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茹
【摘要】 資源教室是我國隨班就讀的新式教育模式,旨在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普通班里得到全面發(fā)展,縮小現(xiàn)有差距。目前,我國的資源教室已經取得一定的進步,但依舊存在不少問題,仍需要進一步改善,如何解決現(xiàn)階段資源教室存在的問題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
【關鍵詞】 資源教室 隨班就讀 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4-007-01
0
資源教室是一種教育措施,接受輔導的特殊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在普通班級中學習一般課程,部分時間在資源教室內接受資源教師的指導。通過這種安排使特殊學生潛能可有最大的發(fā)揮,缺陷在發(fā)展中得到補償,同時發(fā)展了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得以在普通班級順利地隨班就讀。因此,資源教室可以看作是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橋梁,是資源教師利用資源教室的設備與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特殊學生和普通班教師提供的服務與協(xié)助,他能使隨班就讀學生在普通教育中享受到特殊教育的專業(yè)服務和支持。
一、資源教室建設現(xiàn)階段存在問題
(一)對資源教室的定位不清晰,宣傳力度較為欠缺
現(xiàn)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資源教室的了解程度十分低,甚至不少人甚至表示沒有聽說過資源教室,更別提是對資源教室功能的認識了。同時,對于中重度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的工作開展也嚴重缺失。學?,F(xiàn)有的特殊兒童都屬于輕度障礙,資源教室中大部分教具都適合程度嚴重的特殊兒童或者是適合用作早期干預。例如:有先天性聽力缺失的兒童,但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在佩戴人工耳蝸后,他們的學習生活與普通學生沒有差異,針對于這種情況,資源教師對于自己在他們學習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會出現(xiàn)一些混亂感,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介入他們的學習生活中。
(二)缺乏科學完整的教學評估工具
目前各級學校特殊兒童主要以智力障礙、聽力障礙和多動癥三大類障礙兒童為主。但是現(xiàn)有的教學評估工具只適合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對于聽力障礙兒童、多動癥兒童缺乏適合的評估工具。對于部門地區(qū)一些中重度兒童的教育,沒有提供相關的教學支持與幫助。因為戶籍、路程等客觀因素,很多中重度障礙兒童不能接受教育與學習,那么對于這一類兒童的教育,教育機構是否有責任和義務去承擔,對于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案。
(三)學校師生對于特定障礙類型的特殊學生接納水平不高
對于特殊學生,特別是對于有智力障礙的兒童,班上同學對于他們的接納水平普遍偏低。一方面,因為小學高年級同學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于自我和同伴的評價越加外化,也愈加意識到個體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缺乏正確的引導,所以高年級的同學對于智力障礙的兒童經常會使用歧視性的稱呼和言語,比如,有些同學會直接用“智障”、“傻子”等稱謂稱呼一些智力障礙的同學。
二、改善資源教室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健全機制,為資源教室保駕護航
從國家和政府層面來說,教育行政部門完善政策給予資源教室以及資源教師保障,保證資源教室的健康發(fā)展,并且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增加對其的監(jiān)管力度,保證政策落實到位,下屬部門貫徹到底。增強監(jiān)管力度,讓每一筆專項經費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增加對資源教室的資金投入,為教育投入有效的設備和專業(yè)人才進行輔助,提高學校以及教師對于資源教室的認知度和認同率。
(二)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改善資源教室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資源教室的認識。應該從國家層面充分認識到資源教師座位隨班就讀的重要輔助手段,座位發(fā)展特殊教育的重要分支,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具有深遠而偉大的意義。上級單位要正確向學校傳達建立資源教室的目的和意義,資源教室的專項功能,以及資源教室的重要意義,學校即使向老師們宣傳資源教室對于學校和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讓老師們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三)加強資源教師的培訓工作
做好資源教師的培訓工作是搞好資源教室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對教師進行常規(guī)的培訓和考核之外,應該重視對教師進行特殊教育的培訓,幫助教師掌握作為資源教師必備的素質和能力,讓每一位教師充分認識自己從事的工作對于特殊教育的重要意義。
(四)倡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尊重接納
每位教師必須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都需要適合自己的土壤和灌溉方式,倡導每位教師對特殊學生要做到不嫌棄不放棄不拋棄,對每個學生要采取接納關懷的態(tài)度,不利用學業(yè)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他們價值和能力的唯一標準。
三、總結
資源教室是隨班就讀的輔助機構,是為了讓更多殘疾兒童順利融入普通學校而采取的設置于普通學校中的支持方式,是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建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不是一種單獨的教育安置方式。建設資源教室本身不是目的,通過資源教室讓殘疾兒童更好地融入普通班級才是目的。如果在實踐中將資源教室片面理解為教育安置方式,那么很容易就使殘疾兒童在普通學校中重新陷入被隔離的境地,這與融合教育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馳的。
合理利用資源教室的資源開展活動,在許多方面促進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尤其深得隨班就讀學生的喜愛,并使他們在行為和語言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資源教室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了。給已建立資源教室的學校都配備了經過特殊教育專業(yè)訓練、具有一定特教經驗的教師作為資源教師,對隨班就讀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資源教室已成為為特殊學生提供特殊需要教育的場所,為教師提供特殊教育需求資料和個別訓練的場地,為家長提供對孩子進行教育訓練方法的中心,受到殘疾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普遍歡迎。
[ 參 考 文 獻 ]
[1]王愛華宋雨辰:利用“互動課桌”提高特殊兒童學習效率[Z].中國教育學刊,2016.
[2]夏峰徐玉珍:隨班就讀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Z].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