的原因
中美小學教育文化的種種差異是歷史淵源,思想信仰,老師教育能力,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家長教育思想的不同導致的。
1.歷史淵源
中國在古代就有私塾、學堂供學生學習。但舊中國固步自守,對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如孔孟思想在當時就沒有得到重視,千里馬有,伯樂稀少,才導致教育體系的落后。而美國對教育的重視度極高。早期美國由于移民歷程、追求金錢等原因開始形成獨特的美國教育。
2.信仰思想
中國的教育核心思想在于提升自己,在競爭中勝出。當然競爭在某些方面是有用的,但小學生還心智不滿,過早輸入競爭的思想,學生的好勝心會更加強烈,危害身心。而美國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教育做人,這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3.老師的教育能力對教育體系的影響
在中國,某些小學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但在美國公立學校,就算是博士后,沒有教師執(zhí)照都不可以教書。老師資質的不同間接導致堆積如山的課本、學不完的輔導班、寫不完的作業(yè)等等,這樣的結果是大多數(shù)家長和老師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嚴格規(guī)范小學教師水平是重中之重。
4.政府對教育的投入
中國對小學教育的投入目前是很大,但在前期還遠遠不夠。而且政府制定的教育體系很固定,這樣只會生產(chǎn)出一批無用、相似的人,而不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但美國在前期的投入很大,政府制定的教育系統(tǒng)也比較靈活,適應學生積極發(fā)展。
5.家長的教育思想
大多數(shù)的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從小嚴抓的,說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家長應更加注重人格的培養(yǎng),過度強迫只會適得其反。而美國家長對孩子的管制比較開放,他們注重人格、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
矛盾要求我們進行辯證的統(tǒng)一。中小教育體系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應不斷完善教育方式,制定嚴格的教育規(guī)格,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如完善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解放思想,提高小學教師待遇,增強小學師資建設,嚴格檢查教師教學水平。當然,美國的教育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我們不能一味的照搬體系,應取長補短,使中小教育體系更加人性化,為國家創(chuàng)造出大批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剛成、田玉慧.文化視域下的中美小學教育對比分析.《教學與管理》,2014,(27).
[2]孔亞峰.中美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比較研究與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8,(35).
[3]李瑜喬. 中美小學教育差異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發(fā). 《中外交流》,2017 ,(14).
[4]栗新. 從傳統(tǒng)文化看中美中小學教育的差異.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 ,25 (1) :143-145.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