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科學、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更有助于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本文將針對創(chuàng)設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相關的措施、建議,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為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 語文 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深入理解,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重視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可以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打造出一個適合學習語文學科的良好環(huán)境,提升學生對語文文學作品的欣賞力,拉近學生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適應教學體制改革的要求,提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質(zhì)量與教學水平。
1.聯(lián)系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文學作品,不論是何種形式、風格都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創(chuàng)作而來,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聯(lián)系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培養(yǎng)出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分享交流來達到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激勵表揚,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勵學生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能,以此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有多種,語文教師可以將與實際相關的真實性情境融入到課程學習內(nèi)容之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通過向?qū)W生展示幻燈片、圖片、視頻、歌曲等,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身臨其境,更直觀地感受到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對語文文章進行深入的剖析,帶領學生走進作者中的生活意境,使學生在解析、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到生活中語文的魅力。例如在學習《小兒垂釣》古詩詞時,教師就可以指引學生想象“小兒”垂釣時的景象,并讓學生回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垂釣景象,這樣更能使學生深入到古詩詞種去,感受到情景及人物的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開展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
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更能使語文學科具有樂趣與魅力,也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最高效手段。僅限于課本知識的理論學習往往可能使學生感受到枯燥與乏味,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更青睞于游戲、活動等形式的課堂。因此定期開展語文閱讀活動,更能夠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nèi)容。開展課程活動來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有多種,如游戲、閱讀比賽、角色扮演、讀書活動等形式,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互動來感受閱讀的樂趣。
在對《負荊請罪》這一課文的學習中,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組扮演廉頗、藺相如、韓勃等人物,以課文為表演劇本分組進行表演,最后評選出最為生動最具有感染力的小組并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在此過程中既能熟悉課本知識,也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每個角色的人物特點,設身處地的感受到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歷史人物關系以及他們的人格魅力。除了角色扮演,也可以采取朗讀課文的活動方式,可以在班級里定期舉辦“課文朗讀比賽”,學生分組進行準備,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文章以朗讀的形式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并評選出最精彩朗讀者,通過這種方式更能提高學生參與到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運用提問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qū)W生創(chuàng)設出問題情境,通過分析課堂內(nèi)容的特點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問答互動、情境聯(lián)想的方式,更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主動進行思考,解決課堂學習中的疑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影響下,更能夠主動去運用自己的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開發(fā)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既能夠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深入學習課程知識,也能夠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要主動勇敢地面對難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可以充分利用畫面感、音樂、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引領學生展開想象等方面進行。例如,在學習《二泉映月》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為學生播放《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并可以播放與“二泉映月”相關的圖片、視頻等,結束后向?qū)W生提出“二泉映月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等問題,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這首曲子的魅力,將學生帶入到曲子的情境中去,并將曲子與課文所傳遞出來的情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帶著這種感覺進行對課文的學習,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知識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
總之,將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引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去,更能夠從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及個性特點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并且在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學習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推動學生不斷全面、健康的成長,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提升教育質(zhì)量以及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