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的社會當前正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消極的價值觀念以及不良的思想,這些來自社會的思想,時刻影響著我們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不及時地加強德育教育,那么就等同于是將孩子們推給社會去教育,就等于放棄了我們所承擔的神圣教育使命。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要求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必須要從學生身、心發(fā)展出發(fā),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在當前學生思想體系尚未成熟的階段,我們更要利用自身的學科優(yōu)勢,積極地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爭取同時提升體育教學水平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 提高教師修養(yǎng)
初中生正處于價值觀與道德品質的形成時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言行舉止等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要為人師表,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成為學生的表率。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教師要言行一致、舉止大方、儀表端莊,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其次,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生活,誠信待人等;再次,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體育教育的動作要做到位,要熟悉各項運動,教學要體現時代性。總之,教師要在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效仿的楷模,以自身良好的形象與內在的品質去感染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二、 深入挖掘教材
體育學科與其他文化課不同,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因此體育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據,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教材特點找準德育教育的結合點,巧妙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教師要有一個全局觀,對教材整體把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以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中心隨機進行德育教育。如通過課前場地布置、器材整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和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通過中長跑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堅強的意志;通過體操隊列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團結意識等等。
三、 聯系具體的教學
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教學中既有預設的精彩,更有生成的精彩。在教學中教師除了精心備課,做好教學預案,還要以高超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智慧來靈活地處理課堂生成,使這些生成的精彩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使之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契機。如在中長跑練習中有的學生跑到一半,難以堅持,學生間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最后一起堅持到最后,要對學生互助互愛的精神與頑強的意志表示肯定,要讓學生學習這種精神。在一些練習中,有些學生摔倒受傷時,總會有學生扶起他、幫助他,等等。針對這些課堂生成的資源,我們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此來激勵學生,教育學生。
四、 抓住偶發(fā)事件及時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偶發(fā)事件。而學生在思想品質上的某些弱點就會自然而然地在偶發(fā)事件中顯性地表現出來。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性情較真,他們在偶發(fā)事件中的表現與反應都是真情流露。因此,教師必須要在偶發(fā)事件中,去細心地觀察學生,觀察學生的行動以及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等等,有針對性地對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偶發(fā)事件進行處理,因勢利導地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盡量要以鼓勵與表揚為主,突出正面教育,讓學生能夠學會正確處理問題,而不是從個人主義的狹隘角度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 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開展德育滲透
由于初中生大都處于青春期,在這一年齡段,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其心理上尚不成熟,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其個性較強,但是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當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自己難以有效的解決,同時也較容易出現不良的心理暗示。而這樣的“挫折心理”,必然會造成學生的心理暗疾。因此,教師必須較好的引導與教育學生,按照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科學合理的開展體育教學,并立足于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來有效的疏導學生的心理。較好的消除學生的“挫折心理”,讓學生能夠充分信任教師,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形式和內容去開展引導教育,德育的內容可涵蓋: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品質,按照德育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適時的開展教育,讓學生能夠較好地認識與體驗不同的道德規(guī)范。通過體育教學當中的德育,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學生能夠獲得較好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六、 依據教材內容特點,開展有效的德育滲透
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教師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時,可立足于體育教材所具有的特點,選擇好相應的教材內容與德育的結合點,來對學生開展德育。在體育課堂教學前,教師應深入的認知與了解教材內容的特點,全面把握好教材內容,進一步分析教材當中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特點,立足于德育與體育之間的結合點,按照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較好的德育滲透。例如:在體育運動當中,跨欄跑運動項目能夠鍛煉學生不畏艱難的意志力;中長跑運動項目鍛煉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鍛煉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教師應在體育教學當中,深入地去發(fā)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照不同體育項目、不同體育教材所具有的特點,充分立足于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可安排學生布置體育訓練場地、搬運體育器材,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理念;借助于排球、足球等集體運動項目,有效地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精神。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在體育教學當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滲透,對學生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
七、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關系到初中體育的教學改革,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更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最終成敗。因此,在新時期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要積極轉變觀念,努力形成全新的師生關系,必須要從實際出發(fā)來審視我們當前的教學行為,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探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更好地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加強德育教育,并最終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單正坤.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2,12.
[2]黃明.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2,36.
作者簡介:
岳寒梅,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