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芬
【摘要】農村孩子由于父母親多數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能力較薄弱,教師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學生做題時粗枝大葉,沒有正確的讀題、審題方法,數學成績不理想,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初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中考中占據了重要作用,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審題能力的欠缺是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有助于提高解題準確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分析了審題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并指出了我們在做題中審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 初中數學 審題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19-01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至關重要只有提高審題能力才能在復雜的題干中找尋解題的線索,并利用隱藏和暗示的條件來完成數學問題的解決,提高自身的數學邏輯能力。
一、初中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初中數學的題干較長,同時題干中的隱藏條件較多,如果不能及時找尋隱藏條件,就會出現解題障礙,從而影響我們的數學成績。審題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能夠讓我們明確審題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審題訓練來提高我們解題的準確性,當前的考試制度就要求用最短的時間來理解題干提出的問題以及暗藏的條件,而且題目都是理論性的解答題型,能否快速高效的獲取解題信息關系到考試成績。再者提高審題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們對高中數學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形成科學的學習思維,尤其是有助于我們提高數學洞察力,提升我們的數學解題能力。
二、不容樂觀的審題現狀及原因
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一些學生,他們積極舉手發(fā)言,但經常會答非所問,你把問題重問一下,他們會恍然大悟。做作業(yè)或考試時,總是這兒錯那兒錯,看到錯題時,在老師不講評的情況下,他們又馬上會訂正了。讓他們自己談談失誤的原因,會說到自己審題不清。因審題粗略而造成的失分情況比比皆是,幾乎在每個學生的試卷上這樣的錯誤都能占到一半以上!造成中學生審題能力薄弱有諸多因素,不外乎以下幾個。(1)、馬虎大意。很多學生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在解題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夠仔細地審題,深入地分析題意,整合出有價值的內容,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看錯數、抄錯題的現象,就算在草稿本上的計算是正確的,抄寫到試卷上都會出錯。這些馬虎大意所致的問題造成計算題目失誤連連,這是目前數學教學中常見的現象。(2)、缺乏細心和耐心。數學問題的題目后面有時會注明特殊要求,可有的學生卻因缺乏細心和耐心沒有仔細閱讀。(3)、思維定式的負遷移。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接觸的數學問題數量也在逐漸地增多,其練習的數目也在逐漸地增加,然而通過一系列的專題、專項練習時經常會遇到同一種類型題反復訓練的情況,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題目稍加變化,思維定式的負遷移現象十分顯著。(4)審題抓不住關鍵.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經常會忽視了隱含的條件或者糾結多余的條件,造成審題失誤。
三、提高審題能力的有效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讀題習慣,提高學生從應用題中提煉數學信息的能力。
許多學生遇到應用題后,未弄清題意便急于下手,結果錯誤百出,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所以在平時,教師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讀題習慣。第一遍重點是弄清題目要求,然后帶著題目問題再讀,并在讀題時要特別關注并用筆標記一些關鍵詞,如“相等”、“同時”、“提前”、“減少”、“增加”等。這些詞往往展示了題目中各種數量之間的關系,對弄清題意非常重要。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傳授這些閱讀方法。
(2)緊扣關鍵詞
在許多數學問題中,經常會出現對解題具有關鍵性作用的語句,對這些語匯的準確理解,直接決定解題的成敗。因此,必須要求學生準確讀懂題目,甚至要做到對問題反復推敲,清楚后才下筆解題。例:如點P(m,1-2m)在第四象限,那m的取值范圍是()點評:要緊扣“P在第四象限”這一關鍵詞反復推敲,可以先確定m值大于0,并且1-2m要小于O才符合條件,可以求解得m>1/2。
(3)把握已知條件和潛在條件的挖掘
初中中數學的解題關鍵在于充分挖掘已知條件和潛在條件,然后再根據給出的數據來計算推導下一步的解題信息,尋找到條件和解題的結合點。這就需要我們采用順向的思維方式,逐漸的深入到題干中,挖掘到解題信息。例如一元二次方程(m-1)x2+4x-1=0有兩個不想等的實數根,求m的取值范圍?在這個數學題的審題過程中,很容易忽略了m-1≠0這個暗藏條件,從而導致解題結果出現漏洞,而正確答案是要給m的值另加一個限制條件,從而推出正確結果m>-3,同時m≠1.再者要挖掘題目中的潛在條件,潛在條件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在題干的基礎上推導隱含的條件,擴展數學問題的解題思維。
(4)強化對基礎公式、概念的記憶能力
提高審題能力不但要準確把握題干中的解題信息,同時也要加強對基礎公式、概念的掌握能力,尤其是對一些常用的定理,只有提高了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才能在審題解題中保持良好的邏輯性,并靈活應用解題條件,減少在審題中浪費的時間,提高審題解題的效率。
(5)積累審題經驗
初中數學的題量較大,我們通過反復的考試訓練來夯實數學能力,因此我們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復習來積累解題經驗,對曾經做過的數學題目,要下意識的采用解題步驟,從而縮短了審題時間,提高審題的效率。同時我們在學習中要保持一定量的數學聯系量,以此來提升我們對數學題干的敏感度和熟悉度,根據題干的要去找到字跡的解題方法,同時注意經驗的積累,摸清高考的審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提高我們的數學審題能力有助于避免從解題開始就出現錯誤,尤其是要避免對題干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偏差而造成數學解題的事倍功半。因此我們要避免在審題過程中忽視數學的邏輯性,時刻暗示自我審題的重要性,并準確把握已知條件和潛在條件,強化對公式和概念的記憶,并不斷積累審題經驗,從而提高數學審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孔令華.例談高三數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J].新課程,2016(03).
[2]胡勇.淺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數學教學通訊,2015(10).
[3]高玉玲.高三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yǎng)及提高策略[J].才智,2017(31).
[4]臧吉會.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學周刊,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