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明
摘 要: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初中地理課與其它各學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其知識也具有探究性強和廣泛性強的特點,因此初中地理課上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以往使用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如今的教育形式,一直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限制,對初中生的成績過于重視,忽視了初中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強化,同時在學習興趣方面,也不夠重視對初中生進行引導,其實學習地理可以讓初中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幫助初中生從人文、自然等方面了解地方區(qū)域的特點,同時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也可以進行強化,如何在初中地理課上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是地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研究的就是教師如何在地理課堂上提升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讓教學效率和質量都有提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學習興趣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新課改的推進,對教學模式的革新做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下要求教師革新以往的教學方法,對地理教學進行優(yōu)化,要求師生在課堂上轉變各自的角色,突出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就是教學方式要多樣化發(fā)展,避免千篇一律總是使用同樣的方式,讓初中階段,應該在初中生從學習態(tài)度上產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全新轉變,從而愛上學習地理知識,這是初中地理上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
一、初中地理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缺乏專業(yè)素質。初中地理課上教師往往只注重了對初中生在知識進行講解,而教師本身的素質對初中生也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國內初中的地理教師往往素質是參差不齊的,一些教師其實并不是地理專業(yè)高校畢業(yè)生[1]。專業(yè)的教師資源非常缺少,而其他學科代課的情況并不少見,在初中階段地理學科一直被稱為副科,因此地教師往往并不重視對教學改革的研究和知識講解方面的創(chuàng)新,而往往教師都將課本上的知識世界直接灌輸為學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考試。
(二)缺乏明確的教育定位。雖然目前初中地理課上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但在平時教學中并沒有將素質教育的核心目的體現(xiàn)出來。其實,初中地理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地理素質方面進行提升[2]。核心素養(yǎng)的強化才是如今教育界努力的方向,教學改革雖然在不斷深入,但是目前并未明確初中地理學科真正的改革目標,例如需要讓初中生認識到如今全球面臨的人口,環(huán)境資源等方面的一些問題,對初中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進行強化的,國內的初中地理課,過于重視理論教育,但實踐教育方面一直是有所缺失,這與核心素養(yǎng)的改革目標并不符合。
(三)評價機制不科學。在初中地理課上,評價機制以及教學手段都是非常落后的。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地理教師習慣了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進行教學[3]。教學評價的方式也僅僅是參照考試成績,并未在初中生的實際體驗和認知方面進行評價,同時也并未重點考察初中生在發(fā)現(xiàn)以及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這就導致初中生普遍并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也就無法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花費很多時間去記憶課本上的知識,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沒有掌握,實際上在不斷發(fā)展中理論知識總是會變化的,而學生面對問題卻是束手無策。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積極使用教具輔助。在初中的地理的課本上有著非常多的地圖,這些形形色色的圖是初中生非常喜歡去研究的,這比較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相比于文字,初中生對這些圖畫一定是更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可以多使用多媒體技術,將與教材內容相關的一些圖片和視頻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這樣可以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和直觀,初中生也會更容易記住相關的知識點。例如教師要介紹長江地區(qū)的一些地理特點,可以將長江方面的風景圖片以及視頻加入到課件中,讓初中生在課堂上一邊觀看一遍學習,這樣初中生就會對地理知識非常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也會更高。
(二)利用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實很多時候學習興趣的高低主要是取決于自身的情緒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好初中生這樣的性格特點,讓初中生之間用合作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這樣初中生彼此之間可以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也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在合作之中還能產生思維上的碰撞,這對初中生來說都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可以讓初中生在地理學習中投入更高的興趣。例如對臨近的國家地理特點進行學習時,多數(shù)初中生并未有過出國的經歷,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搜集越南、日本等國家的地理信息,讓初中生可以在相互鼓勵以及相互幫助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每個孩子都是在游戲中不斷成長,游戲是孩子最初的學習過程,而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游戲,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初中生本身也是生性好動的,對游戲有著非常深的喜愛,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這樣的特點,讓初中生在游戲中對地理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這樣初中生就能了解到,原來學習地理是非常有趣的,地理課堂其實并未一定是枯燥的。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就是知識競猜的游戲,一組學生負責用地理特點進行描述,另一組學生要說出對方描述的地理事物,這樣的方式無疑會讓地理教學變得更加生動,但是這樣的形式也是以地理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為基礎,所以對地理教學的幫助是非常顯著的,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初中生不僅可以快速掌握地理知識,更是可以鍛煉自身的反應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更是強化了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學習氛圍也會更加輕松愉快,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游戲。
總之,初中地理課上教師要學會改變以往直接灌輸?shù)慕虒W方式,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革新,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讓初中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爆發(fā)出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促進地理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畢竟興趣其實是初中生學習地理最好的教師,產生了興趣才能在學習中更加投入,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理想,興趣是初中生學習地理更加強勁的動力,教師要善于采取措施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進行引導。
參考文獻:
[1]王靜.初中地理課堂合作中“邊緣人”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7(29):108-109.
[2]黃豐安.走進生活,貼近生活,聯(lián)系生活——淺析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122.