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靈燕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占據(jù)了很大的篇幅。然而由于古詩詞距今年代久遠,導致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詩詞文化,優(yōu)化詩詞教學,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古詩詞,注重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所蘊含的情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詞教學;詩詞誦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4-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062
詩詞文化歷來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甚至使中國有了詩詞王國的美譽。在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歷程之中,誕生了不計其數(shù)的詩詞名篇。從初中語文教材對于古典詩詞的遴選情況來看,其中所收錄的各類詩詞以唐詩宋詞為主,這些詩詞應當成為初中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塑造以及美學修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素材。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鉆研詩詞教學的方式,以便學生能夠真正受到傳統(tǒng)詩詞文化的浸染,進而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所獨具的文學魅力以及文字魅力,最終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
一、注重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
誦讀是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法寶。朱熹在《訓學齋規(guī)》中曾經指出:“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讀一字……只是要誦讀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币虼耍诠旁娫~的學習中,教師依然要奉行誦讀這一法寶,讓學生自主誦讀,在誦讀中感受詩詞的韻律美和情感美。
從初中詩詞教學的角度來看,誦讀教學方式需要學生的全身心付出,唯有這般,方能感受到古詩詞所具備和承載的意境與韻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詩詞誦讀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誦讀契機。在學生自主誦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時、適度的點撥和指引,以便第一時間對學生誦讀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舛誤進行糾偏。具體而言,教師要幫助學生領會誦讀古典詩詞時應當保持何種語速,如何對詩詞中的節(jié)奏加以掌控,如何對自身的語氣加以調適等等,以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古典詩詞的文學之美與意境之美。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古詩詞
古詩詞并非是不食人間煙火,遠離人們俗常生活的文學形式。在生活中,我們完全可以借用詩詞句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感悟等。比如,登山時,望著腳下的群山,可以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來表達此刻的心情。又如,當學生考試失意時,教師可以用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眮戆参克麄?。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講到“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三個比喻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時,我問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學生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詩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回答了這一問題。是啊,“潤物細無聲”不正是春雨細密、輕盈這一特點的絕好寫照嗎?
在日常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用心收集各類古典詩詞名句,并要求學生將其所收集到的各類古典詩詞名句運用于日記、作文之中。我還會鼓勵學生對習得的古典詩詞進行改寫,以此作為提升學生古典詩詞素養(yǎng)的手段。
三、注重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所蘊含的情感
李漁在《窺詞管見》中曾說:“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庇纱丝梢钥闯?,古典詩詞之所以吸引人,關鍵在于其蘊含與承載了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在帶領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正確感受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
(一)透過文字去領會情感
教師要善于帶領學生透過文字表象,去領會其中的情感。
以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詩的教學為例,在講解完詩詞的內容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通過作者的景物描寫展開大膽的想象,在腦海中構想出一幅生動的大地回春的景象。如此使得學生領會到蘇軾對美好自然的無上熱愛之情。
(二)注重學生個人感悟,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文學并非1+1=2那樣簡單,對待同一首古詩詞,不同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對于詩詞的解讀,不僅僅是因人而異,還會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此,教師不能將自己對于詩詞的解讀強行加到學生身上,而要注重學生對于詩詞的個人感悟,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獨特的見解。課堂教學氣氛被激活后,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當然,教師在討論中的“向導”作用也不可忽視。一般而言,教師講授的詩意是最合理的,通過對多種解釋的比較,可使學生形成清晰的判斷,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四、結語
學習古詩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只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的路徑,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領悟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文化,那么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自然會慢慢提升,學習興趣也會大大增加。
參考文獻:
[1] 李芳.品誦·欣賞·感悟——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2011(26).
[2] 白麗娜.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3(7).
[3] 賴群娣.誦讀教學在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4).
[4] 季良學.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理念的運用探索[J].考試與評價,2017(1).
[5] 倪佩芳.以聲傳情以情激趣——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吟詠誦讀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7(1).
[6] 毛君.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